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認識肥料
認識肥料
肥料的種類肥料的特性肥料的選用施肥的原則肥料堆存的原則常產生之肥料品質問題
植物所需的元素各種元素對作物之功用
由外觀分:固體肥料及液體肥料。
由成份分:
單質肥料:(1).氮肥:尿素、硫銨。
(2).粉狀過磷酸、粒狀過磷酸鈣。
(3).鉀肥、硫酸鉀。
複合肥料:NPK、DAP、MAP。
由肥份釋放速度分:速效及緩效。
外觀:粉肥為粉末狀;粒肥或複肥為顆粒狀,外層裹有抗結劑,粒徑為2~4mm∮(含量80度以上)。
物理性質:無毒、與空氣接觸容易吸潮、長時間受重壓時,易產生結塊。
化學性質:溶於水、受高溫易分解,且有燃燒之可能(含氮量越高燃點越低)。
色 澤:土黃色、灰色或黑色。
成 份:內含氮磷鉀鎂(N、P、K、Mg)例:農友牌1號複肥 20-5-10;農友牌43號複肥 15-15-15-4。
養份最少限制:某元素會因另一種元素之缺乏或太多而不被吸收,致造成此元素之缺乏。
協合及拮抗作用:
(1).協合作用:某元素之存在會加速另一種元素之吸收,例如:K與N、P與Mg協合。
(2).拮抗作用:Mg與K生拮抗。。
考慮NPK含量:
N (氮):構成蛋白質、葉綠素、氨基酸與有機鹼等化合物重要元素,使葉色鮮綠樹勢健旺,產果量多。
缺  少:
矮小、萎縮、畸形、葉淡綠色、葉脈間色最淡、果小、淡、早熟。
過  量:
作物易徒長、枝葉繁茂、易遭病害、不易開花或落果、產期調節不易成功。
P (磷):為核酸之主要成份,影響生成及根部發育,可在植物體中轉移,對樹種果實成熟極為重要。(促進根部生長和花芽分化)
缺  少:
玉米為例,生育初期呈紫色、生長細長、成熟緩慢、穗粒排列不規則、未熟即硬化。
過  量:
造成微量元素吸收不足,作物生長慢。
K (鉀):鉀與細胞分裂及碳水化合物之合成有關。
缺  少:
使葉幅縐折、捲曲、破爛、果皮厚粗、色澤不佳。
過  量:
作物缺鎂、鈣等元素,果實酸度增加,種子發芽及幼苗受損﹒
Mg (鎂):葉綠素主要組合成份之一,可直接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增進花芽形成,對果實甜度、香氣.色澤及果肉的充實均有顯著的功效。鎂離子在植物體內負有輸送及吸收磷酐的作用,可促使根部對磷酐的吸收作用,因而助長農作物的提早成熟。
缺  少:
老葉黃化,葉沿中肋失去葉綠素,由黃色斑點逐漸黃向外擴展至全葉,葉脈仍為綠色。
適時、適量、適作(正確之施肥方法)。
合理化、省力化(不管液体肥或固体肥,儘量使用機械施肥)。
先進先出。
保持乾燥、常溫、通風。
堆高小於2.5公尺(約20包)。
堆存時間以不超過半年為宜。
拆封後儘量一次用完,如無法用完,需密封,避免與空氣持續接觸。
結塊:
(1).顆粒硬度:不宜低於1.4 kg,最好大於2.3 kg以上。
(2).游離水份:含氮成份越高,容許之游離水份越低。
(3).細粉含量:細粉越少越好。
(4).儲存溫度:不宜超過54℃。
(5).儲存時所受之壓力:0.28-0.45 kg/cm2,相當於袋裝堆高20包,散裝堆高7公尺。
粒度:粗粒>5.6mm(3.5 mesh Tyler)0%;細粉<0.6mm(28 mesh Tyler)不超過2%,本場控制標準2-4mm∮含量80%以上。
溶解速率緩慢:施用於田間後,24小時內部份溶解,72小時後完成溶解。
游離酸引起之肥傷:作物因施肥後造成枯萎,游離酸一般控制在粉肥3.0-5.6%,粒肥2.3-4.9%。
造粒不全含有之雜粒:正常時,應不含肉眼可察覺之雜粒。
主要元素:N、P、K、Mg、C、H2、O2、S、Ca共9個。
微量元素:Fe、Mn、Co、Zn、B、Mo、Cl共7個。
其他某些植物可能需要Na。
元素
功能分析
缺乏症狀
過多症狀
氮(N)
1.      構成細胞原形質、蛋白質、胺基酸、核酸主要成分。
2.      促進根、莖、葉之長大
1.      葉片變小,易黃化脫落。
2.      植株矮小早熟、提前老化、發與阻滯。
3.      子實收量減少。
1.      葉片綠色濃厚。
2.      莖葉軟弱。
3.      抗病、抗寒、抗旱性降低。
磷(P)
1.      幫助生長與代謝。
2.      能量的儲存與釋放。
3.      核酸及ATP重要成分。
1.      莖葉呈褐色,生長延後。
2.      開花結果不良,成熟延後。
3.      果實及種子產量減低易落果。
1.      旺盛分生組織,使植株矮小,葉片肥厚。
2.      早熟易減收。
鉀(K)
1.      影響細胞分裂。
2.      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輸送。
3.      分生組織內蛋白質之合成。
4.      控制氣孔開關、調節水分。
1.      生長受阻、停頓。
2.      老葉黃化壞死。
3.      根部發育不良、易倒伏。
引起缺鎂併發症。
鈣(Ca)
1.      細胞中之重要成分。
2.      調整細胞膜通透性。
3.      幫助其它元素吸收。
4.      提高鎂、鉬、磷之有效性。
5.      改進土壤物理性增加土壤團粒。
1.      葉端變形、果實易腐,根部生長受害變黑。
2.      土壤易變酸性。
1.      易致錳、硼、鋅缺乏。
2.      土壤易變鹼性。
鎂(Mg)
1.      葉綠素中心原子。
2.      酵素反應催化元素。
3.      增進脂肪形成助長種子發芽及醣之合成。
4.      支配磷酸鹽代謝,促進呼吸作用。
1.      從老葉開始黃化。
2.      葉片向上捲、莖部細小。
鉀肥吸收降低及硼、錳缺乏。
鐵(Fe)
1.      葉綠素合成酵素,反應重要元素。
2.      幫助呼吸。
嫩葉由外而內黃化。
錳、磷缺乏。
硼(B)
1.      影響開花、花粉粒萌芽結果細胞分裂。
2.      幫助代謝作用。
3.      增進鹽類吸收水分及荷爾蒙輸送。
1.      生長點發育受阻。
2.      形成蔟生現象。
3.      葉變厚捲曲易碎。
4.      果實顏色變淡裂開和帶有褐色斑點。
1.      生長被抑制。
2.      易生毒害。
硫(S)
1.      部分胺基酸之成分。
2.      氫硫基形成可抗寒、旱。
3.      辛辣味植物之重要元素。
1.      胺基酸合成受阻。
2.      葉片淡綠或黃斑。
土壤易變酸。
錳(Mn)
1.      葉綠素合成重要元素。
2.      促進氧化還原反應及光合作用。
3.      增強酵素活性。
1.      葉易黃化、脫落。
2.      阻礙蛋白質形成。
易生毒害。
鋅(Zn)
1.      促進新陳代謝。
2.      幫助葉綠體澱粉形成。
1.      根部有較大細胞、根毛生長異常。
2.      生長停滯葉片小型。
3.      果實畸形種子不成熟。
葉片有褐斑。
鉬(Mo)
1.      硝酸還原反應所必須。
2.      增進蛋白質合成。
1.      硝酸態氮肥效果差。
2.      豆科根瘤發育受阻。
3.      種子充實不良。
銅(Cu)
氧化還原酵素中合成。
葉片呈褐斑或白化
根部伸長受阻。
氯(Cl)
1.      促進光合作用。
2.      增加植株乾量。
根莖生長受制、植株矮小。
鈷(Co)
1.      合成維生素B12。
2.      培養細菌之養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蟹爪兰植株常用这几种东西浇一浇,枝繁叶茂,花苞多,叶片厚
最全叶面肥知识及其施用技术
养花/施肥2
叶面肥知识
都用有机肥种火龙果,为何“卖价差”那么多
最全面的叶面肥知识(收藏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