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襄渝线巨变

王耀忠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从下放的江西应征入伍。没人知道当的是什么兵种,也没人敢打探去何方。从九江始发的军用闷罐列车载着我们数百名新兵,经过两天两夜的行驶抵达鄂西北的六里坪,在那里我们才获悉当的是铁道兵。几个月短暂的新兵训练结束后,即投入建设从湖北襄樊至重庆,代号为21072国家战略工程的襄渝铁路,全长918公里。

铁路未建之前,规划的鄂、陕、川沿线全是险山恶水,极其贫困落后,尤其是襄渝线中段的紫阳、旬阳、白河三县地处秦巴山脉的大山深处,50年前几乎没有路,外出全靠毛驴,山上除了些稀疏小灌木外,就是当地山民为生存种植的红薯、玉米和少许小麦,基本上他们每日靠两顿红薯和玉米糊度日,不少人甚至衣不遮体,以至于当数十万铁道兵和民兵开进大山时,有一位县领导在欢迎部队时激动地含泪磕头:“大军来建设铁路了,我们有希望了……”

1974年至19786月,襄渝铁路先后接轨和全线试通车,沿线百姓欢呼雀跃,甚至有山民跋山涉水背来草料“喂食”火车……然而,在庆贺胜利通车的凯歌声中,我和我的战友们却沉默无语,因为我们明白,铁道兵为襄渝线的建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仅我所在部队修建仅200多公里的铁路中,就有100多名指战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几十年后我重返襄渝线,只见巍巍群山,郁郁葱葱;滔滔汉江,碧浪涌动,列车驶过的每座车站、每个城镇,映入眼帘的,可谓沧桑大巨变、旧貌换新颜。当年我新兵训练结束分下去的连队位于旬阳县,过去是荒山野岭,不毛之地,如今这个县级小城,高速、国道四通八达,又由于汉水和旬河在此交汇,经过整治,形成优美的S曲线,被誉为“中华太极城”和全国十大最美县城之一。而我后来移防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陕西白河,变化也是翻天覆地,县城当初只有一条临江的小街,长不过数百米,且屡遭水患,生存条件极差……而今走出白河车站,举目眺望,座座高楼傍山而立,入夜灯火璀璨,歌舞升平,犹如“小重庆”。县城北面还有一条建于明清的桥儿沟街,蜿蜒曲折,有石阶600余,皆为青石铺就……2013年被陕西省确定为旅游文化街区,目前正全力打造4A级景区,以旅游发展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飞跃……

离开襄渝线的那天清晨,彩霞满天,在当地几位战友陪同下,我来到位于白河县城最高处的烈士陵园,那里埋葬着我熟悉和不熟悉的战友,我们敬上鲜花,点燃香烟,让袅袅青烟随风飘散……远方江山如画;脚下列车飞驶……嗬!今日风光无限的襄渝线,不正是我们伟大祖国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昌盛的时代缩影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喜良——千里秦巴贯长虹 ——纪念征战襄渝50周年
襄渝铁路—— 中国最英雄的路,没有之一
风雨40年,十堰火车站的沧桑巨变
淡然面对风险的父子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铁道兵如何在高山峡谷之间架起生命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英雄面前无难关,铁道兵战士用血肉之躯建起襄渝铁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