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莎|| 盐(征文·一等奖)
在食品鸡、鸭或猪肉旁边,总有一小碟盐。盐是炒过了的沾着吃,齿颊生香。这是母亲生前独特的爱好。因为她牙齿好,专好啃骨头:鸡翅、鸭脚、排骨,就沾着盐啃。所以到了逝世前她将80岁了,牙齿全好的。她说:啃盐骨,这是人间最美味!
于是,她将这人间最美味,赐给最爱的人——儿子。
我断奶以后,食物就是她用炒盐放在米饭里,由她亲嘴嚼烂,然后吐出来一口口的喂我吃的——她是个文盲,我能怪她不懂什么文明卫生知识吗?但她却天然的懂得从自己身上分泌出来的珍贵的东西给予儿子,就是她最大的快慰。无疑,我吮吸着她的乳汁、涎液和爱而成长。
母亲离开我已17年了。每年清明的祭品中,我绝不会忘记摆上一碟炒盐——这是一颗心。我的,印着她的。所以前几年迁墓收拾她骸骨放在罐子里时,我特别选留下一颗与嚼盐有关的她的门牙珍藏着。她就是生产我的身体发肤,促使我生命运动的“轮齿”呢!
如今,已进入1993年了。托改革开放之富,我的生活总算也宽裕点了。但我永不能忘怀那饥饿的岁月,尤其是饥饿中的母爱。
记得1961年,正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我在四川一个工地上搞鼓动宣传工作。每天我得用笔用嘴不停的为“大跃进”鼓干劲,可是我本人却已全身浮肿,有气无力了。一天粮食的定量不足一市斤,红薯与玉米轮流吃(后来还吃代食品),没有油也没盐配给,黑市盐一块钱一小包(二市两),但要跑到十里外墟里的小店才有卖。能得点咸味便是天下最美味了!
某日我收到一个由湛江寄来的邮包,真是欢喜若狂!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斤多的油炒盐装在食品罐头筒里呢。妹妹信中说:母亲知道我患水肿病,急哭了,家里没吃的可寄,于是,她省下每月半市斤的定量花生油,炒进盐里寄上。家里的人,饥饿……云云。当我拿着这个罐头筒里黄灿灿的油盐时,我的手抖了,泪流了!这是她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母爱;从1500公里外吐出的——她说过的,也是我当时吃红薯和玉米真正感受到的——人间最美味啊!
母亲节到了。她的形象,她的爱,犹在眼前。她的儿子没什么出息,只会拿笔写点文字之类的东西,忠实于记忆和生活,权当一瓣心香。我仍选用上一个“盐”字,将之写出,虔敬地呈献给伟大的慈爱的母亲在天之灵!
(全文完·感谢收阅!)
编辑:春在民间。

注:
1. 本文获湛江市妇联1994年举办的“我爱慈母一片心”母亲节征文一等奖。
2. 本文选自温莎·谢卫华1998年合著的《涛声集》。

关于作者温莎,请点击链接下文:
邓春贵| | 雷州“富三代”温莎(第1集)
(1991年喻民东一门书画展||邵锋·李登山·温莎(右2)·谢卫华合影)
     “人世间·唯有爱长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斤红薯10斤盐,不放一滴水,这样吃上一次,真是人间美味
写给天堂父亲的一封信
这种魔力食品营养价值极高,一片可解决饥饿,无糖低油好吃不会胖
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少吃盐
旧影:乡村生活记忆之供销社
【舌尖上的邵阳】农家腊肉,征服味蕾的美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