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春励志故事

传奇一生 无尽奇珍

  歌曲《送别》 资料图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一曲《送别》传唱至今,舒缓优美的旋律、苍凉悠远的意境时时在我们耳边回荡,让尊重友谊、不负时光的君子之道,时隔百年仍余音绕梁,荡起心中的阵阵涟漪……

  然而你可知,这一曲弦歌由谁作词?这作者的人生又经历了怎样的绚丽与传奇?

传奇一生 无尽奇珍

  说出他的名字也许你并不陌生--李叔同。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超脱凡俗的称号--弘一法师。

  如今,当我们吟唱《送别》,重温这位大家的传奇命运,他的人格也在“酒尽梦寒”的无言中回荡开来……

  涉猎西洋艺术的留学志士

  在110年前那个古老的中国,甲午战败极大刺激了清末朝野,本是弹丸之地的日本依靠明治维新走上划分世界格局的前台,而其国内的文化艺术也以西化的面貌日渐引起人们关注。1896年,清政府第一次派遣13名中国学生东渡日本留学,随之带动起“留日热潮”。1905年,正是在这热潮的顶峰,25岁的李叔同来到了日本。

  初到日本,李叔同目之所及尽是日本学习西方的成效,羡慕之余,他也开始了对西洋艺术的全面研攻。后来他还在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科从黑田清辉等画家学习,又入音乐学校研究乐学与作曲,业余还研究戏剧。

  短短几个月之后,李叔同就有了丰厚的收获。1905年12月,他在《醒狮》杂志第3号上撰文:“语言者无形之图画,图画者无声之语言。”认为图画关系于德育、智育、体育,其功效不可小视。与此同时,他对西洋美术已有相当理解,对日本西洋画的发展情况也大体掌握,并能做出一定的评价。尽管这与李叔同早年扎实的艺术功底和领悟能力分不开,但也可以看出,几乎从抵日开始,他就进入了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

  在东京美术学校,李叔同作为中国第一代美术留学生,受到了日本各阶层的关注。日本《国民新闻》记者曾到访这位“清国留学生”的画室,只见四壁悬挂黑田、中村等人的画作和他本人的油画稿,笔致潇洒,令人赞赏。这段时间,他刻苦学习,勤奋创作,创作了大量油画、水彩画、国画和版画,作品获得了当时日本美术界的高度评价。

传奇一生 无尽奇珍

  李叔同英文也学得很好,到日本后更是研读了大量文艺书。据他的学生丰子恺回忆,李叔同曾细读原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对西洋戏剧倾心已久。1906年,他与曾孝谷等人创办“春柳社”,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目的,建立了演艺部。于是,春柳社的成立标志了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成为中国人编演话剧的最初实验。

  在这个团体先后演出的《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剧目中,李叔同均担任主角,一时声誉鹊起。初演《茶花女》时,他为了串演女角,不惜将小胡子剃去,还花重金做了好几身女西装,十分认真。

  李叔同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一闪,却一直是他人生诸多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幕,他的一场客串也成就了中国话剧的发展。

  散发着人格魅力的艺术教师

  李叔同的教育生涯早在1903年即已开始,当时他从南阳公学退学,到约翰书院担任教职。但他任教并取得卓越的成就还是自1913年开始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从事艺术教育。在那里,他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和充裕的时间保证,而那整整六年的时光也让李叔同成为了一名开风气之先、桃李满天下的艺术教育家。

  此前,通过在日本学习美术,李叔同确立了“以美淑世”,“经世致用”的美术教育观念。而纵观他的艺术教育经历,可以发现其特点正是既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富有探索精神。

  李叔同先是改变了原有的重在临摹的教学方式,力主写生。为了让学生全面学习系统、先进的绘画艺术,他在课堂上大胆引入人体写生素描。这在当时的中国可是破天荒的事。此外,他还开设了野外写生课,组织学生在西湖、运河一带写生,同时又开设素描、水彩、木刻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众读 | 李叔同,绚丽至极却归于平淡
从浊世公子到一代高僧,弘一法师的人生三境!
天津建卫六百年·李叔同 一帆风雨只人归去
李叔同.雪子
悲欣交集——浅说弘一法师李叔同
弘一法师: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