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文明的中正与平和 作者:何爱国

.

中华文明的中正与平和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何爱国 日期:2023-07-18

■何爱国

      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和谐、渴望和睦、热爱和平的民族,“协和万邦”“天下文明”“世界大同”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理想。这一突出的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不搞“党同伐异”小圈子。

      一方面,中华文明的最高理想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中华文明的最高理想是“协和万邦”“世界大同”,中国知识分子的神圣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而不同”“天下太平”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理想追求,“道德普施”“天下文明”是中华文明天下伦理的核心价值。

诸子百家、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等都具有深刻的和平诉求,阐明“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主张“以和为贵”“和为达道”“和实生物”“协和万邦”,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行为,主张“义战”“慎战”“非攻”“不争”。

《尚书》记载,唐尧时期,中国就有“协和万邦”的价值理念;《左传》载有晏婴论“和”“同”之异,强调“心平德和”;在《国语》中,史伯论“和”“同”之异,强调“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老子》进一步主张“爱民治国”,要求珍惜每一个人的生命,警示“兵者,不祥之器”,呼吁“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强调“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论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无所争”“子之所慎,斋、战、疾”,反对不顾道义去刻意追求富贵和利益的行为,呼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墨家学派是一个具有浓厚和平性的流派,主张“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其最高理想是:君为“兼君”,士为“兼士”,“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墨家不仅主张和平,也坚决捍卫和平,期待“视父兄与君若其身”“视弟子与臣若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以“巨子”为领导的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反战和平团体。

《中庸》把“中”与“和”视为天地运行与万物化生的根源和动力,称之为最高、最好的道德规范,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孟子》主张“保民而王”“不嗜杀人者,能一天下”,反对“争城以战”“争地以战”,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强调不打不仁不义的仗,“仁者无敌”。

      《吕氏春秋》认为国家治理以珍重人的生命为根本,做到“尊生”“贵生”“全生”,反对“亏生”“迫生”,且特别强调发动战争的正义性,“兵苟义,攻伐亦可,救守亦可;兵不义,攻伐不可,救守不可”。

      另一方面,中国长期以来的对外关系政策和实践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古代中国的对外政策大体是“怀柔远人”。《中庸》所谓“柔远人,则四方归之”,具体方法就是“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包括以礼部、鸿胪寺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册封朝贡制度,都是以友好往来作为基本形式。

唐太宗就明确提出,“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他吸取隋炀帝“仁义不修”却频繁发动战争以致灭亡的深刻教训,强调“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

在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实践中,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从丝绸之路到万里长城,都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张骞的“凿空之旅”,用“驼队和善意”写下东西方互利合作的伟大篇章;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用“宝船和友谊”留下和平友好的佳话……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交流,谱写万里驼铃万里波的长歌,创造万国衣冠会长安的气象。中国的传统对外关系从来就不是简单粗暴的征服与被征服、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而像万里长城那样,绵延和传续着和平文化、融合文化。

往历史深处来看,夏商周以来,中国历代政治疆域严格来说都小于“文化中国”的范围。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疆域主体范围也基本保持稳定。这正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之表征与智慧所在。

与世界各大文明相比较而言,中华文明为何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长期的农耕生产生活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和平性的经济基础——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是中原农耕文明、北方游牧文明与西南山林文明相结合的复合型文明。其中,农耕文明是一个主导性文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等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主要活动与影响区域。

农耕文明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生活单位,以土地为家庭命脉,以人口为家庭财富,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男耕女织,耕读传家。生产生活随着自然的节律而循环往复,安土重迁,具有内在的和平诉求。战争则会打乱和破坏农耕文明的节奏,导致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引发社会失序和国家动荡。

战争是农耕文明难以承受之重,“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故每一次大的战乱过后,统治者都会推行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政策,即轻徭薄赋的和平发展政策,以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的节律,恢复农耕文明的元气。

农业生产需要较长的周期和稳定的社会秩序,长此以往自然就会积淀出追求秩序、稳定内敛、爱好和平的文化性格。所以我们说,和平性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基础要素与必要条件。

      长期的大一统的历史环境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和平性的政治基础——

中华文明有两个重要的大一统时期:一个是封建性大一统时期,即夏商周时期,在政治和文化上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但地方政治具有严重的封建性,诸侯国君具有相当的经济自主性和政治自治性;另一个是中央集权式大一统时期,即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地方上是郡县制和行省制,中央政府直接领导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在大一统的国家制度和政治环境下,中国古代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以及“康乾盛世”等相对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阶段。长期的大一统历史环境与盛世期许,培育出中华文明深厚的和平底蕴。

      以儒家为主流、儒释道合流的意识形态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和平性的文化基础——

      儒释道合流是中华文明长期的历史发展的结果。儒家以“天下大同”(“和而不同”)为理想,以“修齐治平”(“三达道”“五达德”)为方法;道家以“玄同”“齐物”(“不齐而齐”)为目标,以“无为”“不争”(“无为而无不为”)为门径;佛教以超越法相(追求“真如”“涅槃”)为宗旨,以舍离俗世(“出家”“出尘”)为途径,都具有深刻的和平性。


      具体而言,在看待自然万物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秉持“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价值理念;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秉持“仁者无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的价值理念;在对待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方面,秉持“贵和重人,不尚战”“止戈为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价值理念;在处理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的关系方面,秉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价值理念。

总之,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别,只有地域、特色之分。“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华文明历来不认可“文明的冲突”,而主张文明的“和而不同”。文明从来都不是一元的,未来也不是一元的;传统文明是多元多样的,现代性文明也是多姿多彩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的和平共存、交流互鉴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正道、大道。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真正快乐的永恒内核
“中和”思想的内涵及各方面应用
浅析对中华疆域面积贡献最大的几个王朝:周,秦,汉,隋,宋,清
4000多年里的草禾融合
文明驱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解码
中華文明的優秀品質 WOR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