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动后食欲会变好还是变差?

运动后食欲变好还是变差?一直以来争论很大。

所谓三分练,七分吃;①一般认为,运动后容易多吃,只迈开腿,不管住嘴是很难瘦下来的。但同时,②人们也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运动后(尤其急性大强度运动后)短时间内,人的食欲反而是变差的,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认识摄食活动

1. 摄食是一种反射性活动,迷走神经是脑-肠轴中主要的神经解剖基础。

① 迷走神经将由食物成分接触胃肠道所引起的进食相关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中介导摄食与消化行为的相关部位,引起摄食;接受中枢与外周的终止摄食信号,以终止摄食,从而对摄食行为进行调节。

② 另外,下丘脑是主要的摄食行为控制中枢,它包括2个方面:一是摄食中枢,位于下丘脑外侧区,它有发动摄食活动的功能;另一是饱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内侧核,由它决定停止摄食活动。刺激迷走神经胃支能诱发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腹内侧核和室旁核神经元放电,胃迷走神经前干和后干的传入在下丘脑神经元上存在“ 会聚”等。

研究证实,迷走神经向食欲中枢传递来自胃肠道和外周血的相关信息,而食欲中枢也通过迷走神经传出活动影响摄食行为。

2. 肽类物质

摄食行为不是由单一信号传入所决定的,多种肽类物质均能影响摄食行为,而且这些肽类物质间又有相互作用

3. 大脑VS肠道--情绪调节

进食--情绪--胃肠功能,其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你来我往--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秘密联系。

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掌控着我们的生理,记忆,思考学习等机能。而肠道内的神经元数量仅次于大脑肠道产生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对于情绪调节有重要的作用。肠道和大脑间的关系其实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这两个器官相互影响的途径就是脑肠轴

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CNS)与胃肠道的双向活动,在肠道运动、吸收、内分泌、免疫功能,维持消化道内环境稳定等起重要作用。由于肠道微生物在脑-肠轴之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将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消化道以及种类繁多的肠道菌群视为一个整体,即脑-肠-菌轴

在这个系统中,信号转导发挥调节作用,且是双向的:① 由下而上的信号转导是传入纤维投射到中枢神经系统;②由上而下的信号转导是传出纤维投射到肠壁平滑肌细胞。

1. 下--上调节:比如脑肠肽、胺类物质,可经过血运上行,可以顺利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系统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外源性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的特异性受体,间接发挥作用

另外,肠道微生物还可通过释放某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如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病原体相关分子和细菌相关分子,如脂多糖(LPS)和肽聚糖;既可以通过激活肠道上皮细胞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也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刺激远位器官,产生相应的神经和精神症状

2. 上--下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消化系统的调节,包括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两大分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肾上腺轴以及调节脊髓反射和背角兴奋性的下行单胺能投射通路

当我们面对环境刺激时,会产生各种情绪波动,这些情绪会刺激大脑情感中枢对原先肠道发出的信号产生回忆进而通过下行信号转导通路,最终调节胃肠动力、分泌、肠黏膜通透性和信号分子在肠腔内的释放,达到影响肠道菌群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重口味的油腻食物,甜食能舒缓紧张情绪。同时也会吃个不停,这很可能是你大脑的多巴胺奖励系统被肠道菌挟持了。

二、运动后摄食行为的变化

1.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是处于相互抑制的一种状态,当某一个较强,另一个就会较弱

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我们的交感神经产生兴奋,来面对这种外界的应激刺激,这个过程中,会抑制副交感神经,导致食欲产生一定的变化。

一定强度的运动中,对心血管系统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植物神经系统。运动一开始,由运动肌肉的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根据相应的负荷水平,使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从而促进心血管、 激素及代谢的反应增强,进一步影响到体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肌肉的收缩性能等。保证全身器官与组织的血液灌流、氧及营养物质的供应,及代谢产物的排出,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随运动的开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结果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因而增大心输出量。同时,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强,循环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上升,也进一步加强心肌的作用。

①增强的心输出量并不会平均分配给全身的各个器官;通过体内调节机制,各器官的血流量会重新分配,参与收缩的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兴奋,血流最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皮肤、肾等内脏器官由于交感“缩血管”纤维兴奋,血流量减少。

②运动后肾上腺髓质也分泌增多,表现出一系列交感和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迷走神经功能受到抑制的现象。结果使循环血量增加,且主要集中于运动系统,内脏循环血量减少,如消化系统仅占3%。

2. 短暂的剧烈运动会通过影响胃排空,进而抑制胃饥饿素(ghrelin)的分泌增加饱食“信号”(GLP-1、PYY、PP)的分泌,所以短暂的剧烈运动过后,你可能会暂时不想吃东西。

不过呢,这个效应只是短暂的,可能不会有什么长期性的效果,等这个劲儿过去了该吃还是吃。

长期的运动会对你身体的食欲调节情况产生长远的影响,比如说长期的锻炼能提高身体对瘦素和胰岛素的敏感度。这意味着①你的自我热量调节能力提高了,常锻炼的人一旦吃够需要的热量,就会及时收到“已经饱了”的信号,从而停止进食。而且②习惯性运动也会提高你的基础代谢率,而正常人的能量消耗中,基础代谢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还有研究表明,③长期锻炼尽管能让人胃口变好一点,但是也提高了进餐之后的饱腹感

3. 不少现代人会因为压力、情绪而发泄性暴饮暴食,时间久了,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极为不利。而运动作为一个经典的减压方式,不失为暴饮暴食的替代品来帮助人们发泄坏情绪、舒缓压力。

三、运动性厌食

人们通常会认为运动后能量消耗增多,食欲会增强,食物摄取也会增加,过多的能量摄取会抵消运动中的能量消耗,导致运动减肥没有效果。

实际上大量研究文献表明,运动对食欲的影响非常复杂。“运动性厌食”的出现与性别、年龄、不同身体状态等有关,也与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以及运动持续时间有关

1. 运动强度是影响运动后食欲的因素之一,而且运动中能量和身体脂肪的消耗,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导致能量摄取增加而抵消运动效果的。运动后能量消耗导致的能量缺失,不会在短时间(至少1h)内导致食欲增加。相反,一定强度的运动后,食欲会在短时间内下降造成“运动性厌食”大强度运动后引发的食欲下降,比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后更加明显,能量摄取受到明显抑制

2. 建议:但这种厌食行为只会持续一段较短时间,身体运动过后,对能量的需求会变得比平常大。在这段时间过后,往往食欲增加,如果摄食增多,逐步补充运动所消耗的能量,达到能量平衡甚至更多,则难以达到减体重的目的。所以,在这一时期,可以吃一些饱腹感强的食物如蛋白质含量多的饮食,如鸡蛋,牛奶等,然后适量地多喝一些水,应该会有很好的缓解的效果,而且建议要吃一些含水量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同时,短暂性的运动性厌食在我看来,也可以作为一个克制自己大吃大喝的方法,当然这里则是针对有减肥需求的小伙伴。一般而言,肥胖的小伙伴更偏好高热量的食物,再加之长时间的克制饮食,对于高热量食物的欲望往往更甚,频次也更高,每每这个时候,不妨通过一些急性大强度的训练克服当下的冲动。

参考文献

王永生,吴旸,李燕春.急性大强度运动对成年人食欲激素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08): 1305-1312.

汪军,王瑞元,田吉明.对大强度间歇运动减肥新观点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1):99-101.

齐燕妮,浦钧宗,韩启德.运动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关系及其意义[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2(04):231-237.

罗远红,陆丽明,杨晓军.-肠轴与摄食行为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0):3777-3779.

永濑肇 ,刘荣有.摄食与脑-肠相关三、GalaninEnterostatin对摄食行为、消化管运动以及热能生成之调节整合作用:-肠相关与迷走神经因子的关联[J].日本医学介绍,2002(09):411-412.

王庭槐.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原来肠子“直通”大脑是真的!
你的大脑可以控制食欲!Science:大脑可以直接与脂肪对话
抑制食欲的“秘密武器”:剧烈运动
特邀报告|未来脑科学与转化医学研究热点:外周脏器与大脑的神经“对话”
肠道菌群影响注意力/社交/激情?多项肠脑研究聚焦 | 热心肠日报
心情烦躁?让发酵食品治愈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