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丈夫当如此也!


前文在这里

大汉荣耀四百年(序言)


大汉荣耀四百年(一)大丈夫当如此也!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的一天,这位千古一帝正心满意足地巡视着咸阳郊外的阿房宫建筑工地。

他这一生建立了前无古人的功业,如今四海归一,无数臣民匍匐在他的脚下,仅这一处工地就先后有七十万人在服徭役。

然而他却无法查知,在这些服役者中,有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此也!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他最后果真取得了不亚于秦始皇的伟大成就。

当然,在这个时候,身为小小亭长的刘邦不可能一下子就产生这不切实际的妄想,他的思想变化是逐步的。

既然要探究刘邦是如何如此丰功伟业,那么就势必要弄清两个问题。第一,刘邦的出身如何?第二,刘邦的生年如何?

关于第一个问题,历来多认为刘邦出身平民,其主要根据便是刘邦自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所谓布衣,自然是平民,但我认为这里很可能只是刘邦自谦的说法,从阶级角度来看,他更接近于贵族中的底层“士”。

刘邦祖上并非沛县丰邑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刘氏家族曾经辉煌过,做过魏国大夫,后因魏国为秦所灭,便迁居至楚国境内的沛县。

虽然刘家自此失去了官爵,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祖上的积累足以让他们置办起一份较为丰厚的家业。据《史记》记载,作为家中三子的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虽然他不愿跟随父兄一起经营产业,但他的家境还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单凭显赫的祖先和殷实的家境还不能证明刘邦已经脱离了平民阶级,但从他的四弟刘交身上却可以看出这个家族确实不一般。

据《汉书》记载,刘交“好书,多材艺”,是刘氏四兄弟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他少年时曾师从荀子的高足浮丘伯学习《诗经》,直到朝廷焚书才各自散去。

如此重视教育,让家中子弟不远千里去齐地求学,这想必不是寻常家庭所能做到的。

因此说刘邦出身于“士”这一阶层应该是贴切的,毕竟官宦世家出身的诸葛亮也自称布衣,以此来自谦并非不可理解。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更令人迷惑了,因为关于刘邦的出生年份,史书中竟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记录。

其一出自南朝宋裴骃所著的《史记集解》,其中记录下西晋史学家皇甫谧的说法,他认为刘邦出生在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去世时六十二岁。

其二出自颜师古为《汉书》所作的注,其中记录下一位叫瓒的史学家的说法,他认为刘邦终年五十三岁,以此来推算的话,他应该出生于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

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呢?关于这一点,似乎可以从刘邦与张耳的交往中找到一点端倪。

据《史记》记载,刘邦曾多次去魏国外黄县拜见张耳,两人关系非常密切,经常一同出游,刘邦在张耳家中一住就是数月。

这段经历大概率是发生在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之前的事,虽然张耳是在秦灭魏后数年才开始遭到通缉,但故国破灭后他想必会低调行事,而不会如原来那般广交宾客。

从历史记载来看,刘邦与张耳的交往肯定持续了至少数年之久,若他出生于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那么他初遇张耳时大概只有十余岁,以张耳“魏之名士”的身份,很难想象他会与一个少年如此投缘,而倘若他出生于九年之前则更好理解。

另外据《太平御览》记载,《史记》中还有一句话说刘邦去世时“时年六十二”,这是现在通传版本的《史记》中所没有的,或许这句话便是多年来《史记》在传抄中丢失的内容吧。

而刘邦终年五十三岁这一说法,似乎却是个孤证。

总之,从诸多角度来看,刘邦生于前256年一说更加合理,而这一结论也颠覆了大多数人的认识,因为刘邦仅比秦始皇小三岁,这两个看起来似乎是两个时代的人,竟然在同一片大地上共同生活了四十多年。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要着重分析刘邦的出身和年龄,主要是因为这与他的人生轨迹有紧密联系,因为他出身于下层贵族,才能让他开阔眼界,结交到更多英雄豪杰,为逐鹿天下打下了基础;而年龄问题则关系到他所受的主要社会影响如何。

现在我们推断刘邦更有可能出生于前256年,这说明在楚国灭亡时他已经三十四岁了,他人生的一大半都是作为一个楚国人度过的,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基本成型,因此他对外来的秦国文化势必会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而这也为他后来走上反秦之路打下了基础。

年轻时的刘邦既不愿像兄长一样从事家族产业的经营,又不愿像弟弟那样求学,而是走上了一条“任侠”的道路。

所谓“任侠”,大约就是在社会上广泛结交,同时又非常看重义气的一种处世方式,这不仅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气,也是当时许多“士”这一阶层人物身上的特征。

在刘邦出生的前一年,秦赵两国爆发了邯郸之战,在各国的支援下秦军大败,而窃符救赵一事更是让信陵君名满天下。

作为魏国后裔,刘邦少年时想必是听着信陵君的故事长大的,这令他无比向往,以至于多年后他晚年时还专门令五户人家专门为信陵君守冢,与赵、魏、齐、秦等国君并列,可见他对这位少年时期的偶像是多么敬仰。

不过当刘邦年纪渐长有能力外出后,信陵君却已然去世,于是他曾经的门客张耳便成了刘邦的结交的目标。

随着魏、楚两国先后覆灭,刘邦的任侠之路宣告终结,虽然心中必然有所不满,但他也只好被迫屈服,通过考试进入秦朝官吏的最底层,担任泗水亭长,成为秦朝统治机器的一部分。

虽然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身份让他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但刘邦身上的任侠之气并没有消退。

这一点从他年过四旬却一直未曾娶妻便可以看出,或许是刘邦还是更喜欢任侠时期那种无拘束的生活吧,对于人人都如统治机器的螺丝丁一般严苛的秦朝社会,他心中是反感的。

除此之外,刘邦还与各杰出之士都有往来,比如萧何、曹参和夏侯婴都是当地官吏,后来都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而他们也不约而同地为刘邦身上的领袖气质所折服,一个集团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刘邦的人格魅力不仅为他聚集了一群可靠的兄弟,更让他得到了一个贤内助。当时从单父县迁居而来的吕公认为刘邦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于是将女儿嫁给了他,而吕公作为县令的贵宾,在家世上必然是要胜过刘家的。

和吕雉成家后,他们先是生下了长女,随后刘邦便被征发到咸阳服役,而这大概是两位帝王的唯一一次交集,那华丽无比的天子车驾以及威武雄壮的禁卫士卒给刘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帝王的威仪令他心驰神往,这也是后来他能成功建立帝业的一个深层原因。

一年服役期满后,刘邦回到故乡,就在这一年,他的儿子刘盈出世了。

然而安定的生活是那么短暂,一次刘邦受命将县里征发的刑徒送去郦山为刚刚去世的秦始皇修建皇陵,然而刑徒却在途中大量逃亡。

无法完成任务自然会受到严惩,刘邦无奈之下干脆将所有人释放,而自己也被迫逃亡,藏身于芒砀山中。

刘邦做了半辈子楚人,虽不像项羽那般对秦朝有着国仇家恨,但他对秦朝想必是缺乏认同感的,如今连他这样的官吏都被逼上了绝路,何况是普通人呢?。

从这一刻起,刘邦内心中反秦的种子已经开始萌芽了,只等一个契机。

不过流亡的生活是异常艰苦的,刘备只能依靠妻子的接济维持。

当时吕雉放出话说:“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她的长远目光,沙丘宫的阴谋让朝廷发生了惊天巨变,她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天下将乱的征兆,而刘邦已经无法回头了,既然如此不如为他造势。

这一手段奏效了,沛县子弟听闻此事后“多欲附者”。

果不其然,就在秦二世胡亥继位短短一年后,随着大泽乡的一声怒吼,天下顷刻间烽烟四起。

仅仅两个月时间,陈胜便以陈县为根据地建立了张楚政权,义军四面出击,其先锋已经杀入关中。

尽管章邯力挽狂澜,勉强为秦帝国续了命,但起义军的熊熊烈火已将这个看似强大的帝国团团包围了。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乱世是英雄的舞台,四十八岁的刘邦就此加入了这股反秦的浪潮并腾云而起。

西晋帝国系列在这里

西晋帝国系列目录(全)

百年东吴系列在这里

《百年东吴》系列目录(全)

建安的尾声系列在这里

建安的尾声系列目录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三国名将系列目录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世人都误会了刘邦,他既不游手好闲,也不是草根出身
刘邦不是市井无赖,而是个有准备的人
刘邦对秦始皇,大丈夫当如此│216
【楚河汉界系列19】刘邦真是彻底的草根吗?吕太公为什么要主动把女儿嫁给刘邦呢?
秦始皇比刘邦才大3岁,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刘邦在干嘛?
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刘邦究竟在做什么?答案令人意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