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苑】端午忆故乡
userphoto

2024.06.11 湖南

关注
端午忆故乡
文/水青

我的老屋叫嘴上大屋,是一个居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大屋场。它位于天华山脉的枫子庙山南麓,山丘延绵,没有河流,所以当地也就没有扒龙舟的习俗,但每年端午节,地方上民俗还是丰富也讲究的。我家南迁广州后,每当端午节来临,儿辈们去看当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我和妻子便坐在家里吃着自己包的粽子,不由地她一句我一句唠叨起老家的端午节,沉浸在那流金岁月里。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的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那个时代没有玩具出售这个概念的,所以包粽子我们做小孩子的特别开心,不单是有粽子吃的心情驱使,很大的成分是能够傍随大人包粽子,也是一种游戏,从中淘取乐趣。包粽子那天,妈妈拿了两张棕叶,用手一卷,棕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体形。我在旁边模仿妈妈的样子,拿来两张棕叶就是卷不成圆锥体形,卷来弄去还是一个圆筒形。妈妈见了就指点:“左手捏住棕叶一端,右手将棕叶的另一端往里卷,下面用力捏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终于卷好了棕叶。

接下来,妈妈在空心锥形里插上一根筷子,拿来瓷调羹舀上头天晚上用井水浸泡过的糯米放在里面,然后慢慢地摇动筷子,边摇边往上提筷子,直到把糯米沉得紧紧的。我也学着在棕叶里放上一支筷子,然后放上糯米慢慢摇动筷子,不是把棕叶弄破了就是糯米包的不够紧。身边的妈妈又开始示范了,直到教会了我。

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席草在棕子尖角附近缠上一两圈,系上结,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妈妈要我把席草的一头留得长一些,借用较长的席草将五个粽子扎成一堆,便于携带,也便于挂在屋檐下保存。那时没有冰箱,就用这种方法也能保存一段时间。

包好的粽子放在铁锅里煮上两个钟头,一股清香随着蒸汽溢满了整个厨房。此时我已站在灶台边等候多时了。

端午节的主角粽子准备好了之后,就要忙于采集艾叶和石菖蒲了。

在我们农家田间地头,经常长有艾叶,除了平时用来药用或夏天用来驱蚊外,恐怕主要是为端午节种植的。每到端午的当天上午,这些地头的艾叶往往是一扫而光,人们把它采集回来,加上酷似宝剑型的石菖蒲叶片,插在自家门楣上。据大人说这样可以把妖邪驱避在门外。采集工作大人交给我们小孩子完成,因为难度不大,我们小孩子也很乐意,除了完成任务后回家能得到一个粽子的奖赏外,还能邀上邻家的小朋友在田间小路上撒欢,时不时在田间小路哕口处抓上几条小鱼,着实开心极了。大人说的驱妖避邪版本很多,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们,并不在意,也没有看到妖见着邪,但明白了一点,妖邪不是好东西,如似乎,在采集艾叶和石菖蒲回家的路上,我们左手拿着艾叶当狼牙棒,右手握着石菖蒲当宝剑,挥舞着指向对方,口里还大声喊叫着:“我来了!”吓唬对方,把对方当成妖邪。双方就是这样子喊着,舞着,也不论什么输赢,就这样嬉闹着回到了家,自然忘不了向大人索要奖励的粽子。

民间端午节的正餐是设在中午的。到了中午吃饭,主食当然是粽子,不过桌上比平时多了很多菜,我现在都记不太清了,不过有两样是记得的,那就是咸鸭蛋和雄黄酒。

雄黄酒是大人从中药铺里买来雄黄少许,把它捣成粉末,外加大蒜泥,用白酒浸泡制成,若放在太阳下晒上四五天,据说这样的雄黄酒药力更强。饭前,大人斟上桔黄色的雄黄酒少许一饮而尽,相互祝愿,尔后,大人就用手指蘸取酒里的雄黄蒜泥混合物在我们小孩的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边写口里边念叨:“消灾去痛,平平安安。”很小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懂,只求乐趣,任由大人在额头上写字画符。后来能听懂故事了,当听到千年修炼的白蛇就是在端午节的雄黄酒下现了原形之后,才认识到雄黄酒的威力,能对付一般的有毒小动物那就更绰绰有余了,于是开始偷着喝雄黄酒了,再后来我到了中学,知道了雄黄的有毒成分后就再也不敢喝了。不过,我对雄黄大蒜泥在蚊虫叮咬后,一擦即有消炎止痛的效果深信不疑,有否副作用没有去考就过,但我一直在使用着,觉得比市面上买回的驱虫油等类液态药剂没有差。

说到端午节吃咸鸭蛋,也蛮有趣味的。端午的咸鸭蛋一定是要放在煮粽子的锅里与粽子一同煮熟的,据说吃了这样煮熟的咸鸭蛋整个夏天不会生疮疖的。这一点我不相信,因为那一年夏天我就生过疖子,还很痛的。现在想来,是父母把期望寄托在端午节咸鸭蛋的传说里。

饭后,大人给我们一人一个小香袋,要我们挂在脖子上,又说能僻邪驱瘴。我不愿意戴在脖子上,认为这是女孩子的小饰品,只别在裤腰上。我虽然不愿意挂在胸前,但我还是喜欢那包的形态美以及包里散发出来的香气,时不时把香包拿在手上看上一眼,靠近鼻子闻上一阵。原来包里装的香料是藿香、薄荷、艾叶、大蒜、紫苏,这些材料在农村各家的田间地头都有,而香包是带花纹的碎布头做的,就是说,整个香包一分钱不花,漂亮实用。现在想来,由于当时医药不发达,这些有杀菌作用的香包被带在孩子们的身上,确能起到避邪正气、防治蚊虫和不祥之物骚扰的作用。

这就是我孩提时在老家过端午的一幕,是现代都市里的小孩子奢望的生活!

  (2011年五月初七写于南苑)

作 者 简 介

水青(笔名),生于贵阳,长于长沙县,1978年起从事教育工作,1985年支教南粤。南粤工作时段,教学之余,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不少篇章分别被《中学化学》期刊(1995年第10期刊首)、《中华优秀科学论文选》(四川人民出版社)等刊物收编,也有些闲文跻身报端。

女性视角看世界

家国情怀待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地道的南京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几个?
浓情端午——潮乡习俗
中医全解端午节养生食俗之食疗宜忌
端午节民俗里,竟然藏着这么多养生智慧!
舌尖上的扬州端午
名家笔下的端午风情(4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