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根在八闽之月港见证开台史

根在八闽之月港见证开台史

2009-12-07 14:00     来源:海峡之声     编辑:赵辉

  月港位于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海澄月溪至海门岛)“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它与汉、唐时期的福州港,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清代的厦门港,并称福建历史上的“四大商港”。月港弥漫着海洋文化的氛围。这里自古就有造船通番的习俗。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从19世纪末期至17世纪,这里曾是“海舶鳞集,商贾成聚”的对外贸易商港,市井十分繁荣,是闽南的一大都会。明初,朝廷施行“海禁”,但月港由于天高皇帝远,所以施行不力,反而成了沿海对外走私贸易的中心。

 

  月港兴起于明景泰(1450-1456年)年间,盛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衰落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终止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厦门成立海关。月港与泰国、柬埔寨、北加里曼丹、印尼、苏门答腊、马来西亚、朝鲜、琉球、日本、菲律宾等47个国家与地区有直接商贸往来。又通过菲律宾吕宋港为中介,与欧美各国贸易。当时有许多诗篇赞美月港,其中有句云:“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月港还对台湾的大规模开发起过重要的作用,而这又和海澄人颜思齐有关。

 

  颜思齐(1589-1625年),字振泉,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擅长武术,身体健壮,以缝纫为业。因忍受不了势豪家的凌辱,愤而杀其恶奴,不得不逃亡,辗转到了日本肥前平户。起初仍以缝纫为业,继而从事中日海上贸易,渐渐致富。他为人豪爽,仗义疏财,又广交朋友,渐渐成了深孚众望的旅日华人的头领。平户当局也委任他为管理华人的甲螺。当时,日本德川幕府为恢复战后经济,鼓励华人前往长崎贸易,并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中国沿海的海商不顾朝廷的禁海令,竞相与日本贸易。颜思齐也借助这一机缘,认识了许多闽南同乡商人。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颜思齐与杨天生、陈衷纪、郑芝龙、洪升、陈勋、林福、林英等28人结盟为兄弟,他被推为盟主。日本这时是由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统治。暴虐专制的统治引起了民众的不满。颜思齐同情日本民众,决定参加斗争。他们几个商议于八月十五起事,但由于林英在参加盟民的寿宴时,饮酒过量,酒后失言,泄露了机密,他们遭幕府缉捕,幸好郑芝龙的岳父翁翌皇得到幕府的消息通知了各人,众人才乘了13艘帆船逃离日本。船在夜泊九州西海岸时,众人商议船队应开往何处去,后采纳了陈衷纪的意见,前往台湾。八月二十三日,颜思齐的船队在台湾笨港(北港)登陆。颜思齐以诸罗山为基地,安寮设寨,抚恤平埔族人,并将人马分为十寨,各设寨主,订立管理制度,进行大规模垦荒活动。然后又派人回家乡招募移民入台拓荒,其时约有3000多他们的闽南亲属故旧陆续来台。这些人离开闽南时。就是沿着九龙江到月港,再从月港渡海来台开拓发展的。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大规模渡海往台开发。随颜思齐入台的人中,有会驾船航海的,有懂商贸的,有会耕作的……颜思齐按各人的能力安排工作,部署山海一起开发;又将原有的13艘大船,用于海上贸易,筹集岛上生产、生活必须品和资金;并在笨港东南平野,进行市政建设:按井字型建设街道,分成九区,号称“首都”,中区建大高台为“开台王府”,东区为读书堂,西区立天妃祠,南区为军营,北区为仓库,南北区外特筑南坛、北坛,奉祀天公、神农。每年劝农节,颜思齐都要往二坛拜天公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拜神农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人们尊称颜思齐为开台王。天启五年(1625年),颜思齐因病去世,年仅37岁。台湾没有忘记颜思齐的功绩,在颜思齐当年登陆的笨港(今云林县北港镇)文化路与民主路口圆环处,矗立着一座“颜思齐先生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而在当年第一个被大陆汉人大规模开发处(今嘉义县新港乡),兴建了一座楼高五层的“思齐阁”和一座“怀笨楼”,以表达对这位开台的传奇英雄的敬意。进入月港,仍可见到长一里余的古港口,能见到当年的七个古码头。在古码头,曾挖掘出一古船的大铁锚(现藏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当时的主要码头——容川码头旧址,一道石板铺砌的码头深入江中。“豆巷”是往昔月港最热闹的商市,当年粮货多在此集散。海味水产入鱼仔市、蛏仔市,杂货则入十三市。如今“豆巷”仍留当年的风貌,这真让人高兴,豆巷内因海港繁荣而建的“武圣殿”也保存完好。月港繁荣富庶时,倭寇曾来抢掠,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兵在月港给予沉重打击。倭寇肃清后,明朝廷在隆庆元年(1567年)在月港设立海澄县治,寓意“海疆澄清”,后在原有古堡基础上建筑海澄石城,驻兵防守。又在月港的东北端建晏海楼和镇远楼,“以障海口东北之虚”(《海澄县志》)。也是在隆庆元年,明政府在月港开放“洋市”、“准贩东西洋”。月港对外的海上贸易给明朝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故被称为“天子之南库”。还有一件在中国经济史、货币史上值得一提的事:从墨西哥经吕宋流入月港的银币的流通是中国使用银币的开端。到月港,已见不到城墙了,镇远楼也已毁记;但晏海楼还完好,现存晏海楼是座三层八角形塔楼,底层有许多枪眼,并有一条暗道直通县衙。当年楼与周围九都堡、镇远楼、大泥铳城、溪尾铳城互为犄角(犄:jī),互相呼应。此楼在万历十年(1582年)因寇乱被焚毁,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重建,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严暻(jǐng)再次扩建,抬高基石,楼增一层为三层。民国十年(1921年)又进行修缮,正门嵌“晏海楼”石刻匾额,二层后门额,镌“揽秀毓奇”。1958年又进行部分整修。镇远楼消失了,晏海楼还在,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贝,也是月港的历史见证,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它。(海峡之声记者庄江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月港(海澄)
明朝的七品海澄 敕封二品都城隍 见证月港的辉煌
七月流火,今晚石码普渡
海澄:古月港风情,古早烟火气
福建历史四大商港,漳州月港,原来在这里
【王晓岳作品】回望月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