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反思一篇:新高考后的备考再反思

一、高考命题研究务必坚持

1.高考真题始终如一的样板作用:

高考是每年基础教育终点检测的一盘大棋,因为涉及受众面太广,所以必须统筹各方,力求命题严谨合理。所谓“众口难调”,尤其当下考生基础教育阶段结束后的进阶途径逐渐更多元化(至少高考不再是必选唯一),网络世界信息又汹涌,高考命题太容易遭遇指摘吐槽。综上,绝大部分考生需要通过高考达成人生第一次重大分流,就必须知己知彼,高考真题释放的命题考查信号及趋向,即须知之“彼”。

因此,备考第一位的,应该是师生共同深入细致地进行高考命题研究,既要清楚某一年份的真题特点,又要努力寻求连续或断续年份真题的命题联系,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才能清晰理出逐年高考命题的脉络趋向。

2. 具体做法:要俯下去做题,站起来审题,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形式背后考什么。

研究高考命题先要从能独立解读梳理具体题目开始,连题都没做过,或者只是潦草看看,大略知道,并不真正熟悉每道题的题干设计,答案标准细则要点,再说研究命题就是空谈。等到把题目研究得足够熟练,就要站起来从高处去俯视一下这些题目,看看它们与文本的联系,与日常教学的联系,与知识点的联系,与生活的联系等等,即审查清楚这道题表面考的什么,实质要考什么,如何才能精准答题。

我们去看每年新出炉的高考题,乍看好像年年不同,也总有人评价今年题难,明年题可能容易如何如何,其实,高考命题的难度应该是相差无几的。因为它需要一个平衡稳定的考查难度,对不同年份相同阶段的考生才足够公平,所以,我们要“审”的真题,形式不是最重要,那只是命题者设置的匠心之一,只要考生具备相应的解读能力,自然都能读懂,关键是要审清题干设计形式背后要考查的目标是什么,有无考查要求的差别。

3. 高考考查目标大概如下:技巧,能力,素养,见识,格局。

【考技巧】

高考需要应试技巧,命题需要解答技巧,凡技巧,皆可熟能生巧。怎么熟?需要反复练习加反思精进。比如我们日常做题,有的题目你做一道觉得自己会了,但是换种问法你就懵圈,那就不是真会,你需要做题够量,大概能了解不同的设问形式,以及设问形式背后归一的考查点。因此,不做题不行,做不够题不行,只顾做题不思考不联系也不行,需要做做题,停下来思考一下,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可以怎么应对,换种方式怎么答等等。从某种角度上说,经常被人们调侃的考入名校的“小镇做题家”,绝非人们轻视的题海战术的牺牲品,他们能在千军万马中崭露头角,一定是他们在熟能生巧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考能力】

能力的源头是知识,知识未转化为能力则死板。高考备考的能力是应试必备,能力是什么?是能准确有效地实际操作应用。知识点张口就来,一旦做题就不知从何下手,甚至不知题与知识点的联系对应,就只是纸上谈兵的机械背诵,并未形成能力。按照俗常看法,语文学科的能力无外乎听说读写,是自人生识字始,仿佛司空见惯,没啥可深究。但是每一个现实中与世界建立种种联系的成年人,会知道这四项基本功几乎出现在生活各个领域。会听,懂得怎样听,能说话和会说话是不同的,同样一段文案,不同读者会读出不同的层次,重点,观点甚至潜台词,至于写,小学生的流水账写法,都会有高下之分的。尤其,当下高考命题考查,与社会现实结合越发紧密,语文命题不但要考学科知识,还要考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一张语文试卷,不但考查考生要知道什么事,知道多少事,而且还要考查怎么做事,而做事,是现实生存生活的必备能力。

【考素养】

“素养”一词,总被各学科专家屡屡提及,而且也有具体概念解说。我以为的语文学科素养,是一种可融汇的能力体现,它可能体现为识字准确,词汇丰富,理解深刻全面,有一定的鉴识能力,有充分的精准的语感,善于准确精彩的表达等等,这些素养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也非一人一力,而是一个个体在长期成长的过程中,主观的天赋与努力,加上客观的熏陶与供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主动学习的共同成果。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种“奇怪”现象,某学生积极努力也不见成绩大起色,而某学生可能许久缺勤未学成绩也不见下落,有人因此以为语文学不学都一样,其实是错觉,因为这里便提供了学科素养的差别。学语文,努力是最终有效的,但其间所需过程长短,因人而异,一旦努力成就了素养,则不止应试有利,终身也有益。

【考见识】

反复审读梳理多年高考命题,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语文命题在逐渐强化对学生见识的考查。所谓“见识”,一为所见多少,不止目视,还在阅读,还在行路,即视野要开阔广博;二为所识多少,不止知道,还要反思之后再知道,如是往复,收获的是自己的思考认知。而这些思考认知,有的是寻常常识真理,却为人视而不见,有的是精深追索探求的道理规律,人们常会浅尝辄止。

高考命题中有许多题目考的都是常识认知,特别是一些辨析题,凭借常识即可一目了然,但我们很多考生却只会纠结于文字有无,走了弯路,还不一定判断正确;还包括一些探究题,凭借见识,可以通过文本与题干的媒介,准确获知探究方向,从而得出准确结论,但如果缺乏相应见识,就可能明摆着的问题,也不知所云。

【考格局】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考,不但是学科教育的检测,更是未来国家民族担纲人才的选拔,因此,青年个体格局的考查也成为必须。

格局关乎角色定位与心胸定位,作为备选的青年个体要明确时代需要什么人才,国家民族需要什么精神,而自己应该为此做好哪些准备。时代需要以爱国精神为基础,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主动进取习惯有学习创新能力的“大格局人才”,而不是仅仅为了一张文凭得过且过的“小”青年,因此时下流行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或许可以在某领域某阶段安稳自诩,但要有更大事业前景发展则不那么容易了,历史证明,任何个体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国家民族的命运,也离不开时代风云际会的势能。

我们的语文试题中其实已经多次多处彰显这种对青年个体格局的考查,比如2021年全国I卷中古诗鉴赏与作文两道大题,几乎共同指向时下正热闹的一个现象级讨论,并明确了思想格局的态度:躺平不如奋斗,与其抱怨内卷不如关注当下,强弱有别,却可后来通过努力转化等等;另外现代文考查的艺术观与家国观,文言文考查的治世理论,也都需要考生具备比较阔大的思想格局。

二、回归教材系统培养认知

高考命题中多有回归教材信号,以前可能只作为较抽象的原则,近年来逐渐展现在命题的匠心设计中。尤其新高考与新教材启用同步,日常教学更要格外重视教材的“原本”功能:教材的编排系统,单元设置,读写活动设计,篇目题材选择等。教材不是只有几篇课文的教材,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的物质资料,设计思路,因此,充分研读教材,强化系统化认知,才能用好教材,做好语文教学的源头辅助。

特摘抄北大教授陈平原曾经谈语文教学的观点如下,我觉得有启发:

语文学习与人生经验密不可分。

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

语文课程牵涉甚广:语文知识、文学趣味、文化建设、道德人心、意识形态,乃至国际关系等。

语文教学门槛很低,堂奥却极深,需要时间与耐心。

学语文无捷径,首先是有兴趣,然后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东坡志林》记载欧阳修谈写文章:“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见之。”

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发现的目光”,发现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蕴涵的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即大自然之美。

课堂需要演讲者“谈吐自如”与听讲者的“莫逆于心”,二者必须才是理想状态。

语文课“现场感”很重要,看着学生的眼睛,进行交流和对话,多讨论。

学语文认真读书以外,还得学会独立思考与精确表达(口头和书面)。

……

三、日常教学备注挂钩高考

(一)挂钩高考

1.能力如何培养

学生应试备考能力不完全等同于学生语文学科能力,依据高考近年命题,它大概可以分类为:梳理理解鉴赏能力,应试审答能力,基础知识转换技能能力。

【梳理理解鉴赏】

即日常所谓“阅读能力”。

高考试题中阅读文本占最大比例,涉及现代文阅读至少三篇,古诗文阅读至少两篇,语言应用阅读至少两篇,写作命题文本一篇,这还不算默写题情境文本,以及所有题干的命题文本。高考命题考查的阅读量尚有增加趋势,因此,阅读能力是应考能力重中之重。

依照近年高考命题特点,阅读能力中需要重点强化如下细节:

读文重思路梳理,观点梳理,局部概括,整体把握;语意理解重分层梳理,由表及里,解读有据;鉴赏重修辞理解辨析,语感介入,领悟内涵。

应试审答:即审题拆解,答题规范,类题可鉴,具体对应。

首先学会审题拆解。每一道题目的题干不单纯是设问,而且提供了作答的思路、角度、要点切割等重要信息,会审题即会答题,审对题即答对题,因此,日常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具体训练很重要。写作中的套路不是不能用,是要用得好,比如引句对句观点串联法,关注的就是贯通的文脉与文气。

其次,无论高考试题如何在形式编排上求新求变,有一点是不变的,即评价依然相对标准化。评价相对标准化,就要求作答更规范,规范到思路安排,要点切割,表述逻辑,概念应用等。因此,日常训练中,多关注答题过程及答案表述的完整呈现,细致地梳理答案与命题的对应关系,推敲答案要点关键词的应用范围,概念术语的精准表述,尤其作为学生,最好养成梳理答案要点,对照辨析正误答案,聚焦答案得分关键词的纠错习惯,而不是错了就错了,大概一瞅知道了就作罢,其实只要还会在类似题目中出现同样失误,或者依然得不到满分,那就是在偷懒。

再次,在日常训练中,多注意同题异构现象,并及时做梳理提炼,可以发现许多举一反三的规律方法,而这些规律方法可再到新的题目中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序文中曾概括出一种从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的治学方法,我们备考的这种做法虽然小巫,却有异曲同工,其实都属于科学理性的参与,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研究教学双边,应试备考,其实也是一种治学过程,它虽不能像学者科学家们那样功勋卓著,但却是在探索琢磨中不致枯燥,甚至自得其乐的一种方式。任何事业,大概都需要敬之精之,而后方乐之,如果你不能另就他途的话。

【基础知识技能转换】

所谓“双基”,也是熟词,而且应用不止高中阶段。近年小、中、高考的命题设计逐渐趋向整体化、系统化,去看看各自的具体命题会非常明显地发现,各阶段的语文知识能力考查其实各有交叉重叠,区别仅在于各阶段考查的层级难度不同。

浅白一点说,比如小学考阅读可能只考简单概念认知梳理: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拟人句的辨析,从文中选取人物评价的关键词等,初中考阅读就会考查基本的文体知识认知梳理:某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依次梳理文中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等,而到高中考阅读则集中指向各类文体的知识技能的专项考查:论述思路梳理,论证过程的特点,观点的辨析;小说人物某层面的探究,某叙事技巧的探究;散文特点的具体呈现探究等。而以上这些题目,其实互为照应补充,彼此交叉重叠,只是阅读文本容量深度一再加深,命题更多深入探究,设计更多层级而已。

因此,应对高考,须明确的基础知识能力首先包括语言层级知识:汉字,词汇,短语,句子结构,段落层次,文章构思;其次语言文字应用知识:词语理解辨析,标点符号,修辞,句式,简明连贯得体,图文转换,语病辨析与修改,压缩语段,点评等;再次语言文字表述转换能力:筛选,提取,重组,概括,整合,迁移等。

2.素养如何融汇

基于日常教学观察,日常语文素养的融汇提升,我觉得大概需要认知并做到如下几点:

①学什么读什么不止此时此地,不能急功近利。

②开卷有益,读书多多益善,读经典源头及原著。

③读写结合,输入与输出之间加入思考探究与提炼梳理。随手录疑,评注分类,筛选聚焦。

④生活中培养“大语文”意识,培养兴趣,见缝插针,不断思考设问,长期坚持。

⑤参考北师大二附中阅读方法十六字:博观约取,熟读精思,手批目视,口咏心惟。

等。

3.技巧如何训练

如前所言,凡技巧皆在练,量变促成质变。日常太多人诟病高考应试的题海战术,然而一线教学无不在用。我觉得“题海战术”必须用,只是需要教学双方保持清醒,即介入观察梳理与思考选择。

对练习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不盲目训练,不机械重复,分出层级梯度,精选优选。

类同我们日常教学设计,一堂课不必面面俱到,时间有限,学情有限,精力有限,贪多嚼不烂,所以才需要明确教学要点和重点,一课一点,一课一得,得得相因,好像话本小说,每堂课似乎结束,又留有空间,以待下回分解,最终回目相连,成就完整教学,因此新高考时代有整本书教学,还得有整体教学,一个学期的整体,一本教材的整体,一个专题的整体,再集思广益,分解到课时,藕断丝连,余音绕梁。

练习也是,我们精选一套典型题目,各自突破,大致扎实定基,再依据学情做相应巩固训练,就比不管三七二十一,抓题就做,有的可能早会了还在做,有的可能有疑惑却没了后续,有的甚至根本没涉及,就留下疏漏。这种清醒的“题海战术”,选题只是第一步,就已经应该是个团队合作的项目,接着还有命题解析,练习后讲评解析,进一步拓展练习等,需要有规划有步骤分层级地长期训练过程,这样的训练不是一劳永逸,或空想主义,需要思考有序,加上真干活儿,无论老师还是学生。

网络上有个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百度)然而我们的高考应考的目标并非培养“人们眼中的天才”,不过是应对一次有价值的考试,因此其实用不着那么极致的训练,正如有人说,高考还轮不到拼天赋,勤奋就足够了。我学游泳时,老师每天都会留同一个作业:跟着视频练动作,100遍,增强肌肉记忆,上课可以事半功倍。开始几天我不以为然,没练,以为只要上课那一小时好好练就够了,却发现效果停滞,后来开始按要求练,也达不到老师要求的练习量,却真的有了练习突破。所以,我们日常做体能训练,按照老师要求,十天真的可以练出两条马甲线,可以练出两条有力量的腿,我们的备考应试训练不过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道理是一致的。

想起卖油翁那句:无他,唯手熟尔。

4.见识格局何处来

高考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得这门学科每年出炉的新试题往往不仅是一套文字题目,它几乎涵盖了最近的时代风潮,国家形势,社会热点,以及古今中外恒定的某些认知与思考,所以,语文考试中的见识格局考查已经成为必须的认知,那么,当我们既作为一名高三毕业生,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接受国家层面的选拔考查时,应该如何积淀自己的见识与格局呢?

我大概想到如下几点:

①保持归零心态,多听多看多思考。

任何“优秀”的定位都需要参照物,并非静止标准,需要有志,生力,敬势。有个体的小目标,也有人生的大志向;能保持个体踊跃的生长力,不是仅凭外力推动,多听多看,广博见闻,多独立思考,增加理性;敬畏形势,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分清小我与大我,分清主观与客观,保持清醒正确认知,心存敬畏。

②积极进取,多做吸收反刍有益。

青年的最大优势就是青年本身,时间空间的开阔富有。以前老有人说,青春应该挥霍,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其实真要这样做,可能将来悔之莫及。青年时代因为各方面的限制,反而应该树立进取目标,积极参与争取,多作吸收,专注思考,反刍消化,逐渐形成个体独立思考的意识、习惯及能力。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固然省气力,但这种气力省惯了,就可能造成愚昧与盲目,那才是个体成长的可悲。有时,面对一个新生热点,有许多信息沸反盈天,其中有的虽然虚张声势,但分明逻辑不能自洽,表达言不由衷,更有许多不过是在转述,复述,概述他人的话,极端化表达往往能引爆话题,但急于附和拥趸却常常遭遇反转打脸,所以,理性的观众读者知道“让子弹飞一会儿”,同时关注完整事实,独立思考,再做评价。作为青年,多的是热忱与勇力,少的是理性与思考,这是客观成长所限,不是贬低,反而,如果能正视这种有限的现实,我们会逐渐走向沉着冷静与笃定理智。

③学会睁眼看世界,看人生,看时代,看自己。

有时刻意屏蔽,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可以让我们更舒适安稳,但也因此阻隔了我们继续成长的路径,久之,则可能形成狭隘偏激的认知观。要么盲听盲信,要么全盘否定,一概不信。所以,趁着我们尚可以虚怀若谷,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切磋,多各抒己见;行万里路,不是走马观花,是积累心得;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众学有师兼收并蓄;自知且明知。

(二)具体备注教学

【注】听参与高考阅卷的老师转述今年各题评分标准,发现标准稳中有变,从而反思部分日常教学如下:

【写作部分】

1. 强化流程不变:审题—立意—构思—行文。2021高考前梳理过两份“考前作文强化”,第一点即让学生明确作文流程,意义在不能大概看看命题材料,下笔就写,这一点应该从高一开始规范化落实。

2.行文过程牢记扣题要求不变:扣住材料不离题。学生行文过程中应做到心中有“题”,具体为某个中心意思,某句话或某个关键词,而且这“题”要立足命题材料所限定的情境,如此才不会信马由缰,写着写着要么直接跑题,要么若即若离,中心立意不再明确突出,换句话说,一定要将准确立意的表述,在整个行文过程中刷足“存在感”,一再向阅卷老师强调:我没走题!    

3.强化立意关键词异化问题不变:日常习作或考场作文中,立意关键词异化问题就很普遍,具体表现为混淆自以为是的“立意关键词”,其实不知不觉已经异化关键词,写成了另一立意的作文。最典型的案例其实还是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关键词是“劳动”,无数考生异化为“勤劳”。日常防止关键词异化的做法,第一是要在审题过程中具体明确立意关键词,且唯一化;第二,最好使用命题材料中的“原词”,不作近似转换。

4.拟题原则不变:强化标题即准确立意。拟题时先明确立意呈现,再作能力范围内的修辞雕琢。最好简明准确,再考虑形式新颖别致,比如比较讨巧的“对句式拟题”,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不顾立意,为了“对句”而“对句”,而且拟题要与行文契合。也就是行文点题扣题时其实是点扣“三题” :命题立意关键词,标题关键词,中心论点关键词。三题合一,即使做不到共用一词,也要彼此契合,指向统一。  

 5.关于阅卷反馈的“文风,文脉,文气”说法:

其实这三点是近年来高考作文一直强化的信号,不过可能没有像今年这样郑重其是地形成关键词,有关反面的行文案例也是多年形成的坏风气,可能是各地高考作文的“坏风气”愈演愈烈,终于到了令专家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要在阅卷现场标明特征,狠煞一气。

而在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中,其实有针对性地纠偏几乎大同小异,主要可强调以下几点:

①命题情境既是思考依据,又是行文限制。

学生作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应该是一句逻辑完整,表述完整的话,需要来龙去脉合理且贴切。例如论述“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就要确认命题材料中的“小我”“大我”具体指向的情境乃至概念,不能泛泛而谈,要贴合情境,而且选取的拓展论据要与命题提供论据同类,总之思考须有据,收放能自如。   

②具体表达先要好好说话不瞎扯,再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考查议论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在一定情境限制下,运用所给材料,并加以适当拓展,说清楚一个道理。“清楚”在文脉承接,在观点表达,在用据恰当,在层次明晰。大可朴实表达,不必矫揉造作,过于追求语言的外壳,往往导致内在情理论述生硬尴尬言之有物话有理。最好下笔前预设要说什么怎么说说得怎样,目的应用效果,多条理少大言。 

 ③引用无罪,罔顾内容的“贴”引用法有误。

阅卷反馈信息有考生行文过于追求词句工整,为了堆砌而不顾内容,导致阅卷老师看到观点前有引用就生反感,我以为无需因噎废食,修辞原本有益,只是要会用且巧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文采一项也很重要,只是不能为了文采而文采,行文之修辞引句切合锦上添花,引句生搬则不知所云,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名言诗词对句引观点,错不在引,在引句是否得宜。   

④下笔前必须先做整体预设构思。

2021年高考作文阅卷反馈评分标准由之前的分项到现在的整体兼顾,其实就是强调考场写作的成文整文意识,要做到下笔前有行文整体构思:什么中心论点,如何提出,设定几个论述角度,分别涉及几个分论点,如何表述,选取什么材料作为论据,是否兼顾道理和事实类型,如何表述,结尾如何扣题等。

整体构思可用“应答题方式”(将命题材料提炼为一个问题,再以分论点形式列出答案要点),“核心发散式”(以立意关键词为核心词,围绕核心词发散拓展论述角度及可用论据并确认论证方法),“三角稳定式”(确认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在命题情境中的呈现,再由简到繁,逐层预设,始终明确三要素位置),“结构三论式”(按照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即引论,分析问题即本论,解决问题即结论三部分,确认命题情境下的对应材料,预设提出什么问题,怎么提出,如何展开分析,运用哪些材料分析,最后得出什么结论,一般是明确做法或建议)等,以上方法都可经过个体的实验操作,逐渐形成自己擅长的行文思路,熟练整体构思的具体操作过程。

⑤训练行文思路落实方法,强化文脉呈现。

一篇千字内考场作文也要有自己的思路落实方法,登高自卑循序渐进。基本可用一般逻辑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点带面,由现象到本质,由概括到具体,可分别用,可综合用,只要做到行文紧凑,衔接严密,一脉相承,并且以具体明确的观点句作为行文标志,就可使文脉呈现清晰,去掉论据“骨肉”,文脉“骨架”可立。    

⑥强化文气节奏意识的养成与落实,力求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日常所见考场作文,常见到有些行文段落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或零碎散乱等,都是缺乏行文节奏意识。如同我们日常说话,大多能根据表达目的,自然调节停顿,语气和语调,我们写作文也需要一种自然的协调,即节奏。基本可表现为前言搭后语,说理形成逻辑链条,行止自有节奏,段落自然布局有致,所以五段论或七段论,其实都需要如何安排好这些段落的节奏,安排得好,就文从字顺,自然流畅,安排不好,就可能磕磕绊绊,生硬不通。

另外,好文章讲究文气贯通,沛然有情,尤其当下高考作文命题中的“主旋律”趋向,应该明白:说服自己才能说服别人;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作文部分教学备考小结】

高考“流水线”训练出来的套路化作文终究不及考生个体思想认知丰富,思维清晰,思考独立,加上书面表达熟练流畅;花样雕饰不如想清楚,观点准确,论据切题,论证有效。

【阅读应用部分】

1.高考评分宽严有济,强化日常检测考试评分细则细节。    

2.强调修辞等基础语言文字知识理解的准确与严谨。

举例对偶20题评分要求:

①至少将句子拆分两部分。(注意语言单位层级特点:字,词,短语)

②分析拆解必须涉及所有字眼,不能省略。(针对性,严密性)

③“形式”“结构”用词不能混淆,表述为“结构紧凑”不得分,必须表述为“句子结构(或形式)紧凑”才得分。(涉及概念或术语要严谨)

④某要点表述为“传统文化”不得分,必须表述为“传统文化”的什么。(答案表述用语结构的主宾关系,偏正关系,轻重关系要分清)   

3.强化书写准确基本功。关键词错别字扣分,强化汉字书写的准确与严谨,力争不写错别字。

4.强调答题名词术语准确严谨,应用规范明确。(形式,结构,修辞,修辞格,表达方式,抒情特点,点题,扣题,铺垫,照应,伏笔)    

5.强调语言应用基本功:词语搭配。(补写句子,答案表述,作文语言)    

6.强化日常答案拆解方法习惯。(要点,角度,关键词,搭配表述)    

7.强化答案表述关键词意识,有时不可置换。(得分点,审题答题换位思考)    

8.文言翻译广开“言”路,严谨用词。(尽量得分点关键词选取避难就易,翻译用词划定准确范围,关注词性应用)

……

【阅读应用部分教学备考小结】

关注每堂课教与学的目的,力求明确落实;日常训练强化细节习惯培养;积累多多益善……备考从高一开始,从日常开始。

高考的备考,常常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多做些梳理与整顿,并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系统化的自我觉知,力求从高处去应对高考,从低处去落实备考,高考或许就会成为一种个体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感悟
高三语文复习备考常见的25个典型问题
化学:精耕细作 锤炼思维 内化能力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语文版高二必修备课资料)
踩准节拍 舞动青春 高效备考
高三语文备考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