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诗释 胡中行

 

 

清明诗释  

胡中行 

 

清明时节话清明:清明的来历,清明的故事,清明的习俗,那是由民俗学家们去演绎的事情。本文则试着从艺文的角度,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清明诗,做一番介绍与考释,以飨读者。

 

  一、提供几个数据

  据《四库全书》之《集部》提供的数据,其中涉及“寒食”的诗文多达六千余处,涉及“重阳”的是四千余处,而涉及“中秋”的仅一千余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不用“清明”而用“寒食”做统计,是因为“清明”一词另有政治清明、天气清明等多种歧义,而寒食与清明基本上又可以看作是同一个节日。当然,这样的统计并不准确,但也大致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对上述三个重要节日的关注程度。截至清代乾隆,题咏三个节日的诗文作品的多寡,应该也是大致如此的。

  “清明”作为节气,很早就出现在古代典籍中,如《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可见其至迟形成于周朝。而作为节日,其形成应与“寒食”密不可分。

  最早用诗歌形式写清明节的诗人应该是唐代的骆宾王。他有一首题为《镂鸡子》的五律:“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晕罢空余月,诗成并道春。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所谓“镂鸡子”,即指在鸡蛋上刻画花纹,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流行于寒食节。据《骆丞集》注:“(镂鸡子)古之豪家食,称画卵。唐人于寒食节取鸡子染蓝茜杂色,仍加雕镂,递相饷遗,或置盘爼间。原始记:夏后氏始食卵。”

  骆宾王之后是唐玄宗,他写了当时清明节的另一风俗:拔河比赛。“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譟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有两首“奉和”诗说得更明白,其一为《奉和观拔河应制》:“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其二为《奉和寒食作应制》:“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揺。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这里又写了斗鸡与打球两项当时的清明习俗,可见唐代的清明佳节内容远比我们现在丰富得多。

  在古代,清明节放假几天?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史料记载,汉代的清明节尚未成为法定节假日。那时的法定节假日很少,只有两个:夏至和冬至,各自放假五天。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是从唐朝开始的。隋唐之前,人们重寒食而轻清明。唐玄宗时,始将清明节扫墓活动正式列入典章,清明节的地位由此提高,清明假期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当时继元宵之后的重大节日。当时朝廷颁布的节假日有:元旦、冬至各放假七天,寒食到清明四天,八月十五、夏至及腊日各三天。后来,唐肃宗又将寒食清明的假期由四天增加到七天。清明节首次成了类似今天的“黄金周”。到了宋代,清明节依然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假期也是七天。而宋人比唐人更看重清明节,扫墓的风俗也更加盛行了。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当年京城过清明节的盛况:“京师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树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酬劝,歌舞遍满,抵暮而归。”到了元代,节假日大为减少。但清明节仍与元旦一样,是最重要的节假日之一,朝廷规定放假三天。到了明、清两代,清明节地位下降,湮没在普通的节气中,朝廷仅保留了元旦、元宵和冬至三大节假日。至于清明节重返“节假日”,那已是2008年的事了。

  二、厘清两种关系

  清明与寒食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关键在于对两者关系的演变须作动态的分析。对于这个问题,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是这么说的:“清明前一天(或两天)为寒食,两个节令相距甚近,古人常将它们连接一起,甚至不加区分。”所谓“寒食”,即是禁火吃冷食,现在流行的“清明吃青团”习俗,即可看作是此风的残存。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长达一个月,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南朝《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唐宋时期才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如今的节令中已无“寒食”之名。为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清明与寒食的演进之迹:先秦时代,清明是节气,寒食是节日,原本两不相干。而且当时寒食长达一个月,两者之间没有交集的基础。两汉时期,寒食缩为三天,因两者相邻,开始有所交集,但当时寒食是个大节,清明只是个陪衬的“小兄弟”而已。到了唐代,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寒食缩为一天,时间上已与清明对等。尤为重要的是,作为寒食节主要活动内容的禁火习俗逐渐消失,使“寒食”这一名目变得有名无实,十分尴尬。在这种情况下,寒食合并于清明,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再有一个要厘清的,就是寒食与介之推的关系。这个故事很动人很震撼,但却是不真实的。介之推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人,追随晋公子重耳流亡他国二十余年,但是重耳在成了晋国国君之后却把他疏忽了。《左传》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于是他便和母亲入山隐居。晋侯求之不获,就把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田,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此为介之推其人其事的最早出处。《史记》则增加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内容丰富了,基本事实却并未改变。但在司马迁以后,介之推故事不断地被演进被发酵,开始越说越玄乎了。于是,出现了诸如“割股啖君”“抱木焚死”等种种说法,终于演绎成了一场莫须有的大悲剧。在此过程中,介之推也就有了与寒食禁火相联系的节点。据《后汉书·周举传》,并州(太原)当地为纪念介之推,冬日禁火一个月,老弱幼小者每年都有因此而病死的。这如同屈原与端午的关系,十分感人却是虚无缥缈。

  三、批评一首“血诗”

  最近看到一篇名为《清明节的由来》的文章,据说还是来自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此文除了进一步把介之推的故事神话化之外,还“记录”了介之推临死前塞在树洞里的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这首血诗实在写得太“奇葩”了,令人哭笑不得。从形制上看,作者原本是想把它写成一首七言律诗的,但由于对格律一无所知,结果是退而求七言古诗而不得。先从七律的要求来衡量,除了“倘若主公心有我”之外,没有一句的平仄是对的。用韵方面,更是错得离谱。前鼻音(心、臣)与后鼻音(明)混用,平声字(心、明、臣)与仄声字(省)乱搭,更不要说中间两联的对仗了。即便按七古的标准,此诗也是相去甚远。比如韵脚的平仄混杂,用相同的字(明)押韵,这样的毛病,七言古诗也是绝不允许的。格律上糟糕如此,内容上除了显示介之推莫名其妙地对晋侯的效忠与劝谏之外,也是了无新意。不客气的说,这样的“诗歌”让学生去读、背、解、学,不仅是误人子弟,更是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亵渎。由此联想到学校古诗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比如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在小学课本中被拦腰砍成四句。个中理由,实在令人费解。为此,我曾写了一首诗批评此事:“遭逢腰斩哭无门,曾梦香山夜断魂。古道荒城都不见,离离原上叹王孙。”其下注曰:“沪上学子读离离原上草,多至春风吹又生而止,以为终篇。初不解其意,后乃知其始作俑者,语文教材也。将该诗拦腰截断,八句改为四句,律诗遂成绝句。此举荒唐至极,令人惊愕不已。编教材者,教育专家也。竟有如此作派,余百思而不得其解!然对先贤不存敬畏之心,则与删诗者同。”

  四、鉴赏一篇“绝唱”

  清明诗中,流传最广者,当属传为杜牧所作的那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实,这首诗的著作权是有问题的。首先,此诗不见于杜牧的所有诗集,《全唐诗》中亦无此诗的踪影。而《四库全书》记录此诗的只有两处,一是南宋初所编大型类书《锦绣万花谷后集》,其下注曰:“出唐诗。”一是明代万历年间彭大翼撰著的大型类书《山堂肆考》,其下题为“杜牧之诗”。由此可知此诗归于杜牧名下,应在这段时间之内。在南宋前期,此诗已见流传,然作者未能确定,至少存有疑义。此诗正式挂在杜牧名下,最早是南宋末谢枋得的《千家诗》,《千家诗》为童蒙之书,推广力度应是很大的。到了清代,《全唐诗》的编者不会不知道此诗的存在,我认为,在排除了遗漏的情况下,将它弃之不顾不会是没有原因的。

  但是不管怎样,这首诗在历代清明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却是不争的事实。一首好诗,除了韵律意象的基本条件之外,还必须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要么使人震撼,要么使人共鸣;要么使人赏心,要么使人悦目。这首诗恰恰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清明时节雨纷纷,诗的开头朴实而准确地写出了江南的气候特色,此时冷暖空气交汇,形成多雨的季节。读到这里,读者的眼中自会出现一幅幅江南的雨中美景。紧接着,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欲断魂”三字,点出了清明节的最大主题,那就是扫墓。祭扫亲人之墓,能不断魂?而这三个字与上句的“雨纷纷”的契合,又是多么的天衣无缝。“启”、“承”之后即是“转”,借问酒家何处有,此句转得十分自然与合理。诗路不在“欲断魂”上继续前行,而是一笔宕开,扫墓之后需要调整情绪,需要摆脱悲痛,需要消除疲劳,那么酒家便是最好的去处了。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需要讨论,焦点是杏花村之所在,或说在汾阳,或说在黄州,或说在金陵,或说在池州。我则以为此类争议并无意义。杏花盛开之村落,其美无比;酒家飘香,令人神往。加上牧童牛背,横笛遥指,此等诗意,简直就是仙境了。所以我说,这首诗是不是杜牧所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确是古往今来歌咏清明的千古绝唱。  

  五、介绍清明十集句

  清明诗歌,汗牛充栋;历代名家,举不胜举。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如杜甫的两首律诗,韦庄的五首绝句,都是十分精彩的。限于篇幅,不得不忍痛割爱。这里要推荐的,是元代诗人陈孚集唐宋人诗句而成的一组清明诗。

  陈孚陈刚中,浙江临海县人。元史本传称他“幼清峻颖悟,读书过目辄成诵,终身不忘”。而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爱国情怀。至元二十九年,朝廷任命陈孚为五品副使,随梁肃出使安南(即今越南)。按当时安南接待中国使者的礼节,安南世子应开中门,亲自前往郊外迎候。但是,安南世子却以“丁忧”为由,只派陪臣开边门迎接。陈孚对安南国这种不友好的行为,极为气愤,立即返回使馆,连续给安南世子写了三封信,指出这种不友好行为的错误和后果,迫使对方按正常礼仪接待,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今天供品赏的,正是他在越南期间编集的一组清明诗。诗题是“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集句之难度,并不亚于创作。作品要熟,理解要深,立意要巧,主题要切。历代集句多多,然如此组之精当者,则鲜矣。

  其一

  十里宜春下苑花(唐唐彦谦 《曲江春望》),二年寒食住京华(唐胡曾《寒食都门作》)。自怜惯识金莲烛(宋欧阳修《清明赐新火》),奉使虚随八月槎(唐杜甫《秋兴》之二)。

  其二

  回首扶桑铜柱标(唐杜甫《诸将》之四),芙蓉帐暖度春宵(唐白居易《长恨歌》)。清明寒食谁家哭(唐白居易《寒食野望》),折戟沉沙铁未销(唐杜牧《赤壁》)。 

  其三

  关山迢递古交州(唐李郢《送人之岭南》),物换星移几度秋(唐王勃《滕王阁序》)。微雨微风寒食节(唐裴廷裕《偶题》),夷歌铜鼓不胜愁(唐陈羽《犍为城下夜泊闻夷歌》)。

  其四

  残花怅望近人开(唐杜甫《又送》),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寒食清明都过了(宋苏轼残句),鹧鸪飞上越王台(唐窦巩《南游感兴》)。

  其五

  台州地阔海冥冥(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人踏金鳌背上行(宋苏绅《题润州金山寺》)。独在异乡为异客(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无花无酒过清明(宋王禹偁《清明》)。 

  其六

  慈母年高鹤发垂(宋贾同《送蔡状元》),乡书无雁到家迟(唐许浑《送萧处士归缑岭别业》)。初过寒食一百六(唐元稹《连昌宫词》),一日思亲十二时(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

  其七

  共藉梨花作寒食(宋苏轼《送表弟程六知楚州》),孟光举案与眉齐(宋陈著《癸未冬至后与妻对酌偶醉遂赋》)。越裳翡翠无消息(唐杜甫《诸将》之四),夜合花开日又西(唐白居易《闺妇》)。 

  其八

  寒食家家出古城(唐王建《寒食行》),满川风雨看潮生(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八千里外飘零客(失考),起向朱樱树下行(唐张籍《吴楚歌词》)。 

  其九

  一百五日寒食雨(宋徐俯《春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唐贾岛《三月晦日送春》)。尚书气与秋天杳(唐杜甫《洗兵马》),同是天涯沦落人(唐白居易《琵琶行》)。 

  其十

  海客乘槎上紫氛(唐李商隐《海客》),清明时节雨纷纷(唐杜牧《清明》)。虎牙铜柱皆倾侧(唐杜甫《虎牙行》),水尽天南不见云(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之一)。

  行文至此,日已将暮,感先贤之鸿篇,检今我之旧作,于箧中得“清明”一律,遂将其附录于次,就正于大方之家——

暖阳寒雨变阴晴,异鸟缤纷树上鸣。车水消魂自南北,心香无语意纵横。择端历历神来笔,士锷萋萋梦里情。说尽人间家国事,清明时节赏清明。

20150405 新民晚报 国学论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青冈岭人墨迹《唐诗32首》,诗续李杜,书承王赵!
17首写春天的唐诗,文采飞扬,让人忍不住产生惜春之情
适我集之六:无题三十首之下平
只记得“清明时节雨纷纷”?这3首清明诗词,不逊色于杜牧!
杜牧的欲断魂杏花村,凭什么成了清明代言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