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商报崛起记 高兴烈

.

深圳商报崛起记  

高兴烈

.

在迎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日子里,《鹏城报事——深圳商报社创业档案》出版,原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欣然作序。回顾深圳商报办报之初的奋斗之路和崛起之路,李灏指出:深圳商报社全体同志牢记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把人一己百作为座右铭,积极投身火热的特区建设,为特区的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特区事业的发展,商报规模、质量和影响力也节节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短短9年,就由仅有几十万元资产的对开4版周报社,发展成为总资产10亿元、品牌价值30亿元的现代化、集团化报社,跻身于广东五大报’ ‘全国报业十强行列。

深圳商报社的崛起,在于紧紧把握三个战略基点——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创业者开拓。

政治家办报—— 立报之本、定位之据

政治家办报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党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点,也是深圳商报社的立报之本、定位之据。

1990年9月,深圳市委为适应经济特区发展的需要,决定《深圳商报》复刊。复刊工作千头万绪,新领导班子首先抓《深圳商报》重新定位问题。经过讨论,确定了“立足深圳,宣传特区,辐射内外,服务经济”为办报宗旨。同时,制定了《关于宣传纪律的十条规定》,强调无条件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当好市委、市政府经济战线的耳目喉舌。按照这个思路出了三期试刊号,后于1991年1月2日正式复刊,为对开四版周二刊,较好地体现了“一特(特区)二商(经济)”的特色,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可读性。广大读者普遍反映,复刊的《深圳商报》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政治家办报”的群体,要求报社领导班子和采编骨干具备政治家的素质和品格,共同遵循“正确舆论导向五原则”:党性原则,真实性即实事求是原则,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原则,疏导“热点”、化解矛盾原则,体现本报宗旨原则。

在复刊后的10年间,我们为引领舆论走向,围绕中心设置议题,策划、推出九大系列报道,使《深圳商报》成为深圳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记录者、见证者、推进者。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区域和格局不断扩大和深入,社会上少数人却一次次地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挑战,什么“深圳姓社姓资呀”“特区政策普及了,特区不‘特’了”,甚至说什么“深圳除了市政府大楼上的国旗是红的,其余是黑的”,等等。对这些奇谈怪论,《深圳商报》推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系列评论”,旗帜鲜明地给予驳斥和引导。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前夕,《深圳商报》连发十篇评论,从所有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对外开放、分配方式、企业机制等方方面面,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深圳经济特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摆事实,讲道理,有力地回答了“深圳经济特区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时提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深圳商报》抓住这个题目,从3月12日至4月3日,连续发表八篇编辑部文章,简称“八论敢闯”,旗帜鲜明地鼓呼:《为进一步解放思想鸣炮》《快马再加鞭》《防右更防“左”》《实事求是贵在“敢”》《敢用他山之石》《险处敢登攀》《胸怀大局才敢闯》《借鉴香港,共利共荣》。“八论敢闯”针对当时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主要倾向,议论风生,深入剖析,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八论敢闯”在国内和海外引起强烈反响,一些报纸、电台、通讯社纷纷转载、广播,并发表评论,称“八论敢闯”犹如“八声春雷”,“为中国整体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造了一种声势”。

1996年9月,我们得知党的十五大将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在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之后,做了哪些试验,经验是什么?对这个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深圳应该作出回答。于是,我们立即组织精兵强将深入改革第一线,边采访,边研究,边总结。从10月3日起,《深圳商报》推出“深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综述”,每天一篇,连发10篇,对深圳通过积极探索形成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所有制体系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大体系作了翔实报道,引起广泛关注。1997年4月,国家体改委组织调查组到上海和深圳进行调研,全面总结两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经验,在向国务院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深圳“提供了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范例,值得借鉴学习”。9月,深圳商报社和深圳市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按照国家体改委关于“深圳要很好地总结改革经验,为加快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提供借鉴”的要求,联合编写的《十大体系——深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一书,25万字,由海天出版社出版。该书第一次印刷一万册,面世一个多月就脱销了。海天出版社、深圳商报社和市政府经改办不断收到全国各地联系购书的电话和信函。

1994年3月14日,按照深圳商报社和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共同策划,《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同时刊出读者来信。来信尖锐地指出:“现在一部分深圳人当中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的观念比较淡薄,有的人开拓拼搏、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减退了,有的人不思进取、一味拜金、贪图享乐的思想抬头了”,建议开展“怎样做个深圳人”大讨论,以弘扬正气,鞭挞丑恶,激发广大市民发扬“深圳精神”,再创辉煌。这封来信引发了广大市民的共鸣,引起了各界领导的重视。这次大讨论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热爱特区”“人生观和价值观”五个专题依次展开,历时8个月,编发来稿500余篇,共32万余字,上至市委书记、市长,下至各行业干部、群众,都各抒己见。通过大讨论,激浊扬清,成风化人,鼓舞士气,达成共识。这次大讨论,一个重要的成果,是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制定了《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这次大讨论,也受到全国舆论界的重视。《人民日报》等报刊及时作了报道。《羊城晚报》刊出《“怎样做个深圳人”震撼深圳人》一文。《新闻出版报》发表“大讨论侧记”,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大讨论已落下帷幕,但它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其发展目标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能否提高人员素质,关系到深圳的兴衰、成败、荣辱,关系到深圳的前途。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大讨论对全国其他地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全国新闻单位如何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也会有所启发”。

企业家经营——

强报之策,实力之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家办报”还需“企业家经营”为之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而要搞好报业经营,必须用企业家的思维勇于创新探索报业经营新路子,解放和发展新闻生产力。

报业经营的重头戏是广告。有一度,广告经营中遇到一个难题:一方面企业有好产品,但广告投入能力不足,做不起广告;另一方面,报纸广告版面又有大量闲置,造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报社编委会提出“广告经营与实业创收相结合”的经营方略,采取“三包”(包品牌策划、包广告投入、包销售代理)的经营方式,把报纸广告由“出租柜台”变为“自营市场”。即对房地产开发商,报社先不收取广告费,直接投入广告进行楼盘推介。楼盘售出后,报社再按销售额提取一定比例的广告费。这样做当然有风验,万一楼盘售不出,广告费收不回,岂不是赔本赚吆喝!?经过反复论证,达成两点共识:一是搞经营就要有风险意识。出了问题,编委会负责(我强调,主要由编委会主任、总编辑负责);二是为了规避风险,分管经营的编委和广告部要下功夫进行市场调研,对楼盘的地段、质量、价格和营销前景,以及开发商的实力与信誉等,进行充分论证,在这个基础上来决策。这样,经营人员士气高涨,干劲十足,确保了首战告捷,实现了报社、开发商双赢。有公司董事长抬着“商报广告威名远扬”的牌匾,登门致谢。这样,思维方式调整了,经营管理科学了,广告人员手脚放开了,特别是随着报纸质量的提高、发行量的扩大,广告额连创新高。报社总收入,1996年突破亿元大关,以后连年以每年增亿元的速度飙升。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新闻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机制。好的机制,像“催化剂”,可以“推动” “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逐步建立起报业发展的十大机制,即系统化的运作机制、集约化的经营机制、有序化的竞争机制、绩效化的激励机制、制度化的约束机制、标准化的质量机制、优选化的人才机制、群体化的文化机制、规范化的创新机制、科学化的决策机制。

创业者开拓——

兴报之基,育才之魂

我们深深感悟到,办报之道在于树人,而人是有精神、有追求、有创造力量和人格力量的。因此,坚持创大业与创报魂相结合,致力于构建“深圳商报文化”。即围绕办报逐渐形成一系列观念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与制度。“忠诚、团结、开拓、求精”的商报精神,“人一己百”的商报信条,“办报,没有成功的一天,只有一天的成功”的商报理念,“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报纸、一流的效益”的商报目标,“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创业者开拓”的商报战略设计,构成了商报文化,铸造了商报之魂。正是这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特别能战斗的采编、经营队伍,促成了深圳商报的崛起。

深圳商报复刊时真可谓“一穷二白”,报社的全部家当,只有4部电话、2台汽车、2台电脑,总资产仅20多万元。办公场所是租用园岭街道办事处的一层和七层一共200多平方米,被大家戏称“顶天立地”的几间房。没有电梯,只好爬楼梯;没有空调,就靠几台电扇消暑;没有暗房,摄影记者就在洗手间拉起黑布挡住门窗冲胶卷。住房,不但没有家属楼,而且租房的资金也很紧张。从全国各地聘来的编辑、记者,只好几个人合住一间房或几家人合住一套房。员工吃饭没有食堂,报社给每人发一个电饭煲;宿舍没有空调,给每人配一台小电扇;外出采访没有汽车,给每人配一辆自行车。这就是“复刊初期三件宝”的来历。条件艰苦,但没有人叫苦。相反,都以拓荒牛精神互相激励,以主人翁的姿态开拓奋进。集体创作了《深圳商报之歌》倾吐心声:

大鹏展开改革的翅膀,

南海掀起开放的巨浪,

拓荒牛耕耘神奇的土地,

一夜城迎着初升的太阳。

八方儿女汇聚南疆,

倾心传播特区之光。

簕杜鹃盛开荔枝飘香,

我们是蜜蜂采花奔忙。

辐射内外,服务经济,

字里行间无限春光。

八方儿女汇聚南疆,

热血谱写崭新篇章。

《深圳商报》:忠诚、团结、开拓、求精;

《深圳商报》:我们拥抱金色的希望!

《深圳商报》复刊后运作顺利,可我们并不满足。“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名言激励我们谋求加快发展、加快壮大。1991年5月的一个晚上,我邀报社的几位骨干挤在简陋的出租屋里,边喝茶边侃大山,主题是“五年以后深圳商报社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说,“不能总是周二刊吧,我们要尽快办成日报”;那个说,“一个城市应该有一份晚报吧,我们要创办晚报”;还有的说,“不能总在出租屋办报吧,我们要建一座报社大厦”……大家放飞梦想,越谈越兴奋。突然,喧闹声戛然而止,大家不禁哑然失笑:我们不是在做梦吧?我觉得大家讲得有道理,坚定地说:“事在人为!只要努力,一定能梦想成真!”会后,办公室把大家议论的要点加以整理,初步形成《深圳商报社五年发展规划》。经领导班子讨论敲定,作为正式文件上报市委、市政府。市领导十分重视,召开了关于深圳商报社发展和建设问题专题会议。经过讨论,会议同意我们提出的五年规划,强调在“八五”期间,要把商报社建成与改革开放相适应,有一支具有较高经济理论和政策水平的采编队伍,且设备先进、信息灵通的现代化报社。这个目标分步实施:1991年,《深圳商报》出周二刊、周五刊,1992年改出日报;1994年创办晚报。建设用地一次拨给3万平方米,人员编制400人。后来,经过全社员工的艰苦奋斗,这个规划得到完满的实现。

到1999年,以深圳商报社大厦启用为标志,短短9年间,深圳商报社发展成一家现代化、集团化报社。发行量增长105.5倍,广告额增长809倍,总收入增长1355倍,利税增长160倍,总资产增长210倍,并建成“三群”:以三报两(海外)版四刊一网为主体的媒体群;以现代化印刷厂等10家公司为主体的企业群;以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报社大厦及其广场为主体的建筑群,跻身“广东五大报”“全国报业十强”行列。报社员工也都有了“新三宝”,从复刊时的“单车、风扇、电饭煲”,变成了“住房、汽车和电脑”。市委、市政府授予深圳商报社全市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称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深圳商报社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中华新闻报》报道:深圳商报“创中国报业史上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新闻出版报》报道:《深圳商报》“创造了报业奇迹”“树起了一座崛起丰碑”。

(作者系原深圳商报社编委会主任、 总编辑)

来源:深圳商报 20200923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大家李长文巨作献礼深圳报业集团成立15周年
我在深圳摆地摊的日子
绩效考核管理:?提高报纸质量的有效途径
张富汉印象
倒贴,请注意 - 黑玛亚的专栏 - 群英会网 酱油春晚官方网站 - Powered by ...
邓拓在主持《人民日报》的日子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