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琴,用好这两种思维模式

在《学习之道》一书中,谈到了两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

所谓“专注”模式,也就是在思考问题时,按照自身过去的经验,按照习惯性的方式,将精力“聚焦”至问题上的一种思维方式。

所谓“发散”模式,则是不只运用以往的经验,而主要通过“灵感”与“思维碰撞”所产生的新的想法,进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对于练琴来说,能够合理地运用这两种思维模式,将会帮助我们大大提高练琴效率,使自己的演奏技术得到快速进步。以下宛与洛将展开来谈一谈。

一、“专注”模式用于处理具体的练琴任务

具体的练琴任务,指的是那些已经制定好了的,具体到每次练习时需要执行的任务。

具体的任务,需要有效的执行力才可完成。而“专注”的思维模式,则更容易使学琴者更快进入状态,从而养成高效的执行习惯。

比如今天的练琴任务,是将一首练习曲先“扒”下来。这样的任务,就可以称为“具体”的练琴任务。

因为任务目标很清晰,即练习指定的一首练习曲;同时任务难度适当,较好执行。当日的目标,是将作品“通”下来,而不是熟练演奏。

对于这类任务,我们需要在练习时,排除一切干扰,专注地去执行就可以了。

运用“专注”模式,通过“调用”自身过去的练琴经验,并按照学琴者习惯性的练琴方式来解决问题。

比如有的学琴者,习惯在学习新作品时,从头开始视奏;而有些学琴者,则习惯先“攻克”新作品中最难的部分。

这些无所谓对错,只要是运用了“专注”的思维模式,去解决具体的练琴任务,在方法得当的前提下,就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二、“发散”模式用于思考与制定练琴计划

如果说具体的练琴任务是一个“点”的话,那么练琴计划则是一张“网”,是一个“系统”。

对于制定这类任务,只靠高效的执行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从多个角度看待、分析问题。

而运用“发散”的思维模式,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手段。

其实让思维变得“发散”,是很容易实现的。

《学习之道》一书中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

“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来喘口气,发散模式就会趁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地搜寻解决方案”。

当停止“聚焦”后,自然也就“发散”了。尽管自己不愿意相信,但此时我们的大脑中,开始“涌入”各种各样不同的想法。

这些想法会相互“碰撞”,进而产生“灵感”。一旦“灵感”结合了之前的练琴经验与练琴习惯,就能够使自己对制定练琴计划产生具体的思路与想法。

所以,与其在那里“冥思苦想”,不如暂时“抽离”其中,让自己休息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思维“发散”一下吧!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脑的两种模式,帮助你在生活中“乘风破浪”
如何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
13.发散思维--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渗透发散思维,培养出“自带光芒”的孩子
有哪些让你“相见恨晚”的高效学习方法?
你的灵感从哪里来?想不到这样也可以!
提高深度思考能力的5个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