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须过四关之四:气

前面讲了四关中的“酒、色、财”三关,今天简单聊一下过“气”关。

一、什么是“气”?

“气”的含义很丰富。

“酒色财气”中的"气"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情绪、气派、气概、志气、骨气、脾气、朝气等

比如,酒是断肠的毒药,色是惹祸的根苗。财是下山的猛虎,气是杀人的钢刀。这里的“气”是指暴躁的情绪。

再如,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静人稀。无财不成世界,无气反被人欺。这里的“气”是指骨气、志气。

又如,饮酒不醉尚为高,近色不乱乃英豪。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这里的“气”是指脾气、愤怒的情绪。

二、正确认识与“气”有关的三个问题。

1.什么是真相?

那些执着于是非对错的人,总是最爱动“气”。比如,喜怒哀乐忧思恐,都是“气”的一种形式。

故“气”总是与是非对错相伴相随。而判断是非对错,离不开事实真相。

那么,我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就一定是事实真相吗?

不一定。

孔子与其弟子们周游列国时,曾受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某个地方。

当时粮米用尽,饭菜全无,孔子已经七天没有吃上米饭了。

颜回出去讨米,讨回来后开始煮饭,饭快要熟时,在一旁睡觉的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

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

孔子起来后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责备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意识到是孔子误会他了,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可惜,我就抓来吃了。”

孔子听后,叹息道:“一般来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亲眼所见的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

所以,孔子认为要了解真相很难啊,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正因为不了解真相,人与人之间相互也不了解,所以才产生了误会。

当误会产生后,因为傲慢,不屑于与他人沟通,或者因为偏见,不相信他人的辩解,故误会越来越深,陷在是非对错的坑里出不来。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产生了。接着,双方就动“气”了。

故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认知上的局限性,明白世上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的是非对错。

那些今天看起来是对的事情,明天来看可能就是错的;在你看来是对的事情,在他人看来可能就是错的。即我们并非总是了解事情的真相。

所以,遇事切不可意气用事,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绝,不要把事做绝。

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有时宽恕他人,也是给自己留下一个改过的机会。

2.什么是真正的勇气?

有些人像鞭炮一样,一点火就炸。这是有勇气的表现吗?

有些人像《水浒传》“杨志卖刀”故事中泼皮无赖牛二一样,专门放泼耍赖、欺压良善。这是有勇气的表现吗?

这两种人都不是真正有勇气的人。前者是蠢,后者是坏。

《道德经》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意思是:勇气用在逞强好胜上就会遭到诛杀,勇于有敬畏之心不与万物相害,则会获得生机。

勇气不是牙一咬、心一横的莽撞行为,更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时之勇,而是有着严谨的逻辑和笃定的信念作为支撑的自信。勇气需要符合规律,需要智慧,这样才能以勇取胜。

北宋文豪苏轼在《留侯论》中评价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意思是,古代所谓的豪杰之士,必定有超过常人的节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气度。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宝剑跳起来,挺身去决斗,这可谈不上勇敢。

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他们的志向又很远。

而张良,既有在弱小时忍辱的勇气,也有在成功后退隐的勇气,确实非常人可比。

所以,真正有勇气的人,是能够在正确信念的指导下,努力面对、克服内心的紧张与恐惧,而在外表上表现出淡定、自信和从容,在行为上表现出识时机、知进退的人。

3.如何对待恩仇?

所谓恩仇,是指恩情和仇怨。

恩情,意思是施惠人给受惠人的好处,恩惠情谊。

比如,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师父对弟子的教诲之恩。不但有好处和利益,而且还有感情因素。所以常常发生在熟人之间。

如果只给好处,不给感情,那就只有恩,没有情。这种恩一般是小恩。比如,在公交车给老人让个座。你不需要知道老人是什么人,让座后也不需要继续交往。

仇怨,意思是仇视憎恨。不但有仇,而且有恨。前者指事实,后者指感情。

凡是涉及感情,基本上是发生在熟人之间。比如,夫妻反目,朋友背叛,有时候会在双方之间产生仇怨。

恩与仇,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比如,俗话说的“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

意思是你给了一个人很小的帮助,他会把你当恩人看待;如果你一直帮助他,让他形成了依赖,一旦有一天不帮了,他就会把你当仇人一样仇恨,因为他不能再坐享其成了。

又如,“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意思是在经历了劫难后,兄弟之间的情谊还在,相逢的时候相视一笑,就把过去的恩仇全部忘记了。

恩仇,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就算你从未与人结仇,但恩总是有的吧?

比如,父母养育的恩情,老师教育的恩情,上司培养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恩情,等等。

那么,如何对待恩仇?

这要分开来看,对于恩,我想大家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即有恩报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不过,对于仇,就不一定了。

有人会说:“以德报怨。”

对此,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如果别人欺负了你,你反而去给他好处,以此来感化他,那么他不会认为你是仁义的那一个,反而以为你惧怕他。他伤害了你,你反而去讨好他,那么你如何去回报对你好的人呢?

因此面对伤害你的人,你就只有将你的痛苦还寄给他,他才知道他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以此来改正。而对于对你好的人,你就要加倍对他好。

所以,要恩仇必报。

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些给予你恩惠的人,以劝人向善;同时震慑那些无故伤害你的人,以令人改恶。

当然,无论是报恩,还是报仇,都要把握时机、方式和轻重。

别人今天给你一点恩惠,你明天就马上还他一个回礼。这并不妥当。因为这会让别人看起来就是一场交易。

你只需要记住这个恩情,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而你又能够提供帮助的话,及时出手相助即可。

报恩的方式,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报仇也一样,有仇不一定马上就报,也需要把握时机。

你给我一拳,我还你一掌。这是斗殴。

你骂我一句,我回你一句。这是口角。

其实,人要心胸开阔,对别人的过失,只要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要能够宽恕,斤斤计较不是明智之举。

如果造成了较大伤害,引起了不能承受的损失,也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也就是说,报仇的方式要注意,一定要打击到对方,同时又能够保全自己。或者说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

有些人性子急、脾气躁,遇到问题,动不动就武力解决。

其实,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用武力解决问题是成本最高的方式,没有之一。

所以,《孙子兵法》上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也就是说,不能轻启战端,最好是不打仗就让对方屈服。

三、具体怎么做呢?

1.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当遭遇失败、挫折、不如意的事情时,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的言行,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对,哪里做得不对,如何改进或者挽救。

比如,有些人去政府机关办事,总是抱怨办事效率低。

其实,这可能是他们自己办事方法有问题,而不是政府工作人员的问题。

一般来说,我去某政府机关办事之前,会先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咨询清楚,办某事需要提交一些什么材料,对材料有什么要求,具体在哪里、找哪个部门办理,等等。

待一切准备妥当以后,直接去办,基本上一次性办妥,效率很高。

所以,与人交往,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应该多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故静坐常思己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凡事要往好处想。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你从背后开枪打了我,我依然相信是枪走了火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发生激战,最后两名士兵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这两名士兵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小镇。他们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和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能度过几日了。

也许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森林中的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除了那只鹿,他们再也没有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龄较小的那位士兵身上。

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一番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安全的时候,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士兵中了一枪,幸运的是仅仅肩膀受了伤。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过来,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伙伴痛哭不止。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两眼直直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也没有动。谁也不知道,他们那晚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第二天,部队找到了他们。

事隔三十年,那位受伤的士兵说:

“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的时候,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但是当晚我原谅了他,我知道他是想独自占有鹿肉活下来,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

“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家。

“战争结束后,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在他母亲的遗像前跪下来,请求我的原谅。我没有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原谅他。”

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要靠极大的心量。受不了恶意诽谤,纠结于此,只能对自己造成致命的伤害。

所以,与其说是回归仁慈、友善与祥和,不如说是放过了自己。

大多数人际关系中,痛苦往往来自于身边最亲近和信任的人,伤害了自己。如果一直念念不忘,反复回味,那么是让别人的过错惩罚了自己一辈子。

故要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凡事往好处想。因为真正伤害你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佛说:“万事皆由心生。

如果遇事总是往好处想,往往更容易得偿所愿。反之,若是忧虑彷徨、担心恐惧,可能会招来挫折、失败。

所以,凡事要往好处想,不要对他人的过错念念不忘。

3.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其实,大多数人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这也是人性使然吧。所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反人性的,难怪实行起来那么难。

律己,以严。

最常见的是“守时”。约好几点,就几点,既不能提前太多,更不能迟到。这既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靠谱的形象,也是尊重他人,不浪费他人的时间。

不守时的人,办事难以让人放心,也会给人散慢的印象。一个守时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肯定多于一个不守时的人。

待人,以宽。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对人要求过严,没有亲和力,则难以与人相处。

以前,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我自己能做到的事,我以为别人也能做到。

其实,未必。

人与人之间,是不完全一样的。我能做到的,别人不一定能做到;同理,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不一定能做到。

所以,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各用所长,各取所需。

总之,若有过,多想想自己的错,这样就难得与人结仇,不会失道寡助;若有功,多想想他人的好,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得道多助。同时,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气”这一关也就过了。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生这一程,人来人往,做好自己,记住恩情善意,忘记仇怨遗憾
中国人炼气为何始于督脉—气脉小贴士19
宽以待人
有一种自在,来自宽以待人。。。
向曾国藩学习(修养篇)(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滴水之恩一定要涌泉相报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