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广平在淮海坊参与编辑《鲁迅全集》...文: 沈琦华 图: 金 晶

.

许广平在淮海坊参与编辑《鲁迅全集》

许广平与周海婴一九四六年在淮海坊合影

扫二维码看视频

1936年10月19日,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当年11月,鲁迅夫人许广平携子周海婴由大陆新村迁居至现在的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64号,直至1948年移居北京。

      寓居淮海坊之后,许广平即着手整理、出版鲁迅著作,1938年4月编成《集外集拾遗》,6月辑成《译从补》,600万字的20卷本《鲁迅全集》也同期问世。


      全力完成鲁迅遗愿

      许广平,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祖籍广东澄海。1917年,19岁的许广平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她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广平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同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到上海,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生。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作为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十分清楚,鲁迅作为中国左翼文化旗手,他的文稿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重要的出版价值,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来唤起民众,坚持抗战。许广平决心完成鲁迅所有文章的汇集、整理和出版。随后,宋庆龄、蔡元培牵头成立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成员有沈钧儒、茅盾、周建人等,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促成《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然而,当时国民党对新闻出版控制非常严格,报审艰难。许广平四处奔走,寻求出版途径。1938年4月,在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上海出现出版控制缝隙,许广平与纪念委员会决定由刚成功出版《西行漫记》的进步出版社——复社,以民间方式运作出版《鲁迅全集》。

      淮海坊里埋头工作

      复社组成专职班子,集中在现在的淮海坊64号一楼亭子间开展工作——胡愈之、张宗麟总揽其成,编校由许广平、王任叔负责,出版工作由黄幼雄、胡仲持负责,发行工作由陈明负责,徐鹤管理排版,吴阿盛管理印刷,陈熬生管理装订。所做工作大致有四类:一是集稿,将鲁迅单行本之外的散佚者集中起来;二是抄稿,对稿件进行抄录;三是编辑,参照鲁迅生前为自己文集编的体例进行设计,这一部分是全集出版工作的核心;四是校对。编辑出版全集是一项浩大工程,蔡元培、马裕藻、许寿裳、沈兼士、茅盾、周作人当时也参与到编辑工作中。

      当时,许广平和周海婴住在淮海坊64号二楼,使用面积为150平方米,二、三层亭子间存放鲁迅的书籍,三层住着鲁迅的弟弟周建人一家。为了防备搜查,鲁迅的手稿一度藏在厨房墙角的煤堆里。淮海坊,原为霞飞坊,砖木结构,1924年建造,是典型的新式里弄建筑,建筑群总体布局规整,总弄和支弄结构明确,样式和规格统一。大面积整齐的双坡屋面和统一的清水红砖墙面形成建筑群整体特色。淮海坊64号坐北朝南,新式里弄建筑,三层砖木结构,前面为天井。

      1938年6月,仅仅用时4个月,600万字的20卷《鲁迅全集》出版,由蔡元培作序,许广平题跋,分为3种版本:甲种纪念本为重磅道林纸印封面,皮脊烫金装楠木箱;乙种纪念本以重磅道林纸印,封面红布烫金;普及本用白报纸印,封面红纸币脊。

      文 沈琦华 图 金 晶

              新民晚报2023.4.11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的孙子,太像了
本市的保护建筑之四(黄浦篇1:原卢湾部分)
淮海坊典型的新式里弄建筑,巴金也曾居住在这里 | 阅读建筑
许广平被76号特工处囚禁两月,周作人乘机怂恿朱安出售鲁迅藏书
1986年,鲁迅儿子后悔将鲁迅版权赠与国家,索要版权费结局如何?
罗飞:对陈漱渝《不可尽信的回忆录》的鉴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