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很多人自然以为就是要「言行一致」的意思,以及「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之类的。这实在是望文生义,还生错了。前辈们把这种解释前人观点的方式叫做:「用常识、流行、粗陋的观点来解释前人思想」。

「知行合一」望文生义,意思也应该是:知和行是「合一」的。知和行是一个东西,而不是知是一个东西,行是一个东西。知行就是一个,不是两个,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就是「知行合一」。

一、知行合一

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是就根源处讲,而不是就效验处讲。是「你本来就是知行合一」,而不是「你应该知行合一」。

以往的知行观,都把知和行分为两物,然后就知行先后次序,轻重等问题加以讨论。王阳明认为这是不对的。知行就是一物:

「知是行知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

王阳明举了一个很好懂得例子来说明: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

喜欢「好色」,厌恶「恶臭」。闻到恶臭,是知。厌恶恶臭,是行。在闻到恶臭时自然产生厌恶的意念,「闻恶臭」和「恶恶臭」是同时发生的。这就是「知行合一」。所以「知」是一种价值判断,「行」是一种意志取向。它们是同时发生,同时完成的。在你作「好色」与「坏色」之别时,判断的完成,意志取向同时也就发生了。所以王阳明说:「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

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一念之间,就有知行,「一念发动处,就是行了」。

为何主张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是对朱熹知行观的批评。之所以要对朱熹知行观批评,是因为当时社会动乱,道德沦丧,王阳明试图救治天下之病。救治天下之病的方法,就是要从根源上去除人们违背伦理纲常的意识,这个切入点就是知行观。

朱熹把知行分为二物,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王阳明说: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传习录》)

所以王阳明说朱熹那种知行为二的观点是不妥的,实际上是「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处就是行,坏念头想一想就是行了。所以坏念头出现就得克制。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制了……不要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

朱熹知行为二的观点,会给恶念以庇护和滋生的地盘。想一想,又没做,就没关系。王阳明于是拈出「知行合一」之论,知行是一个东西,想都不能想,一想就是行了。

「要晓得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如人在床上思量去偷人东西,此念动了,便是做贼。」(《阳明先生遗言录》)

另一方面,朱熹的「知先行后」之说,强调对道德原则的了解是伦理实践的前提。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知而不行,所有人都说仁义道德,没人去做到。人们甚至会说:我对仁义道德知的还不够,还不能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础是「心即理」,是「求理于吾心」,而不是在心外求理,所以知行的本体就是这个「心」。由于「心即理」,所以知是本有的,不用外求的。「知」已经有了,这种情况下的「知行合一」,就在于情调依照的「良知」而「行」的应然性。知和行是一个东西,有知就是有行。

至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狠斗私字一闪念」便是从此而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心学“知”和“行”的关系(二)
“知行合一”的由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为学至圣之道
中国最牛的四个字,掌握了这四个字,无往而不利,做生意生意成
成中英: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