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對哪些健檢提早讓癌症現形

做對哪些健檢提早讓癌症現形

副總統蕭萬長健檢及時發現肺部腫瘤,早期得到治療,是這幾天的大新聞。一個多月前,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柴松林也現身說法健檢多重要。

平時多吃蔬果、健走,自認為身體沒有異常症狀,根本沒想過做大腸鏡檢查。還好去年底一位醫生朋友送他健康檢查當新年禮物,才意外發現大腸長了瘜肉,是零期大腸癌,由於早期發現,經過開刀後目前身體已無恙。

除了平時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警覺症狀,更要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成功抗癌。

《康健》為你整理男性、女性都常見的癌症檢查項目及各別該特別加強的檢查項目。

男性、女性都要注意的癌症:大腸癌、肺癌、肝癌、胃癌、膀胱癌、腎臟癌、皮膚癌

大腸癌高危險群請加做大腸鏡

■誰該做檢查?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如擔心做內視鏡檢查產生疼痛感,可考慮選擇無痛鏡檢。

肺癌高危險群加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

■誰該做檢查?肺癌的高危險群:

常抽菸、吸二手菸的人

長期處在空氣污染、油煙、接觸化學物質的工作環境中的人

有肺癌家族史的人

已經得過一種癌症,如咽喉癌、乳癌、大腸癌、食道癌、子宮頸癌的病人

■該做哪些項目?

胸部X光:胸部X光檢查可看到80%的肺癌,但有20%的肺癌被其他器官遮住看不見,因此較慎重的做法是胸腔正面及側面各照一張X光片。

低劑量斷層掃瞄:斷層掃描能發現小於1公分的腫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建議,高危險群每年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

肝癌抽血到超音波一項都不能少

■誰該做檢查?肝癌的高危險群:

B型肝炎帶原者?C型肝炎帶原者

有慢性肝炎者?肝硬化

家族中有人患有肝癌者

■該做哪些項目?

如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B、C型肝炎帶原者,應先做完整的肝臟檢查,包括:B型肝炎表面抗原、B型肝炎表面抗體、C型肝炎抗體、肝功能指數(GOT與GPT)、胎兒蛋白(AFP)、腹部超音波

如果確認自己是肝炎帶原者,務必定期做以下檢查:肝功能指數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胎兒蛋白檢查

■貼心提醒高危險群健檢完仍需3~6個月追蹤一次。

50歲以上民眾

有家族病史應提早到40歲

有個人病史如曾得過大腸癌、慢性發炎性大腸炎如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腺瘤性瘜肉的人

■做哪些檢查項目?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一般民眾50歲之後每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每5年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或鋇劑X光超音波檢查、每10年一次全大腸鏡檢查。

更謹慎的作法,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許文虎強烈建議,四、五十歲以上的民眾一定要做上與下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也就是胃鏡與大腸鏡,分別偵測食道癌、胃癌與大腸直腸癌。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做內視鏡比做斷層掃瞄有效,因為斷層掃瞄只能看固定不動的器官,對於會動來動去的腸道與食道偵測率不高。

胃癌胃鏡是抓出早期癌的利器

■誰該做檢查?胃癌的高危險群:

60歲以上?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萎縮性胃炎?小腸化生

分化不良?家族腺瘤

多發性瘜肉?胃曾部份切除

家族中有一等親罹患胃癌

此外,一些環境因素也可能影響胃癌發生:

重鹹、醃漬、煙燻及含防腐劑的食物

抽菸

長期使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會傷害胃黏膜

■該做哪些項目?胃鏡配合切片檢查是胃癌最主要的診斷方式。

膀胱癌驗尿是最基本的檢查

■誰該做檢查?膀胱癌的高危險群:

抽菸的人:吸菸者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5倍。

在染料工廠、油漆或印刷工做的人。在苯胺色素工廠工作的工人,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0倍。

■該做哪些項目?例行的尿液檢查可發現超過正常數量的紅血球或合併細菌感染。若發現異常,則須進一步做膀胱鏡檢查。

腎臟癌50歲以上每年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誰該做檢查?腎臟癌的高危險群是有5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抽菸、肥胖者。

■該做哪些項目?建議從50歲開始,每年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皮膚癌無篩檢工具,請警覺症狀

只要皮膚有異常產生,包括在一個小皮膚區塊產生滑、發亮或帶蠟狀的硬塊變化,或皮膚產生紅色硬塊、出血結痂,傷口久未癒合等,持續超過兩星期而沒有改善的話,就要就醫做切片檢查。

【男性好發的癌症:口腔癌、攝護腺癌、食道癌、鼻咽癌】

口腔癌檳榔族務必做理學檢查

■誰該做檢查?口腔癌好發於45歲以上,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目前政府的口腔癌篩檢建議是,只要是18歲以上有嚼檳榔、抽菸習慣的人就要接受篩檢。

■該做哪些項目?目前健康檢查主要是牙科醫師進行理學檢查,看臉部、口腔、唇部、舌頭、顎部有無腫瘤或顏色異常。攝護腺癌肛門指診+PSA,雙管齊下

■誰該做檢查?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應做一次攝護腺癌篩檢,而有家族病史的人最好40歲以上就做檢測。

■該做哪些項目?肛門指診與抽血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必須互相配合以提高篩檢的準確率。

因為肛門指診無法偵測早期的攝護腺癌,PSA值的測定也無法偵測所有的攝護腺癌。

食道癌胃鏡也能發現病灶

■誰該做檢查?食道癌的高危險群:

40歲以上男性

長期吸菸、喝酒、嚼檳榔的人

喜歡吃醃漬食品、熱食或速食的人

■該做哪些項目?醫生建議高危險群可在健康檢查做胃鏡時,同時偵測食道是否有異常。

鼻咽癌40歲以上做鼻咽內視鏡檢查

■誰該做檢查?鼻咽癌的高危險群是4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有嚼檳榔及抽菸的人

■該做哪些項目?健檢項目有抽血驗EB病毒及鼻咽內視鏡,但醫生建議,EB病毒的敏感度不高,建議直接做鼻咽內視鏡。

【女性好發的癌症:乳癌、子宮頸癌、甲狀腺癌、卵巢癌】

乳癌自我檢查+影像檢查不可少

■誰該做檢查?乳癌的高危險群:

媽媽或姊妹曾經得過乳癌

體重過重

抽菸、喝酒

未曾生育哺乳過

■該做哪些檢查?

20歲開始自我檢查

40歲以下的婦女做乳房超音波的檢查

40~49歲婦女的檢查最好一年做乳房X光攝影、隔年做超音波檢查

50歲以上婦女每2~3年定期乳房X光攝影檢查。不過,也有醫生建議5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因為脂肪組織增加,乳房組織開始較鬆。

子宮頸癌抹片+HPV檢測,增加篩出率

■誰該做檢查?一般建議30歲以後開始抹片檢查,但也有醫生認為在初次性行為之後3年開始檢查,1年做1次。

■該做哪些檢查?本土最新研究發現,同時做抹片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查,篩出率能從只做傳統抹片的81%提升至97.2%。

至於多久做一次?若抹片加上人類乳突病毒檢測都正常,則3年後再檢查一次即可;但如果兩項檢查結果有異,建議3~6個月後再做相同的檢測。

甲狀腺癌別忽略甲狀腺超音波檢查

■誰該做檢查?甲狀腺癌的高危險群是40歲以上女性及家族病史者。

■做哪些項目?甲狀腺超音波可以早期幫助發現有無甲狀腺異常。

卵巢癌超音波是醫界公認的檢查方式

■誰該做檢查?

40歲以上

有家族史

停經後體重過重的女性

■該做哪些項目?長庚醫院婦癌研究中心主任賴瓊慧指出,抽血驗腫瘤指標CA125,已有研究顯示效益並不是很高,50%的第一期卵巢癌病患不會出現異常升高,而有些良性情形如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會導致血液中CA125上升,因此並不適合做為早期篩檢的工具,尤其是還有月經的女性。

但她還是認為,就個人而言,如果女性朋友不放心,可以選擇半年做一次陰道超音波檢查,搭配一年一次CA125的抽血檢查。即使做了健檢,身體保養仍相當重要。

即使檢查結果一切正常,並不代表沒有潛在疾病,因為檢查會因儀器的限制、檢驗人員的技術而有誤差,不一定能在一次健檢中發現疾病。因此,繼續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注意身體變化、定期做健檢仍是必要的,可別把一次健檢當成永久的護身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对哪些健检?提早让癌症现形!全了
癌症高发 8类人群需要警惕癌症突袭
【2023世界癌症日】守护健康,科学抗癌,胜利奖杯颁给各位抗癌战士
它们是癌症最怕的蔬菜,一定要多吃!抑制癌症率的最佳蔬菜抗癌、防癌榜单
8大癌症与饮食联系密切
人体哪些器官容易落入癌症魔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