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抑郁症的感觉麻木犹如行尸走肉缺少“活力”(5)?

1、什么是抑郁症?
2、什么是感觉?
3、什么是思维?
4、什么是感觉思维?
5、认知行为疗法

5、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症不是一段珍贵的、真实的,或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而是一种廉价的、虚构的赝品。抑郁症的来访者,通常会讲一些对自己、他人、社会、未来的消极观点。而这类消极观点,引起了贝克的注意,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消极观点不仅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认知。如果改变这种认知,抑郁症就可能被治愈!
认知行为疗法 Cognitive Behavior TheropyCBT)是通过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想法、信念和行为,来影响我们主观上更难控制的情绪和生理反应想法能影响情绪,情绪能影响生理反应和行为;而行为、生理反应又会进一步强化我们的想法,进而固化我们的情绪,再接着强化我们的生理反应和行为,这就形成了一个自行强化的情绪循环。
唐纳德‧梅肯鲍姆博士 Donald Meichenbaum 是当代心理学发展史的传奇人物,作为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之一,他被《美国心理学家》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位心理治疗师之一。与贝克(Aaron Beck)和埃利斯(Albert Ellis)一起将“C”加入CBT(Cognitive Behavior Treatment),他也是无数认知行为理论治疗师的引路人。他致力于整合CBT,并开创了认知行为矫正法(CBM)、自我指导训练技术、压力接种训练技术,且为认知行为治疗(CBT)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至今为止超过500个研究结果证实CBT在不同的精神障碍、心理问题和有心理治疗成分的药物治疗中有很好的效果。爱丁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组也分别证实了CBT可以取得像抗抑郁药物一样的疗效,鼓励每一位心理咨询从业者掌握学习。
CBT旨在帮助人们区分与改变消极的、自我毁灭性的思维模式。
什么是认知?认就是认识,知就是了解。所以,认知就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种现象的认识或看法,也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看法、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物的认识等。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元认知的差别。
“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知能力,是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你对自己认知水平的判断,缺乏元认知的人就不会反思和反省。我们常说的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说元认知,从某种角度讲“优生”与“差生"的差别就在于元认知。
达克效应,又叫邓宁—克鲁格效应: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最无法认知自己的这些缺陷。也就是说达克效应就是压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越是无知的人越不知道自己无知。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有贝克(A. T. Beck)的认知转变疗法和埃利斯(A. Ellis)理性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绪疗法)。

CBT是一种通过认识自身思维或信念来改变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治疗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CBT治疗抑郁症的一个疗程通常要1220次个别会谈,持续34个月。会谈频率大多数是每周一次,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推荐每周2次。在成功的疗程行将结束之前,许多治疗师会拉开最后几次治疗会谈的间隔,以确保患者在没有规律会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疗效。

ABCDE模式
Aactivating):诱发性事件
Bbelief system):信念或信念系统,相应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consequences):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Ddisputing):辩论过程——察觉、同不合理信念争辩
Eeffect):结局(形成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效果)
合理情绪的自我分析
A:母亲不常笑。每天看到母亲严肃的面孔。
B: ⒈一个人只要不笑,就必定是在生气。
     ⒉母亲没有笑颜常驻,一定是我惹母亲生气
C:每日紧张焦虑,唯恐做错什么事,很难受。
D: ⒈一个人只要不笑,就必定是在生气,这对吗?
     ⒉即使母亲不笑是在生气,就一定是针对我吗?
     ⒊即使母亲不笑是因为生我的气,就一定糟糕透了吗?
E:通过自己与自己的辩论,基本消除了紧张情绪。

抗抑郁药物通常是治疗抑郁症的第一道防线,但临床试验结果却显示,仅有22%~40%的患者可以单靠药物治疗逐渐康复。CBT的研究结果显示约有42%~66%的患者经过治疗后不再处于抑郁症标准范畴内。

人们对抑郁症存在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认为抑郁症是纯心理和精神上的异常,只是长时间想不开而已。然而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身体和大脑也出了问题。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遗传和环境导致人体内单胺递质(如5-羟色胺)减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亢进、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脑内谷氨酸盐含量过多、σ-1受体水平下降。这些因素会进一步造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降低,神经元可塑性下降或凋亡,最终导致抑郁症发作(Cai, Huang, & Hao, 2015)。
关于抑郁症的另一个误区则相反——抑郁症是纯生理因素引起,因此心理咨询和治疗对抑郁并没有什么效果。然而,阿伦·贝克(Aaron Beck)从认知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于抑郁的认知模型。
该模型认为,抑郁的人对自我、世界和未来(即“认知三角”)持有许多歪曲的、不基于现实的想法,这些想法存在许多逻辑和事实上的漏洞,比如容易“非黑即白”、“大难临头”等。
由于童年以及一系列重要经历的影响,抑郁的人对自己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比如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不值得被爱或没有价值。在这些想法和信念与外界负性生活事件的双重影响下,人们就有可能抑郁。
CBT对轻中度抑郁症有效、对重度抑郁症CBT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已经达到普遍共识。
总的来说,CBT起作用的部分是三点,
1、不被自己的情绪裹挟着往前滚,而是按下一个Pause键。停下来,站到旁边来,察觉自己陷在情绪循环里,从而减缓这个情绪怪圈。
2、反思自己的想法和核心价值观。找到更积极的想法和行为,把理性部分拉回来,找到自己的内在力量,然后做出相应的改变打破情绪怪圈。让抑郁者能够理性地思考,反思一下自己之前的消极观点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扭曲了事实。
3、交付感。分清楚想法、行为是更好掌控的,而情绪和生理反应是不太好掌控的。只关注在能掌控的部分,而对于不太能掌控的,都全权交付给身体好了。
改变思维习惯,意味着走出舒适区,行动前会有害怕,行动中会有困难。但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认清自己,习得好的思维习惯,把自己拉出现状。只要行动就能够有收获,而这些是舒服的状态是不能给予我们的。行为激活是管理情绪的关键。这意味着你的行为方式要产生快乐或成就感,即使这些感觉的强度被你的抑郁所削弱。
在健康人中,脑皮层前额叶可以抑制杏仁核活动,调节情绪。但神经影像显示,许多抑郁症患者的脑皮层前额叶似乎活跃度不足。你可能会认为抑郁症患者具有一颗'好战的杏仁核。美国匹兹堡大学神经科学家Greg Siegle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证明,当执行一项情感任务时,抑郁症成人患者的杏仁核活跃性偏高;而执行一项认知任务时,他们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活跃度会降低。对参与实验者进行跟踪后,Siegle发现经过14周认知治疗过程后,几乎可以完全改变这种状况。研究人员推测,由于CBT聚焦于思维控制,从而让不活跃的脑皮层前额叶恢复活跃度,反过来也可以帮助过度活跃的大脑边缘系统变得安静。认知疗法会教人用前额叶思考,而不是让你的情绪漫无边际地蔓延。” Siegle说。
所以,不妨试一试从积极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就像是看同一杯只有半杯的水,消极的人会说半杯水没了,积极的人会说还有半杯水。积极的人,应该会过得更加快乐、更加无忧无虑一些吧!生活在天堂之中的现代人却时时感到抑郁,并不感到幸福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人的贪欲和残酷的社会竞争造成人的痛苦。人的贪欲也并不仅是消极的,贪欲会促使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竞争,然而竞争又使人痛苦。人们为了摆脱痛苦,又更进一步的竞争。所以,哲人说痛苦是人生的动力。有些人生活在很安逸的条件下,总是自寻烦恼,经常用自己的短处和人家的长处比;总看到人家的,过分注意自己的。不管黑暗多长,多久,它都会过去的, 不放弃,就是向前进,最后你一定会迎来光明。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作者:倚龙杂谈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0a90410e6d76来源: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起底CBT: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强迫症与失眠咨询中的应用
32 认知行为疗法介绍及使用(一)
如何以CBT自助调节抑郁情绪
重度抑郁焦虑,不上学有出路吗?
“如何正确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 社工客征文大赛作品
【CBT导读】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1):认知行为疗法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