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怎样构想“天下”秩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恺/徐光寿 日期:2022-01-04

孔子问礼于老子(局部)汉代画像砖拓本

(1/1)

■徐恺 徐光寿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说过,《老子》是“务为治也”;清朝思想家魏源也说:《老子》,救世之书也。的确,《老子》有着极强的现实关怀。据《老子》一书探讨老子的天下秩序理念,对后世当有启示。

以天下观天下

在中国的传统文献中,“天下”一词使用颇为宽泛。大致说来,它是囊括世界全部地域与人类、得到民心拥护、体现一种良善的伦理与政治秩序的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天下”秩序并不同于西方古代的帝国,如雅典帝国、古罗马帝国,也不同于现代的殖民帝国。中国的“天下”理念更多是一个文化的概念、秩序的理念。

如果说“天下”是一种政治秩序,那也绝非如西方学者卡尔·施密特所界定的政治意涵(他把政治界定为“敌友的划分”)。在中国的传统文献中,敌友固然对立,但在敌友之外,还存在其他形态,如中立等。

老子的“天下”秩序似乎不是以周王朝的政治秩序来构建起天下秩序的。在《老子》一书,只出现了一个“周”字,且含义与周朝没有关联。《史记》记载他为周的史官,但他“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或许体现了对当时政治秩序的一种失望。

应当说,老子的“天下”秩序更多是一种哲学构想,而非一种历史建构。由此,这一理念具有超越性,强调“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即不要把“天下”与“身”“家”“乡”“邦”混同起来,要从全球的视野、天下的角度来商量着办事,而不能只计较短期得失。

显然,仅狭隘关注自身利益,主张自身权力的扩张,视剥削他国为当然,都不是“以天下观天下”。这对于当今世界秩序和世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老子的“天下”秩序是一种和平、安宁的秩序,和平的状态就是“天下有道”,反之就是“天下无道”。天下有道的时候,人们就会把马用来拉送肥料;天下无道的时候,就连怀着孕的战马也要参与打仗,战马产子也只能在郊外。可见,老子“天下”秩序的核心在于是否有“道”。

老子的“道”论极为复杂,难以用语言表达。从“天下”秩序视角来看,“道”体现出一种贵柔、平和、生养与抚育的特征。这也是老子构想“天下”秩序的目的:为各个政治体发展提供良善生态环境。

以无事得天下

在国家交往层面上,老子把国家分为两类:大国和小国。

从长期来看,对于大国,应该“知其雄,守其雌”,即大国在明知自己实力与优势的情况下,还是应该遵循“雌(慈)柔之道”。换言之,就是不要仗势欺人,不要拿着大棒到处恐吓,而应该放低姿态平等对待其他国家。对于小国,老子并不主张自暴自弃,而是强调“柔弱胜刚强”,即应该抱着自强自立的信心,时刻努力着等待并争取变革。

从短期来看,大国与小国之间都应该保持“谦下”。大国要像位于江河的下游一样,处在天下雌(慈)柔的位置,这里是天下交汇的地方。雌(慈)柔常常以静、定胜过刚强。大国对小国“谦下”,则大国就会获得小国国民的民心;小国对大国保持“谦下”,则小国就会获得大国国民的民心。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其目的在于争取民心。

虽然老子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但还是有两个方面的卓识:一是大国尤其应该“谦下”,日常交往中也应如此;二是主张所有国家的欲求应该得到满足,即各个国家的核心利益应该得到尊重与保障。

进一步来看,老子治国理政的核心观点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治国”就是遵循“道”的伦理面相,治理好国家内部事务;在具体作战时,老子并不反对用智;最为核心的是“以无事取天下”,所谓“取”就是“得天下”的“得”,是一种获得,非武力强夺、武力兼并,也不是军事征服,而是争取民心,得到民众的认可。

就“无事”而言,则是强调不妄生事端,并不是“不要作为”。老子反对的是那种胡乱作为、不遵循事物本质特征的行为。

《孟子》说:“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这句话可以说是“以无事取天下”的一个注解。

知兵不好战

在“天下”秩序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战争不仅改变秩序、打破秩序,同时也塑造秩序。

老子强调“不以兵强天下”,极力反对通过战争的方式来称王称霸。他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反对滥用武力,反对贪欲,反对到处去恐吓别人、威胁别人、侵略别人。

但老子并不是一律反对所有战争,在不得不面对战争时,他还是主张胜利的,即“以战则胜,以守则固”。甚至,还有一些关于战争取胜的原则,如“善战者不怒”,在战争中不要被敌人激怒,在战争中也不要轻敌,两军对阵时对士兵仁慈者会获胜。

老子进一步提出,战争胜利之后,应该是“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保持一种慈悲的心理,甚至“战胜以丧礼处之”。不如此,就是乐于杀人。故此,老子的战争观,可以用“知兵不好战”来总结。

有人说,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排除了国家间的交往与贸易。这显然是与历史潮流有悖的。不过,老子否认国家间要兵戎相见,强调“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主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样的美好状况,还是应该追求的。

总之,老子构想的“天下”秩序是一个各国自我约束、兼顾各方利益、坚持和平主义导向的理想秩序。这是全人类共同向往的社会,也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老子何以叫“老子”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立华 日期:2022-01-04

■张立华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老子是唯一能与孔子并驾齐驱的思想家。但在《史记》中,两人的传记不可同日而语——

      《孔子世家》8000多字,从孔子出生到孔子去世之后,事迹丰富翔实,甚至详细到可以编列年谱的程度。同时,《史记》中还有一篇6000多字的《仲尼弟子列传》,有名有姓的弟子就有70多位。

      老子的传记实在很单薄。他不仅被编在《老子韩非列传》的合传中,而且实际上是一篇老子与庄周、申不害、韩非四人的合传,因此有的版本也称作《老庄申韩列传》。

      这篇四个人的传记,总共只有2000多字,老子的部分不过500字。其中,还包含“孔子适周”向老子“问礼”一段近200字。如果把这段故事移出去放在《孔子世家》中,那老子的纯粹传记就剩下300字了。

很多人会问:老子为什么被称为“老子”?司马迁没有说,后人有多种解释。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

第一种说法是,李耳的母亲怀胎81年才生下他。李耳一出生就是满头白发,所以被称为“老子”。

第二种说法是,唐代张守节援引唐代道士张君相的观点,认为“老子”是号,非名。老,考也;子,孳也。考教众理,达成圣孳,乃孳生万理、善化济物无遗也。

对于这个观点,前人已有不同见解。老虽然可以训为“考”,但这个“考”仍然是老迈、年纪大的意思,而不是“考证”。也就是说,老可以训为“寿考”之“考”,却不能训为“考证”“考据”之“考”。

第三种是蒋伯潜的观点,此说大致可信。盖因老子本隐君子,“以自隐无名为务”,故人多不识其名,见其为年老之学者,故泛称“老子”也。“子”者犹云“先生”也,“老子”云者犹今人称“老先生”耳。


从老子名耳来看,“聃”应该是老子的字,而不是死后的谥号。因为名耳与字聃关系密切,符合取字的一般规律。而且,老子在周朝是“守藏室之史”,未必有什么谥号。

另外,有人提出,《道德经》无论是从篇章结构上看,还是从整体构思上看,都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更像一部摘抄汇编的名言录。或者说,《道德经》是一部历代道家名言集,老子的言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此,信者存信,疑者存疑,可以进一步探讨。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铜文问道 大者为下
《货殖列传序》
叶曼讲《道德经》(61-70章)
2-老子本义-清-魏源
负阴而抱阳,老子思想简述
《道德经》第61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