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杂交稻大田栽培技术
大田栽培技术>>途径、原则和方式
途径、原则和方式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充分发挥作物生长潜力的关键。密度过高会限制单株产量潜力;密度低,抽穗历期明显拉长,每穗粒数和单茎株高变异大,群体整齐度会下降;适宜的栽培密度不仅能提高单丛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也较高。
根据株型、产量构成因子特性,确定密度和种植方式。单季稻的种植密度,在90年代一直沿用传统的20×20cm种植规格,密度约在1.67万丛/亩。实际上随水稻品种的演化,特别是杂交稻的应用,密度过密,分蘖和大穗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在密植条件下产量不高,由于群体过大,倒伏风险增加,病虫发生几率增大。当前大多数单季杂交稻,如两优培九、协优9308、II优7954等组合分蘖力较强,株高较高,穗型较大。对于这种类型组合密度可适当下降,根据试验和高产示范,单季杂交稻密度以1.2-1.4万丛/亩为好。并根据土壤肥力水平,秧龄长短作适当调整,如肥力水平高,秧龄短,密度可降低些。
在种植密度确定情况下,该进一步确定种植规格。原则上采用扩行种植,但行距须根据水稻的株型而定。对单季杂交稻如协优9308、两优培九、II优7954来说,行距原则上为26-30cm。行距可根据品种的株高、分蘖力、叶片长度和叶片角度及株型的松紧作适当调整,如果株高高,分蘖力强,叶片长度长,叶片角度大,株型较松散可适当扩大行距,反之则行距可小些。
适时早栽提高栽插质量
适时早栽是水稻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适时早栽有利早分蘖,多分蘖。同时,早栽可延长移栽后本田营养生长期,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有利形成大穗。另外,早栽还可早熟,有利后作适时播种,实现两季高产。适时早栽,要根据温度、前作、品种(组合),特牲而定。温度高低是决定能否早栽的最重要因子。
提高栽插质量是栽插时,做到匀、直、浅,尽量不伤苗,“浅”能使发根节处于地温较高的浅土层,有利早发多发根,吸收大量养分,一般不超过3.0厘米;“匀”就是行株距要整齐、均匀,便于通风透光,各单株营养面积均衡,全田生长整齐;“直”就是苗要正,利于返青。
穗、粒数变化
水稻的穗数是由主穗和分蘖穗组成。穗数多少除与栽插密度有关外,更与基本苗关系密切,但基本苗与产量是一种近似于抛物线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基本苗的增加,产量随之上升,但达到一个极限值后,随基本苗的继续增加,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水稻的穗型特征主要决定于遗传基础, 但其与群体生长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水稻穗粒数多少与单茎干物重呈正相关,随开花期单茎干重增加,每穗总粒数直线增加。穗的长短、枝梗数的多少、穗部及基部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颖花数和穗粒数的多少,而维管束数目的多少及大小、干物重的大小是决定穗型的内在因素。穗长是影响穗粒数的关键因素,通过提高一次枝梗数和长度,尤其是增加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着粒数来提高穗粒数。
叶面积
作为一个群体,水稻叶面积的大小受单位叶面积上的株数、每株分蘖数,单茎叶面积和叶片寿命等4个因素所制约。增加栽插株数或通过肥水管理增加分蘖数都能增大叶面积。增加种植密度,扩大单位面积上的基本苗,配合适当的肥水管理,是目前高产栽培上争取较大叶面积的主要手段。水稻的叶面积是在移栽后,随着秧苗的返青分蘖而逐渐形成和增大的,到孕穗期达到最大,以后又随着下部叶片和分蘖的死亡,新叶不再发生而逐渐降低。根据测定亩产500千克以上较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动态是:分蘖期2.5~3.5,幼穗形成期4~5,孕穗至抽穗6~8,灌浆期4~6;成熟期3左右。
施肥
在水稻生产中肥料的施用对产量提高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肥料施用过度,特别是化学氮肥,及施用不合理,不仅造成水稻减产,还造成成本提高和氮肥损失引起环境污染。因此,肥料施用中兼顾施肥的生产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当前合理施肥的前提原则。一般根据水稻目标产量及植株不同时期所需的营养元素量及土壤的营养元素供应量,计算所施的肥料类型和数量,进行补充。同时结合不同生长期植株的生长状况和气候状况进行施肥调节。肥料的施用与灌溉结合,以改善根系生长量和活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秧田期施肥应在不造成秧蘖披叶的情况下,提高秧蘖叶片的含氮量。由于秧田期追肥易造成秧苗吸肥大起大落叶片生长过旺的现象。因此,应适当增加基肥用量。在2叶1心期应施氮肥,确保4叶1心叶片含氮量达到4%左右。由于前期施肥和秧田肥力的不均一性往往造成秧苗生长的不平衡,因此,在4叶期左右,根据秧苗生长情况施平衡肥。在移栽前3-4天,应施起身肥,促进新根发生,使拔秧时伤苗轻栽后返青快。一般肥力中等的单季稻秧田,基肥亩施20公斤复合肥(N:P2O5:KO2为15∶15∶15),基肥应在做毛秧板施入,以防烂种,影响成苗率。在2叶1心期亩施5公斤尿素,促进分蘖发生和生长。约在4叶期亩施3-5公斤尿素,促秧苗平衡生长。在拔秧前3-4天,亩施8公斤尿素,作起身肥。
本田期当前大多数稻田,N用量过高,P的投入和产出基本持平,而土壤K元素呈亏缺状态。随产量提高,水稻对K的吸取量增加。因此,在施肥中,控制氮肥用量,提高K肥的用量。目标产量为亩产750公斤时,每亩需吸N约11公斤,P约3公斤,K约11.5公斤。水稻施肥应根据土壤供肥情况,补充水稻对肥料的需求。高产水稻需施氮约10-12公斤,K12公斤,P5公斤。在此总量的基础上,考虑到水稻生育期NPK的吸收量,应采用分期施用。基肥亩施5.5公斤N,占总N肥量的50%,增加有机肥用量,以提高营养元素的平衡供应能力。一般亩施50公斤饼肥或15担有机肥,并施4公斤纯N,同时施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6-10公斤。栽后5-6天,施分蘖肥,分蘖肥施纯N约4.5公斤,占总N肥量的35%左右,每亩15-20公斤复合肥,4公斤尿素,每亩施氯化钾5公斤,根据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和土地保肥状况分蘖肥可一次施,也可二次施。穗肥可在倒2叶出生过程中施用,这次施肥应结合气候和水稻长相,如水稻长相较健壮,叶片挺直,长短适宜,阳光充足,可适当多施。如水稻生长较旺,叶片过长,阴雨天气,可少施或不施。一般亩施纯N1.5公斤左右,亩施10公斤复合肥,氯化钾5公斤。。
水管理
灌水模式:好气灌溉
“三水三湿一干”的好气灌溉技术,即“寸水插秧,寸水施肥除草治虫,寸水孕穗开花,湿润水分蘖,湿润水幼穗分化,湿润水灌浆结实,够苗排水干田控蘖”。
浅水插秧
浅水返青
分蘖期水分干干湿湿
分蘖末期排水搁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生长过程
水稻专家咨询系统(3)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109、如何解决当前水稻收获穗数不足的问题
水稻栽培200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