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舍我其谁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刘云鹏绘制《孟子舍我其谁》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甲申岁退学自励孟子吟古风

上天下地,参赞化育。

天地虽大,顶天立地。

我在其中,立德立功。

我亦不微,舍我其谁。

(2007年春,郭元远先生手书彬宇先生诗)

韩天佳教授评:

此 诗为 2004 年廖彬宇先生退学前夕所作。今日大学生退学者有之,中学生退学者几希,二十年前更少。可见彬宇先生当年已经立下大志,要寻求自己需要的人生。同时对于当时学校教育的弊端洞若观火,体制教育不能给予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智慧与本领。他的胸襟怀抱充分体现在这首诗里。

上天下地,参赞化育。”上天下地是《周易》归妹卦,上卦震雷是天文、下卦兑泽是地理。华胥氏履迹雷泽生伏羲,舜渔于雷泽。雷泽是养育中华先祖伏羲的圣地。上震主爻九四,下兑主爻六三,上天下地,三、四人位而亲比,天地交而万物兴。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世尊才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地下,惟吾独尊。’”也代表人顶天立地而生,本与天地同大。

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传说为人类的始祖。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生伏羲于成纪,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又教民结绳,以作网罟,捕鱼猎兽,嫁娶以俪皮为礼,又创制琴瑟(《世本作篇》)。《帝王世纪》称:“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又将之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伏羲本名:风伏羲,别名:太昊、宓羲、庖牺、包牺、伏戏、牺皇、皇羲、伏牺、黄熊氏。

他的出生是很有传奇色彩的,他的母亲叫华胥氏,他名义上的父亲叫燧人氏,燧人氏也是传说中的火神,是他发明了用火,因为以前的人都是吃生的食物,自从发明火之后,人们可以吃熟食。特别是熟的肉,大大的促进了人的脑量的增加,智力的发挥,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功绩。母亲华胥氏到雷泽这个地方,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儿,她就踩了一下,用脚就比量一下,说为什么我的脚这么小,结果一股电流涌遍全身。她回家就感到怀孕了,她不是十月怀胎,据说12年之久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当然,凡是帝王出生,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记录,像我们看二十四史,很多皇帝出生的时候,母亲梦见龙或者是凤,或者是虎入她怀中,也有的梦到星星儿入她怀中,还有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红光,这样一些记载就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大自然有很多的神奇的想象。对于这些杰出人物的出生也加以尽量的描绘。我们说华胥氏踩巨人脚印,生出了伏羲,他的姓氏姓风,他的名字很多,我们看到有这些别名儿,太昊、伏羲等。

伏羲一画开天,画出八卦,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易学。彬宇生于中医世家,祖父是一位老革命,也是当地第一位大学生,后来曾任毕节医院院长。彬宇在11岁时曾梦到“周易玄”三字,于是询问祖母含义,祖母说《周易》是一部古老的经典,玄妙不可方物,中医的思想理论也源于《周易》。彬宇让祖母教他,祖母说她也不懂。彬宇遂将此三字定为后来的博客名及笔名等以作纪念,同时萌生了钻研此书的念头,并迅速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一部《周易》,并随身携带,“卧则在席,行则在囊”,奈何《周易》古经语句晦涩艰深,许多字竟不认识,嫌查字典频率太高,索性每天二十页,用一个月时间背诵《新华字典》,念初中时让同学随意说一字,能准确告诉同学该字在相关版本的《新华字典》的第几页,并历数其含义,同学惊叹之余,赠以“活字典”之名。

苦学数年《周易》,进步甚微,同学某某知其好读书,自昆明旅游之际在书店忽见《传世藏书》四个大字,以为好书,遂购回赠与彬宇先生。彬宇翻开一看,其实只是《传世藏书》全套中的一本,标明“术数”类。再细看,乃是《遁甲演义》《灵城精义》《月波洞中记》《玉管照神局》等古书集成。虽不甚了了,却也读得不亦乐乎,为读懂书中含义,于是大量搜读相关文献、资料,谁料此门一入深似海,少年彬宇由此打开了精通术数的大门,又以此为门径,实现了由术入道、汇通百家的气质变化。

他16、7岁时首次开读《二十四史》,披阅史书典籍,搜集历代名人,编成《千古易人》一书,得出一结论——考中华民族历代圣贤豪杰之故实,皆有两大共性,第一,莫不对易学有研究;第二,莫不钟情于读诗与做诗(此高论详见廖彬宇著《中天而立集》之诗教理论——《五学九维一情怀》)

他退学之后,遍访易学名家,既有刘大钧、唐明邦等学院派教授,也有如创造《小成图》的霍斐然等众多的民间易人。他在《怀李时珍》一诗中有“再现神农尝百草,广师野老著鸿篇。 圣门绝学千秋在,只为苍生万古传 ”之句,也可谓真实的自我写照。他广泛求学于当代学者的同时,对于易学的深入钻研,奠定了后来成为国际易学联合会领导人的学术基础。

(刘大钧先生为彬宇先生组织召开的国际文化论坛题词)

胡从经教授在《学不由师传,理已臻极致》一文中提到了廖彬宇先生和刘大钧教授的故事,我转引如下:

他在18岁退学时去拜访过山东大学刘大钧教授。饶宗颐先生曾在写给汤一介先生的信中盛赞过刘先生,称他为“当代大儒”,刘先生对当代中国易学的传承与发展、光大与弘扬做出巨大贡献,功不可没。

刘先生是中央文史馆馆员,时为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创办了《周易研究》学刊。在毫无预约的情况下,彬宇先生独闯他的办公室,他在百忙中见了年仅18岁的彬宇先生,一见之下,视为奇才,送了大量的易学书籍给彬宇先生。因当时刘先生要赶去开省里的会议,就让中心副主任林忠军教授带彬宇先生参观学校,又让林忠军教授代表他和中心请这个年轻人吃饭,然后又送他离开。

林忠军教授后来就问刘大钧教授,大家都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带这个小孩四处参观,还专门请他到饭店吃饭?刘教授说:“我看这个少年眉宇间英气勃发,和我说话毫不怯懦,坐在那里稳如泰山、气定神闲。言语有条不紊,精神抖擞,气概不凡。将来他的作为,恐怕不小。”刘教授因而对年少的彬宇先生生了爱才之心。

后来,刘教授一直都关注着这个年轻人的成长,给他邮寄了自创刊以来的所有《周易研究》学刊及刘教授主编的所有易学书籍,如《百年易学菁华》等大型丛书。2014年,彬宇先生以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席团主席的身份在沈阳人民会堂召开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论坛暨国际易学联合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国内外来了一千多名学者。而刘教授因身在国外访问不能与会,于是特意委派了中心的教授们来参加此次论坛,并亲为此次大会发来贺函。这一年,是国际易学联合会成立十周年,也是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二十周年。我们看到了,一个27岁的年轻人,不像其他的多数年轻人那样去享乐,去玩世不恭,而却在拼尽全力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着。刘教授惜才、赠书的情景,是否就如同左宗棠18岁时拜访同乡贺长龄时情景的再现?左宗棠“蒙国士见待”,后来贺长龄又把自己所有的藏书都借给左宗棠阅读,彬宇先生也受刘大钧教授十分礼遇,此后又赠彬宇先生海量书籍,这两个故事是否如出一辙?

值得一提的是,刘大钧先生在彬宇《国学旨归》出版前夕,曾详细批阅了《干支哲学》打印稿,赞不绝口,并对彬宇说:“由筮入《易》,乃传统治《易》的根本门径。”言下之意,彬宇早已得入门径,非寻常空谈治学者。

(刘大钧先生对彬宇先生谈易随笔)

少年彬宇立志上天下地,而非同龄人向往的红榜高中之类。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当时民族刚刚走出十年之劫,然后又大学西方,人们对于玄学之类还是心有余悸。本诗作者小小年纪,却已选定易学作为主攻方向,应该说是很有胆识。“上天下地中间我,往古来今一个人。”出自顾随的《馋秀才》。彬宇少年时就以《易》为根基,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作为己任,具有弥纶天地的气概。

本诗吟咏孟子。孟子的成就,与家教有关。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母亲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

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母亲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孟子有一次听到猪在嚎叫,看见邻家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家杀猪干什么?"孟子的母亲顺口说:"想给你吃。"孟母马上就后悔说错了话,自己对自己说:"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坐席摆得不端正我不坐,切肉切得不正我不吃,这是胎教。现在孩子正好有疑问,我就随便回答他,是在教他不诚实!"孟子的母亲就买了邻居家的猪肉来做给全家吃,证明她没有欺骗孩子。

孟子结婚后的一天,妻子独自一人在卧室里,随便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出来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随便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媳妇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有谁在;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今天《弟子规》仍然规定:“将入门,问孰存”,港台乃至日韩很多影视剧中都有进门之前喊一声“我回来了!”的镜头。这些都是孟母优良家风的传承。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天地虽大,顶天立地。”在面临退学这个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作者想到的是亚圣孟子。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国,就是孟子的祖先。众所周知鲁国有三名权臣架空鲁哀公,孔子掌权之后曾下令拆毁三家的城墙。三家之中的孟孙氏以下犯上,但是其后人孟轲却非常遵守礼法。《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受业子思(孔伋,孔子之孙)之门人”;孟子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朱熹云:“私,犹窃也。淑,善也。李氏以为方言是也。人,谓子思之徒也。”而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子思的父亲孔鲤(孔子的儿子)生卒年以及鲁缪公(鲁穆公)的在位时间推算,孟子只能师从子思之门人。

赵岐《孟子题辞》认为“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孟子幼年和孔子一样,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孟母教子的故事,史书上记载颇多,孟母的言传身教对孟子成为“亚圣”具有巨大的作用。孟子对孔子备极尊崇,他在《公孙丑》上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20多年。他游历列国的具体时间,已说不十分准确,只能依据《孟子》一书的记载,说明大体上的时间和情况。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约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出游各国。第一次到齐国是齐威王年间(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当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孟子却“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到了齐国,孟子宣扬他的“仁政无敌”主张,他在齐国很不得志,连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镒,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

孟子约在齐威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29年)到了宋国。当时宋公子偃自立为君。滕文公还是世子,去楚国路过宋国见到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他从楚国回来又在宋国见到孟子。孟子说:“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意思是说,一心一意学习“先王”,就可以把滕国治理好。

参赞化育:语出《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即只有最真诚虔诚,才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天性;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天性,就能够充分实现他人的天性;能够帮助别人充分实现天性就能充分实现万物的天性;能够让万物充分实现天性,就可以与天地共同化育万物;可以赞助天地化育万物,参与到天地的事业中,就可以跟天和地并列为三了。例如袁隆平院士深入研究农作物的性质,采取杂交方法优化品种,让水稻充分实现优良的天性,赞助大自然化育万物。参通叁,即为“三”,故“与天地参”也就是与天地相并列或并融为一体。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表达。

孟子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当中的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等,就是“上天下地,参赞化育。天地虽大,顶天立地。我在其中,立德立功”的另一种表述。

“我在其中,立德立功。”这是少年的豪言壮语。人生天地之中,怀有历史使命。君子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孟子正是这样做的。《梁惠王下》记载说,邹国同鲁国发生了冲突。邹穆公问孟子:“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回答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他说,这就像曾子说的那样: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回报你。现在,您的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您不要责备他们吧!

滕定公去世,滕文公派然友两次到邹国来向孟子请教怎样办理丧事。滕文公嗣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亲自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认为人民有了固定产业收入,才有稳定的思想道德和社会秩序。而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后,还必须对之进行“人伦”的教化。“人伦明於上,小民亲於下”。滕文公又派他的臣子毕战询问井田制的情况。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接着讲了一遍井田制。最后说,我说的是大概情况,您和您的国君参照着去做吧。

农家许行从楚国赶到滕国来。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压迫;主张实物交易,物品在数量、重量上相等的,价格相同。孟子抓住许行以小农的平均主义思想否定社会分工这一弱点,大讲“物之不齐”的道理,并以“劳心”“劳力”的划分来论证分工的“合理性”。孟轲游滕,遇到农家许行之徒陈相,于是展开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农”“儒”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出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对许行农学派大加讨伐,贬斥为“南蛮鴂舌之人,作先王之道”。许行及门徒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反驳。许行农家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食。他和门徒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还认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作用,以粟易帽、锅、炊具、铁制农具等需要品。并且指出,如果一切自制,将“害于耕”。在价格问题上也有较深刻的见解,主张依据产品的长短、轻重、多寡、大小等数量、质量规定相应的价格,使“市贾(价)不贰”“莫之或欺”,不赞成商人居中剥削,反对抬高物价和交换中的欺诈行为。他还否定君主拥有仓廪、府库的物权。对滕文公的“历民以自养”的君主剥削制度,也持批评态度。他的思想,是小农经济平均主义的反映,集中显示了劳动农民自食其力的淳朴本色,表达了企图解除现实压迫的强烈愿望,充满对想象中平均社会的美好憧憬,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许行的事迹在行秦史籍中未见记载,其主要言行在《孟子·滕文公》等著作有一些记述。

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已经五十三岁。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当时梁魏屡败于他国,所以梁惠王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梁惠王讲了一套施仁政于民的办法。他说,这样,就是用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甲利兵的秦楚军队。梁惠王问的是怎样报复齐、秦、楚的具体办法,孟子回答的却是空泛的道理,当然得不到梁惠王的重视。

孟子到魏国的第二年,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见到梁襄王,对他的印象很坏,说他不像个国君。这时,齐威王已死,宣王嗣位,孟子便离开魏国又到了齐国,受到礼遇。齐宣王见到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齐宣王想效法齐桓公、晋文公图谋霸业;孟子的政治主张却是效法“先王”,实行“仁政”。他讲的“保民而王”、“制民之产”的道理,虽然注意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长久利益,但并非“富国强兵”的当务之急,从而被看成“守旧术,不知世务”。

燕王哙因让国给燕相子之,引起燕国内乱。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机派兵伐燕,只用了50天就大获全胜。齐宣王对孟子说:“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说:“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宣王不听,“燕人畔”,宣王后悔说:“吾甚慙于孟子。”

孟子对齐宣王的进言很多,并未见用。他本来打算依靠齐宣王来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但齐宣王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而不是想实现他那一套政治理想。孟子也看清楚了这一点,便准备回乡。齐宣王派人告诉孟子:“我欲中国(国都中)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这实际上是把孟子当作一块招牌,给他们师徒房屋和粮食,博得尊贤重士的名声。

《公孙丑》下记载,孟子离开齐国,在齐的边境昼地停留了三宿。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迟缓?”他说:“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又有人说:“我看老夫子你似乎有不愉快的样子。”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我何为不豫哉?”他以历史循环理论的观点认为将要有“王者”兴起,来统一天下。他寄希望于齐宣王,企望在齐国有所作为,但愿望落空了,只得离开齐国。但是他并未改变推行仁政的主张。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本诗作者把“三立”简化为“立德立功”,主要是出于句式字数限制和韵律要求。“我在其中,立德立功”,两个韵脚“中”和“功”都是“中东辙”。孟子当然也做到了“立言”。《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失佚了。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了。

秉承“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一气概的战国齐宣王,其在稷下学宫所册封的第一任“上大夫”就是孟子。1083年(宋元丰六年),升邹国公。1330年(元至顺元年),加赠为邹国亚圣公。1530年(明嘉靖九年),奉为亚圣,罢公爵。明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一直到民国3年,73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庆棠改封奉祀官,民国24年改称亚圣奉祀官。孟轲是孔学传承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直到清末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谓《孟子》七篇由孟轲自作,赵岐《孟子题辞》曰:“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又曰:“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

清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是,且曰:“《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的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孟子》的言论豪放不羁,又显示出正大光明的气象。这种大气磅礴、汪洋恣肆的文风,对于彬宇先生的诗词也有很大影响,也应该说是一种精神的继承。

彬宇先生自幼跟随祖母读佛典,然后读《易经》,又以《易经》贯通百家,细读其文其书,不难发现,他最为倾心的,也正是儒家,他最为崇敬的,也正是孔孟。他的《传统文化与国家战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论儒》《礼安天下论》《九统理论》等雄文莫不洋溢着对孔孟的无限景仰。而他的《诗说中国》一书中虽然不乏佛道人物,但综合起来,读者自会感受到,真正挺起了中华民族脊梁的恰恰是一代又一代的孔孟精神的继承者、发扬者的大人君子们。

“我亦不微,舍我其谁?”这是作者化用孟轲的豪言壮语。“舍我其谁”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一种当仁不让、勇于担当的气魄和精神。

彬宇先生少年退学,后来又谢绝特招博士,他有彬彬有礼的一面,也有睥睨一切的一面,皆因人而异。有人不了解他,说他狂。他曾说:“孔子谓'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当今之世,若遇不到圣贤为友,那就与狂人为友吧。这个狂,不是狂妄,而是担当和进取;不是曲学阿世,而是勇于当头棒喝;不是无知无畏,而是在面对不公与不义时的金刚怒目。如果小人得志,则必然颠倒众生、流毒社会,那就是鸠占鹊巢,为了护持大道,你有必要有责任必须要狂。孟子云:'虽千万人吾往矣’狂是对责任的当仁不让,是对宵小的横眉冷对,是对自己的怜惜尊重,是在浊世的砥柱中流,更是对历代圣贤豪杰的竭诚礼敬!”

彬宇先生退学之时只有十几岁,但是他豪迈地宣称“我亦不微”,相信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实也正是文化自信的淋漓体现。面对同龄人或懵懂或轻狂的状况,他更满怀信心地宣告“舍我其谁?”

他在退学时与校长有过几个小时的长谈,校长对他的退学感到惋惜。他对校长说:“今天的社会,中华文化濒临断层,充满种种误解。而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却是极其热衷,举国趋之若鹜。可以说,学习西方文化的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但是中华文化需要人,而我,肯定是其中之一!”

于是毅然退学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生道路,并不断推出一部又一部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虽仅而立之年,就已然著作等身;虽还是少年之身时,就已开坛京师,受聘诸多知名高校特聘教授,座下高官巨贾云集,皆非等闲。无论是创办四观书院,还是领导华夏文化促进会,都是对当年退学时志向的实践,我们深信,他还将继续不负使命在传承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大步前行。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365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統文獻
孟子
儒家亚圣——孟子
孟子行年考(一)(前372年—328年)
读经典:孟子身世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之一 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