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若善良,天必佑之”:真正的善良,是凡事留三分

何以是善良,而常常被辜负?

这一问题常常让人感到不解。

但有一位回答者给出了答案:常常是三个字——“我以为”,害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人们总是以为,只要心怀真意,保持善意或者忍让,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但现实总是如此冷酷:过度善良只会被耗尽,慷慨失度最终伤及自身。

人到中年时更应珍惜自己的善良,保护自己的真情。

这并非因为它不值得付出,而是因为太多人误解和背叛,让这些真情成为了被攻击的目标。

在这个世界上,理解善良的真正含义的人很少,很多人只是单纯以为自己的善良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然而,人性复杂,世事变幻,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在适当的时候保持聪明和冷静。

在人生中,最好的方式是要懂得爱自己,关注自己内心,保护自己的善良,成为一个懂得保护自己的人。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坚守自己的善良,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

要知道老天是公平的,人若善良,天必佑之,真正的善良都是能够给自己留有三分余地的。

01/

过度无私的慷慨,有可能换来仇恨

在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上,他分享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中秋佳节,莫言家准备了一顿珍馐美味的饺子,但仅够每个人吃一碗。

正当大家准备享受佳肴之际,一位行乞的老人来到门口,恳求一份食物。

莫言只有给老人半碗红薯干,但老人不满意,怒斥莫言一家无情。尽管他们已尽心竭力,老人却没有感激之意。

后来,莫言在小说《晚熟的人》中写到:“善良的人总是晚熟,而且是被恶人催熟的。”

这些恶人就是那些浪费他人善意和美好情感的人。

我们必须认清现实,不要惯坏不懂感恩的人,不要喂饱那些不懂得感激的人。

待人处事的善良是一种修养,但必须有底线,否则会带来不幸。

农夫与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东郭先生与狼也从未消失,这些故事根源都是因为过分的善良害了自己。

菩萨心肠没有错,但如果失去了底线,便会带来灾难。 

待人处事的善良是一种修养,但是如果失去了底线,会招来恩将仇报。

因此,请永远记住,不要惯坏、不懂感恩的人;不要喂饱那些不懂得感激的人。

02/

循环的宽容,换来重复的伤害

在一次弟子向孔子请教的对话中,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弟子不解,孔子回答:“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积累,让人更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曾经,有一个腼腆的女孩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性格内向,她经常一个人走在校园里。不知从何时起,有人开始造谣说她“经常偷东西,人品特别差......”。

之后,每当有人丢了东西,第一个怀疑的都是她。

可当东西找到时,却没有人真诚地向她道歉,只是说一句简单的“对不起”。

而她每次都会笑着回应:“没关系。”然而,这三个字并没有换来别人的善意。

相反,人们更加放肆地传播谣言,伤害她的恶行变本加厉。

人们需要明白的是,委曲求全只会换来更多的伤害,不是所有的伤害都值得原谅,也不是所有“对不起”后面都应该跟着“没关系”。

无休止的原谅只会让人重复受到伤害,与其这样,还不如远离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保全自己的安全与尊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到中年,请收起你的大方
莫言:人到中年,请收起你的大方
现在,你应该知道莫言为什么能获诺贝尔奖了吧?
如何对付小人?莫言教你一招,不仅能治对方还能让他感谢你
既要心怀善意,也要守住底线
关系再好,这些忙也不能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