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燃型”人格,怎么提高自我驱动力?苦难才是根源!

全文精华,耐心阅读

最近翻阅了很多书籍,偶然间看到一本比较有意思的书。

想来还是和大家分享一下阅读感受。

这本书写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不了解了。

在当时那个时候时代,这本书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精神食粮,撑起了中国革命者的精神世界!

到底是什么样的书能有这样的魔力,能让这么多人大受鼓舞?

它,就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牛虻》。

这本小说写的是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悲壮而又传奇的一生。

牛虻出生富贵,由于从小没有受过挫折,他的个人性格是比较敏感脆弱的。

但是经历了一系列事情,见证了现实的残酷以后,他终于完成了自己心灵成长和灵魂的蜕变。

牛虻的一生都被痛苦包裹着,但同时他又在痛苦中解脱出来。

看了牛虻的故事,你会发现,让人成长的正是痛苦的经历。

不能将你打倒的痛苦,只会让你更加强大。


01/
疼痛是人生的必修课

牛虻的故事始于警察寻找船舶巨头勃尔顿一家。

在当时的意大利,情况十分糟糕,爱国青年常常涌上街头表达愤慨。

他们成立了意大利青年党,其使命是推翻教皇并驱逐奥地利侵略者。

青年团体示威、发动武装起义并卷入权力斗争。

博尔顿家族的年轻掌门人亚瑟是意大利青年党的成员。

亚瑟不仅出身名门,他的教父也是当时极具声望的大主教——蒙泰尼里。

在家人和教会的双重保护下,无论外界多么动荡,亚瑟的生活都安稳安稳。

18岁时,他为了心爱的女孩琼玛加入了革命党,但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他生性忧郁,敏感体贴,时常为小事发脾气,少爷脾气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天在一次小组会议上,亚瑟看到琼玛和另一个年轻人表现得很亲密,顿时大怒,一怒之下离开了会议。

为了让自己的怒气有地方发泄,亚瑟和神父卡尔狄说了很多,在他没有主义的情况下,透露了很多革命党的机密!

几乎在一夜之间,革命者的很多地方被摧毁,有些人被逮捕、监禁甚至有的人在街头被殴打致死。

亚瑟的结果也并不好,他被认为是革命党的叛徒!虽然他为自己辩解,但是女友琼玛都不相信他,并且还给了他几个耳光。

恰好就是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坏消息也传过来了。

他不是勃尔顿家族的孩子,而是蒙泰尼里神父的私生子。

脆弱的亚瑟无法承受生命中接二连三的打击。

他的思绪彻底崩溃,万念俱灰,终于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选择自尽!

小的时候,亚瑟在层层叠叠的保护圈中长大,所以现在每一件小事都是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

对于亚瑟而言,他不缺少物质方面的东西,也不缺少身边人的追捧和关爱,唯一缺少的就是对自己内心的历练。


尼采曾说:一切决定性的东西,都从逆境中产生。

勇气、责任、判断力、毅力……哪一个不是在历练中得来的。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顺境中呆习惯了,那他永远也不会成长。

没有风雪的松柏经不起严冬,没有风吹雨打的生命经不起风吹雨打。

平坦的路好走,但是只有那些崎岖难走的山路才是你的成人礼。



02/
苦难是最好的修行

时光荏苒,13年过去了,意大利政局依然动荡。

党派之争从未停止过。

1846 年 7 月的一个晚上,在佛罗伦萨的一个乡间别墅里,一群革命者等待着“大人物”的到来。

过了一会儿,看到一个丑陋的瘸子走进来。他咧嘴一笑,脸上的伤痕就像蜈蚣的牙齿和爪子。

他讽刺政府,诅咒叛徒。

他的评论非常有见地,所说的各种意见也非常可靠!

以这狰狞的样子,很难相信他是一位著名的革命作家——牛虻。

后来,牛虻写了一篇警醒文章,想要唤醒民众,他四处演讲,号召大家行动起来。甚至参与了走私军火,和游击战。

他有两副面孔,一副是对敌人的凶狠,一副是对群众的耐心。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

你能想象到他就是13年前的少爷亚瑟吗?

原来当年亚瑟没有死成,后来跑到了南美洲。

在炼狱生活了十多年,最终变成了面目全非却内心强大的牛虻。

他在智利的一个港口工作,被一群粗鲁的水手命令欺负;

他在赌场做杂工,被醉酒的赌徒殴打;

他流浪,在矿井里挖煤,为探险队做翻译,被骗在马戏团里扮演小丑……

他无数次生病,每一次都侥幸活了下来。

这个世界的残酷,他见证了很多。

都说时间是杀猪刀,更准确地说,苦难是剔骨刀。

正是这把刀,将原先软弱敏感的亚瑟剥离了出去,重新塑造了他的身心,才让他成为了牛虻。

他终于脱掉了幼稚的外壳,变得坚强、果断、强大。

牛虻在一次次经历中成长,历练。等到他再次回到意大利,他已经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生活总是给我们留下伤痕累累,但毫无疑问,最终我们受伤的地方将成为我们最坚强的地方。

不畏艰辛,把一切都看成一种经历,不讨厌厄运,把它看成成长的机会。


生活就是修行,苦难是支撑你修行的那座大山。

爬上陡峭的山坡很难,但如果你翻山越岭,你就可以在广阔的世界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03/
苦难成就人生


牛虻的敌人很多,但在那个时候,教皇的势力无疑是它最大的对手。
在教区,牛虻正在搞破坏,而且他当时计划着弄点军火,搞一次爆炸。

行动前夕,一个人的到来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这个人就是牛虻的父亲蒙泰尼里,他已经晋升为红衣主教。

久别重逢的牛虻心中百感交集。他不仅怀念他们昔日的友谊,更痛恨教会的所作所为。

经过一番挣扎,牛虻下定了决心:道不同不相为谋,让我们奋战到底!

但是后来牛虻被捕了。

牢狱之灾来得突然,牛虻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就被人折磨的苦不堪言。

潮湿的牢房里,毒虫爬满了牛虻血淋淋的身体。

反动政府决定处决他,但父亲蒙泰尼里听说了这件事。

显然,蒙泰尼里已经知道牛虻就是亚瑟。

蒙特内利亲自包牛虻的伤口,并以非常深情的语气劝他放弃战斗,承诺只要牛虻离开革命党,他就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

牛虻愤怒地看着蒙泰尼里。

他对被诱惑感到愤怒,对不被理解感到痛苦。

他盯着蒙泰尼里说道:“我的生命是用来和你们这群教士战斗的!”

最后,牛虻被带进了刑场。

行刑前,他像一堆腐肉一样被拖着走,突然牛虻挺直了他的脊背,高喊着“为祖国而战!”的口号。

他的声音越过监狱的高墙,进入一个个充满激情的年轻人的心中。

它也穿越了时间的迷雾,经常在我们耳边回荡。

故事的最后,牛虻在刑场结束了他的生命。

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延续。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

世间有各种各样的苦难。

身体的疼痛是痛苦的,孤独是痛苦的,无法实现理想是痛苦的,失去自由是痛苦的……

人生的苦难难以忍受,灵魂更难熬。

但是,没有千锤百炼和烈火的燃烧,哪里来的钢铁意志和坚定不移的灵魂?

这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磨难,都是为了让人成长必须经受的。

04/

作者伏尼契在小说最后,公布了牛虻在狱中写下的遗书。

有一句话,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力量。

牛虻 说道:

无论我活着,或者是死亡,我永远都是快乐的牛虻。

是啊!

苦难有时是巨大的财富。

我们的潜力总是在逆境中得到激发,我们的思想在逆境更加坚强。

点个【在看】,共勉同行!



END


作者简介:奈先生,95后自由撰稿人,寻求比五官更正的三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要时刻保持正念,正心,用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在这里你会发现文字的魅力,和一颗充满真诚的心在这里,你会有一个可以对话的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虻》
《牛虻》:自愈力,成年人的顶级能力
永远的牛虻
牛虻
牛虻和他的父亲、情人和她的情人——刘小枫
经典故事片《牛虻》中的音乐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