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骨的形态及其对运动的影响

      大腿骨学名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粗壮的长骨,全长占身高的约1/4,有诸多肌肉附着,也在承重和运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01

股骨上端


      股骨上端半球状的股骨头作为关节头参与构成髋关节,后者为典型的球窝关节,可绕着额状轴、矢状轴和垂直轴等多轴进行运动。
      髋关节运动方式多样,理论上肩关节可以完成的运动方式髋关节亦可以做;但因股骨头较小而髋臼深且大,故其运动幅度较上肢对应部位的肩关节小的多。
      股骨颈的存在增大了股骨头和股骨体之间的距离,这有助于增大髋关节的运动幅度(使大幅度的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成为可能)。亦因股骨颈较细,且与股骨体长轴存在夹角(受剪切力)而易受伤,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情况下,易因摔跤或滑倒造成股骨颈骨折,进而形成股骨头坏死。


      股骨上端的外侧(略偏后)有一明显的骨突起(体表可触及)-大转子,在标准解剖学姿势条件下进行侧踢腿,大转子会严重约束髋关节的外展幅度(<90度),因此如要求大幅加大外展幅度,如旁腿,则需要大腿在外展时预进行适度旋外后方可完成(旋内亦可,只是难度更大)。


02

股骨下端


      股骨下端膨大,且明显分为内/外侧两半(称内/外侧髁),正下方形成膝关节的主体-“股胫关节”的关节头,呈两个并列的椭圆形,视为椭圆关节。股骨下端的前面形成股髌关节的关节窝-髌面,近“V”形滑车状凹面,为单轴滑车关节。


      膝关节屈/伸状态下,进入关节窝(胫骨平台)的关节头有较大差异;伸位关节头呈两个并列的椭圆形,且较大,因此关节稳定无法回旋;屈位关节头呈两个并列的圆球形,且较小,因此关节不稳定可适度回旋(两个“小”圆球形关节头在相应的两个“大”椭圆形关节窝内滑动)。
      膝关节处“+回旋”位(如排球预备接球位),如果出现屈-->伸位的突然转变(突然蹬腿),则容易因为关节头的突然变大,挤压膝关节内“来不及复位”的软组织结构(如半月板),而形成损伤。


03

股骨的整体形态


      股骨是典型的圆柱体、长管状长骨,对腿部形态、承重和运动都有着重要影响。

       大腿前群的肌肉力量显著强于大腿后群,因此,整体上看股骨,其中段向前突起,应该与对抗过强的大腿前群肌肉力量有关。尽管股骨体中段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股骨周围肌肉发达且多见羽状多关节长肌,因此大腿的形态沿其长轴多呈大体平直、均匀变细的形态(这点与小腿形态差别显著)。

      同时因为骨盆的存在,股骨上端分开较远,股骨下端的内侧髁较外侧髁向侧方凸起也更明显,因此股骨体长轴和小腿骨长轴存在明显的夹角该夹角不仅呈现于额状面(典型如“X”或“O”形腿),亦可呈现于矢状面(如膝关节过伸)。


04

股骨上的肌肉附着点

      止点在股骨上的主要肌肉:髂腰肌(小转子);梨状肌、臀中肌/臀小肌(大转子);闭孔内/外肌(转子窝);股方肌(转子间嵴);臀大肌(臀肌粗隆);耻骨肌(耻骨肌线);短收肌、长收肌(股骨粗线);大收肌(股骨粗线和收肌结节)。

      近固定条件下,使髋关节内收/外展的肌肉主要附着于股骨,且外展肌止点离关节相对更近。使髋关节屈/伸的肌肉中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以及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均不止于股骨,止点距离关节中心点较远。

      起点在股骨上的主要肌肉:股中肌(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转子间线外上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转子间线内下部-粗线内侧唇)、腓肠肌(内/外侧髁后面)。

       近固定条件下,使膝关节伸的股四头肌,各头起点距离关节中心点均较止点远的多(便于远固定条件下产生更大的伸膝力量);使膝关节屈的腘绳肌,各部也存在类似现象,腓肠肌则刚好相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胯骨轴痛的病因及自我治疗
别小看骨盆前倾!详解骨盆前倾造成的生物力学改变
髋、股、膝外侧疼痛——阔筋膜张肌髂胫束损伤
解析——运动肩带的肌肉总结
循筋拨点疗法----髋关节错缝
走路时髋关节弹响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