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招待”检查员,让检查对质量改进更有意义

卓琦咨询:专注质量,深耕质量,提高质量

导读

最近各地陆续出台“不再受理药品GMP、GSP认证相关事宜”的通知。算是“不定期、无通知”飞行检查替换“定期的、有准备”GMP认证的预热,也算是提醒质量工作者应该“心无旁念”做质量的警示。

回顾有人分析总结的一套对待检查员的思路,有不少值得现阶段思考、改进和转变。分五个层次:第一层,基础级,照顾好、吃好喝好休息好;第二层,升级版,把握老师特长,进行针对性准备;第三层,理想版,讨论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申诉;第四层,合作版,影响领导,左右检查组时间;第五层,终级版,改变领导、左右领导思路。

这种层级分类的流行,部分源于强制认证的准入机制,让企业寄希望检查员手下留情、将自身质量托付于一两次检查。这种观念,随着飞行检查的落实、检查方式的调整,必须放弃。当然,做质量必须重视检查员,留意法规更新时检查员的尺度、在意飞行检查时检查员的思路、落实检查员观点对质量改进的作用,随时平衡好企业和检查组需要,让随时发生的检查更顺利、企业更主动。

掌握检查的基础原则,尊重彼此责任和压力

我们庆幸不是那个吃好、喝好、玩好,就证明工作就做得好的时代;庆幸不在那个Give Money 就Pass的行业。检查有严格的计划、清晰的人员分工、不可替代的责任和压力,面对可能的飞行检查,企业要做的只能是配合检查计划、缩短回答问题时间,让检查老师尽快完成任务。

01

理解万岁:

带着原因检查,带着任务检查,轻者了解实际情况、核实现场状况,重者背负自身责任和信誉、承担市场和质量问题风险。“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是很多检查员的体会。检查和被检查,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发现风险、找到原因、提高质量。

02

避免隐瞒:

总有一些人,存在一种侥幸心里。认为拖个五分钟,老师忘记了;随便找个理由,老师相信了;凭借一张嘴,老师没事了。素不知,检查多了,这种想法、念头、小动作也见多了,不说、不点明只是特定情况下的低风险个案、不需太较真;还可能只是对公司员工的一次测试。无论是哪种情况,企业千万不能当真、更不能当成一个教材或经验来推广。没风险是本职工作,如果是测试就危险了。检查要的是证据,老师的尺度需要风险来度量;你的隐瞒和投机取巧,极大可能会得不偿失。

03

保持自信:

各种原因的检查,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作为企业,一定要通过系统来呈现我们的工作、呈现我们的措施、呈现存在的不足。要相信自己对产品的熟悉,相信自己对体系的掌控能力。

基础级总结

不能忽略检查员的吃饭禁忌和地形不熟悉引起的麻烦,客观的提供帮助。无论是有因检查、还是计划性检查,对于企业在外部大环境下的质量情况,检查员有绝对的话语权和信息渠道。尊重检查组的工作,且从内心里的尊重、而非形式主义。这是应对任何形式检查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基础应对措施。

配合检查组的分工,针对性调整应对措施

每次检查,首次会都会说到检查组的分工,都会告之检查组成员和姓名。企业了解这些信息后,通常会有以下动作。(1)抓紧问地方局或熟悉的人员,认识哪个老师、关系如何、查得严格不?(2)查查老师的背景,发表过什么论文,对哪一类内容特别善长。(3)翻翻国家局网站,看看老师检查过哪些企业,有哪些问题。

A

检查组的任何信息,企业都可能当成一种希望。不反对了解信息,某种信息确实能够帮助企业来避免一些问题。如:药检所的老师,可能促使你更关注实验室的管理、计量工作等。也许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确实能有助于快速解决一些疑难杂症。但千万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切以系统完整为前提、一切以解决高风险问题为主。

B

针对检查组的专业优势,企业可以适当调整回答人员。相对的变被动为主动,如:应对有验证专长的老师时,应当让实际做验证的人员来面对。确保说得清楚、讲到重点、回答准确。

C

针对检查组的任务分工,企业应当及时调整应对分组。当老师提出相关需求时,有相对固定的人员进行材料递交、解释。如:对于必查的文件,针对不同的检查员,相对做些人员分工。老师需要查阅时,快速提交到位,节省时间的同时、更向老师传达了一种自信。避免一个人包揽所有文件,几位老师同时查阅文件时,提供出现的谎乱。

升级版总结

企业要想进步和提高,应当珍惜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直面问题、正视现状、查找原因、找出源头。这个过程中,检查员的建议、角度,绝对是企业拓宽思路的方向。正确看待检查组的信息、特长和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配合检查的同时、更是自身质量改进的收获。

紧跟检查思路,探讨质量保证措施

任何检查,都有其目的和原因。检查期间越快了解目的、掌握检查思路,越会顺利和主动。好的管代(质量受权人)尤其需要这份技能。目的清楚、辅助一些技巧和方法、多一些互动,借助检查的绝佳培训机会,提升人员质量意识、灌输新质量思维。

01

多听,听其观点,辨其思路。

任何检查员,都是一定范围内的专家,心里都有一杆明镜似的秤。看看其查找问题的技巧,听听其分析问题的思路。也许,一件小事会点醒你迷茫的人生、打开你某一方面的潜能。

02

多问,了解其目的,学习其原理。

有些检查员,会自己看各种文件、记录,只管自己记录,很少提问。往往这类检查员,心里非常清楚、也非常有主见。不说则已,一提问往往就是你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类情况,不要紧张,因为你的任何回答基本都是问题;你能做的就是实事求是,承认不足,并多问、多请教,直到你了解原理、知道目的

03

 思路,离不开流程;

流程,需要控制点;把握好所有控制点,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全局。如,以物料的流转为思路,识别物料流转中的流程是否顺畅(有没有卡住、时间逻辑是否充分),核实过程中的关键点(关键物料,停顿检查等)。一进一出流程顺畅,控制合理,部门配合不错,记录没有问题,一定没必要反复核实(除非是明知有问题,就是要找证据的有因检查)。

理想版总结

能走到这一步的企业,自身都对质量有清晰的认识、明确的定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也是充分自信。自信来源于OPEN的思维,敢于承认错误、面对事实。你的自信和OPEN,也会让检查越来越良性、探讨越来越有意义,绝对是一种良性循环。

对没经历过检查的新人建议:检查虽然很神秘、也没必要紧张(因为紧张也没用);什么样的检查员不知道、什么样的检查方式不知道,不如不去想,就做自己,反而坦然。

抓紧学习机会,让时间发挥最大作用

也许在检查时,提这个有点勉强,但自信的人、积极的企业,绝对会抓住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1、  法规规定,企业一年要进行一次内审(自检)。有人会一年写一个报告、以示完成;有人会一年分四次内审、以期发现问题;还有人会主动邀请检查员,帮助发现问题。

2、  受检查老师的启发,曾经在一次检查中,一位老师协助解决了公司困惑多年的空调死角问题,一个金点子、节省了好几十万元。

3、  受检查时间的局限性,检查老师观点和经验必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你的某些做法,可能是其它企业的解决办法,可能是检查员苦苦寻找的方法。

合作版总结

企业和体系管理的足够自信、产品的足够优势,必然会促进你自身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抓住一切机会,统筹好时间,让双方的工作更有效、使双方的工作质量更有意义,进而建立起更多的友谊。常联系、常相助。

真正做好质量,努力成为行业排头兵

“终级版,改变领导、左右领导思路”。有人认为,请个省局局长过来坐阵,肯定能左右一切。素不知,局长凭啥过来?产品一流?还是质量好到局长足够背锅?

排头兵需要太多的先进性:体系一流、产品一流、利润一流。这也许是大家的愿望,也许希望加入排头企业去学习,让自己先牛起来、再带动大家一起牛。现在的网络、目前的学习渠道,应该有很多机会。

用法规里的这句话结束这一级话题,“如果企业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可以不遵守法规的要求,企业可以执行自己的规定”。这得多牛,大家努力吧!成了,您就是标准、您就是指南。

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政策的影响力非常巨大。近期“取消GMP认证、不发GMP证书”,还是“GMP认证没有取消”两种说法的流行,突出的是不良企业内心的担心。换个角度看,企业如果抛弃幻想、真心投入质量改进、步步落实制度建设、认真做好产品技术革新。一层一层打怪,从真正解决企业顾虑、让企业活下来开始,到做有利于质量的行为、让企业能挣钱、有效益,最后发展到争做行业质量标兵、用事业来吸引员工和服务大众。这才是质量的意义!企业的希望!员工和客户的期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植德写意丨一文读懂中美欧GMP监管差异 | GMP比较法研究(上)
国家食药监局: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认证
农业部发布新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方法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
CCC认证工厂审查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国务院公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