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穗发育期的田间管理

稻穗发育期的田间管理

 

1)稻穗发育期的主攻方向和任务

①主攻方向 抑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促壮秆攻大穗。

 ②主要任务 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巩固有效分蘖,争取壮秆大穗。

2)稻穗发育期的生育特点 稻穗发育时期约在插秧后 25—60 天这段时间,经历时间一般为 25—30 天左右。这段时期以幼穗分化发育为中心,继续进行根、茎叶的生长,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在生理代谢上,由前期的氮代谢为主,转变为氮、碳代谢两旺,并过渡到以碳代谢为主的阶段。这时伴随着茎秆的伸长,新叶的出生,根系的扩大,除需要氮素外,还需要相当数量的纤维素使茎叶变得坚实、健壮,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幼穗正在分化发育,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作为幼穗形成发育的物质基础,所以,这时氮代谢随之减弱,碳代谢逐步加强,碳代谢由原来的从属地位逐步上升为支配地位。因此,在栽培管理上要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巩固有效分蘖,争取壮秆大穗。

3)田间管理措施

①及时适度晒田 晒田或露田主要是通过土壤、水、肥、气、热等方面来影响水稻生长,达到促根、控蘖、保穗的目的。晒田的好处:第一,增加土壤通气性,氧化土壤中有毒物质,促进根的生长。第二,抑制土壤中的氨化作用及肥料分解,减少土壤供氮、供磷水平,削弱氮代谢,相应地加强碳代谢,促进禾苗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晒田的时间和轻重程度应根据生育进程和分蘖苗数的情况而定。一般早熟品种在插秧后 18—24 天左右,中、迟熟品种在插秧后 25—30 天左右,够苗晒田。所谓够苗,即在进入幼穗分化前,包括主茎及具有三片叶以上的分蘖苗超过计划有效穗(杂交稻每 0067ha 产稻谷 400—500kg,每 0067ha 有效穗为 20—22 万左右)数的 10%—20%左右,即可晒田,这叫够苗晒田。如到了幼穗分化期,未达到计划苗数,也应晒田,这叫到时晒田。

因为进入幼穗分化期,主茎的营养物质主要输送到顶部供幼穗发育,而不再供应分蘖生长,这时已有三片真叶的分蘖已能发根营独立生活,可发育成穗。不到三片叶的幼小分蘖则不能独立生活,便停止生长,成为无效分蘖。故到幼穗分化期,即使不够苗也应晒田,通过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促进主茎及具有三片叶以上的分蘖健壮生长成大穗。晒田程度有轻、中、重之分。

一般早、中熟品种,以及土层浅,基肥少,长势不旺,叶色较淡,封行较迟的,只能轻晒;反之,迟熟品种或施肥较多,叶色浓,分蘖多,长势旺,封行早的可以重晒或中晒。所谓轻晒是晒到田面结硬皮,用手按田面不粘泥,距田边 1左右的田面出现微裂;中晒是人踩进田内略有脚印而不下陷,田面出现鸡爪状裂缝;重晒是田中央较硬实,人踩入田中无脚印,田边出现大裂缝。需重晒的田,不能一次晒得过重,应由轻到重,分次晒够,使禾苗逐步适应。总的来说,晒田并不是水稻正常生长的需要,而是对生长过旺田块的一种补助控制措施。一般不宜重晒。农谚说“禾怕胎里旱”,意思是指水稻进入孕穗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需要水分,对水分很敏感,因此,晒田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即应终止,应及时灌水养胎,否则部分花粉和颖花败育,增多空秕粒。

 ②慎施穗肥从幼穗分化开始至抽穗前所施的追肥称为穗肥。穗肥的作用因施用时间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在幼穗开始分化时施用,可使每穗的枝梗数和颖花数增多,具有促花增粒作用。在孕穗期施用,可减少颖花退化,具有保花增粒作用。但必须指出,单位面积产量是各项产量因素的乘积,虽然穗肥有增粒作用,但施用不当,就会使空秕粒增多,粒重降低,最终产量反而不高。因此,穗肥的增产效果,往往是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必须按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施用。早稻生育期短,前期气温低,肥料分解慢,而后期气温高,肥料分解快,在基肥和分蘖肥施用较充足的情况下,一般中、后期不会缺肥,因而通常不施用穗肥。但较瘦瘠的田块,或前期施肥不足,长势较差,或晒田后叶色过淡的田块,则需补施少量穗肥,一般每 0067ha 2—3kg 尿素,可防止颖花退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的一生,你了解多少?
水稻覆膜高产直播技术
重要提醒:玉米要高产,穗期怎么管?农民看仔细,专家给答案
旱地玉米拔节期至抽穗期管理技术
水稻早穗和减叶的区别
免费:水稻种植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