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表
2010-09-25 09:45:26 来源:南京农业气象服务平台
气 象灾 害
危   害
防御措施
在水稻不同的生育期,干旱造成的影响不同。水稻移栽后,在三个生育阶段遇旱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一是移栽后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受旱会减少分蘖,特别是有效分蘖,使成穗数减少。二是倒2叶期到孕穗期,干旱将使水稻受到严重影响。尤其在倒1叶期,幼穗分化处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到花粉粒形成阶段,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干旱可引起花粉不育或不能形成花粉、子房,造成大量不实粒甚至死穗。三是灌浆乳熟期,也是对水分敏感的时期之一,受旱会影响有机物质向穗部运转,灌浆受阻,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
水稻生产上遇到干旱危害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抗旱措施。 1.抗旱救苗。充分利用有效灌溉动力与水利设施,全力投入抗旱救苗、保苗。具体掌握“四先四后”,即先水稻后旱谷,先高田后低田,先远田后近田。在旱情较重不能全部救苗的情况下,先常规水稻后杂交水稻。重点应放在萎蔫持续6~8天以上的田块。尚未枯死的稻株,心叶仍保持绿色,虽发生卷叶萎蔫多日,但夜间大部分叶片还能展开,根系活力较强,这样的稻苗还有救活的希望,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保苗。因受水量限制,宜先进行湿润灌溉,遇降雨后再浅水灌溉。水稻灌浆结实期应防止断水过早,以提高粒重。
2.及时施肥。复水后抓紧追施氮肥和复合肥,数量因苗而定,一般每亩用纯氮5公斤左右。如苗数不足,复水后叶片转色不明显,叶色仍偏黄,应增加用肥量,后期因苗施好穗粒肥。如果8月中旬才灌上水,对受旱水稻应先施恢复生长肥,再重施粒肥,以减少颖花退化,促进灌浆结实。
3.加强病虫防治。受旱水稻生育进程都有不同程度推迟,复水施肥后叶色加深,需加强病虫防治,尤其是对纵卷叶螟、稻飞虱、三代三化螟及稻瘟病等病虫的防治工作。 另外,在丘陵及山区,必须坚持水稻抗旱栽培。一是大力兴修水利,提高供水能力;二是优化水稻品种布局,坚持以耐旱的杂交籼稻当家,冲田受旱较轻的可搭配种植粳稻;三是推广肥床旱育秧和多蘖大苗栽培,节省灌溉用水。
高温对水稻造成危害主要发生在7~8月。这段时间水稻陆续进入拔节期、穗分化期、孕穗期以及抽穗扬花期。
高温危害多发生在水稻开花灌浆期。高温对开花的影响在开花前1~2天,特别是盛花前一天影响最大。在开花期,35℃以上持续1小时,就会引起颖花高度不育,其中正在开药的花受害最大。危害主要发生在白天高温下,夜间高于33℃也会引起育性降低。高温还会降低植株光合作用能力,抑制有机物质运转,增加同化物消耗,加速细胞组织老化,使子粒的养分积累能力提早消失。灌浆期遇35℃以上高温,常出现高温逼熟,水稻根系早衰,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叶片功能下降,半实粒和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据试验,水稻灌浆初期在35℃气温条件下处理5天,则结实率降低10~15个百分点,千粒重降低0.42~1.85克。通常,籼稻耐高温性好于粳稻;在高于35℃的情况下,温度愈高或延续时间愈长,则对结实率与千粒重影响愈大。
防御高温危害,一是选育耐高温品种和选用上午早开花的品种,避过盛花时的高温危害。水稻通常在上午10~12时盛花,在夏季高温日,上午11~12时气温就可能升达35℃以上,盛花时间早的,受高温危害较轻。二是根据品种特点,选择适宜的播栽期,调节开花期,避开高温。三是应用栽培措施减轻高温危害,在高温时段稻田灌深水,日灌夜排。泥烂和水稻长势好的田,可于上午11时前灌水,到下午2~3时排水,调节中午前后高温时段的温湿度。据测定,灌水稻田穗部温度低1.5℃,相对湿度高12%。必要时在中午前后水稻闭颖后,每亩用清水200~250公斤喷洒,一般可使温度降低1~2℃,湿度增加10%~15%,并能维持1~2小时。
长江流域,每年9月中下旬常有规律性寒潮出现,气温降到20℃以下,影响迟熟的水稻正常抽穗扬花。因为它出现在“秋分”到“寒露”前后,所以有的地方叫“寒露风”,也有叫“秋风暴”、“秋寒”的。“寒露风”出现时间愈早,温度愈低,持续的时间愈长,危害愈重。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遇“寒露风”,则花粉发育不良,不孕花粉粒增多。抽穗期遇“寒露风”,抽穗速度减慢,有的甚至不能抽穗,产生包颈现象,尤以杂交籼稻包颈严重。开花灌浆期遇“寒露风”,开花延迟,有时不能开花,出现闭花授粉现象,形成大量空壳;已经受精的,灌浆不好,子粒发育不良,千粒重下降。在我省,低温冷害多发生在水稻抽穗开花期。晚栽的迟熟品种以及沿江和苏南部分地区的后季稻,在低温来得早的年份常常会受到低温危害。
低温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因降温强度、降温持续时间、降温后的温度变化和当时的天气状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根据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可划分为轻危害、中危害、重危害三种低温天气。长江以北的粳稻,多遭遇中危害低温;苏南稻区重危害低温发生几率较大;籼稻受重危害低温危害几率大,中危害低温次之。
防御低温危害,一是根据各地低温出现的特点,采用合理的作物布局,选用生育期适宜的品种,避过抽穗开花期低温冷害。二是在易发生冷害的徐淮稻区和南部单季晚稻区,注意栽培管理,促进稻株健壮,对齐穗期接近安全齐穗期的品种或田块,一切可能延迟抽穗的措施都不宜应用。三是喷施保温剂,在水稻茎叶上形成小块膜状物覆盖气孔,抑制蒸腾,减少热能消耗。四是喷施920,加速抽穗进度,减少包颈现象。每亩喷施1克纯品920,齐穗期可提早3天左右。五是叶面喷施磷肥、叶面肥等,减轻“寒露风”危害。另外,喷施0.1%的腐植酸钠盐、1.5%的氯化钾、10%的人尿、2%的尿素液,对提高结实率有一定效果。六是灌深水。在“寒露风”来临前灌5厘米以上的深水,田面和穗部温度能提高1~2℃。灌水后第二天上午排干,傍晚重灌温度较高的河水或塘水,维持保温效果。
受淹水稻的生长发育常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以下特点:(1)根系严重受损。常规籼稻、粳稻被水淹没4天,杂交稻淹没6天,黑根、黄根比例可达100%;三类水稻分别被水淹没10天、12天、14天时,黑根的比例均可达到90%左右,部分根系死亡。(2)植株死亡。受涝水稻最先死亡的是淹没在水中的叶片,以后随受淹时间延长,分蘖、主茎及分蘖节相继死亡,造成缺穴。(3)生长量下降。灾后出生的叶片叶面积变小,株高下降。(4)高位分蘖增多。严重涝灾后存活的稻株,甚至会在伸长茎节上长出分枝,一般着生在主茎第11~15叶节上。(5)生育期推迟,抽穗期拉长。一般淹3~5昼夜的,齐穗期和成熟期推迟1~2天;受淹7昼夜的,推迟2~3天;更严重的,可推迟5天以上。(6)产量下降。由于穗数不足,穗头变小,单产随之降低,严重的可损失80%以上。
一般来说,洪涝期间没顶一昼夜的,稻苗生育基本不受影响;没顶2~3昼夜的,只要排水后补救措施跟上,产量也不会受到大的影响;淹没3昼夜以上,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受淹7昼夜以上,产量极低,甚至绝收。在受淹3~7昼夜范围内,受淹时间每增加一昼夜,单产会多减少10%左右。
水稻受淹后,应针对根系和叶片严重受损、总茎蘖苗严重下降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养根、保叶、促蘖,提高成穗率,争粒增重。
1. 突击排除田间积水。田间积水尽可能早排,露田蹲苗,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排除有毒物质。淹没时间较长的田块,阴雨天气可以一次性排干水;烈日高温天气宜逐步脱水,先让稻株上部露出水面,夜间脱水调气,日灌夜露,以利于水稻恢复生长。
2. 水浆管理因苗而异。排水后,在稻田逐步沉实的基础上,对受淹时间短、苗数相对较高的田块轻搁2~3次;对受灾较重、苗数不足的田块湿润灌溉,先露田、后轻搁,以利于壮大早生分蘖,保护后生分蘖,以后根据高位分蘖比例大、生育进程不一致的特点,注意“养老稻”,一般在收获前5天仍应灌一次“跑马水”。
3.及时补施恢复肥。受淹水稻根系吸收能力弱,不宜一次性重施肥。可以在排水露田后施一次肥,5~7天后再施一次,每亩用5公斤尿素、20公斤复合肥。以后根据苗情施好促花肥和保花肥,抽穗后适当进行根外追肥。生育进程较晚的田块,于始穗期喷洒惠满丰、“920”和磷酸二氢钾等,可促进抽穗整齐,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4.加强病虫防治。受淹水稻恢复生长后叶、蘖、茎都比较嫩,易遭纵卷叶螟等害虫危害,生长发育延迟又增加了稻飞虱、三化螟发生危害的几率;受淹稻苗叶片受损,枯叶较多,还易感染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要加强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水稻高温热害防控技术
七下八上高温季,水稻热害先提防
考查玉米新品种时要考虑,气候反常看稳产,风调雨顺看高产
水稻抽穗,防治白穗病进入关键时期,查明原因有效预防,取得成效
水稻测产
水稻中期搁田技术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