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全球销售额top 30的小分子药物
userphoto

2022.08.17 北京

关注

前面给大家介绍了销量top 20的药物,今天介绍top 21-30的小分子药物。以下文字内容大多参考自FDA官方的药物说明书,部分的数据除非特别引用,一般是参考维基百科和药企官方公告。

回顾:

【解读】全球销售额top 10的小分子药物

【解读】全球销售额top 20的小分子药物

销售额top 21-30的小分子药物

top 21 (25.01亿美元): Lynparza (Olaparib)

奥拉帕利(Olaparib)是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PARP)的抑制剂于2014年在欧洲和美国上市(由阿斯利康研发),主要用于治疗有BRCA基因突变或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HRR)/缺乏的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正是由于检测到BRCA突变及相关的家族癌症病史,决定预防性地切除乳房和卵巢。

PARP和BRCA是主要的DNA修复蛋白,当同时抑制这两个蛋白时会导致细胞死亡,而单独抑制其中一个则不会,这个现象被称为“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1]。

图1. PARP抑制剂的“合成致死”机制。图片来源:Nat. Rev. Clin. Oncol. 12, 27–41 (2015)[1]

图2. 目前获FDA和NMPA批准上市的PARP抑制剂

top 22 (24.97亿元): Entresto (Sacubitril, Valsartan)

Entresto是由诺华研发的于2015年上市的一款联合用药,成分为沙库巴曲 (Sacubitril)和缬沙坦( Valsartan),于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沙库巴曲在体内会经酯酶水解为活性代谢物 LBQ657,后者是脑啡肽酶抑制剂;缬沙坦则是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angiotensin receptor,AT1受体)的拮抗剂 。

top 23 (24.74亿美元): Aubagio (Teriflunomide)

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于 2012年上市(由Sanofi研发),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特立氟胺是二氢乳清酸脱氢抑制剂,该酶是参与合成嘧啶的线粒体酶。特立氟胺对MS的治疗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与活化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有关。

特立氟胺、富马酸二甲酯(top 11 )和芬戈莫德(top17)都是治疗MS的药物,但三者机理似乎很不相同。

图3:top 21-23的小分子药物的结构及适应症类型。图片来源:https://njardarson.lab.arizona.edu/content/top-pharmaceuticals-poster

top 24 (24.7亿美元): Zytiga (Abiraterone Acetate)

醋酸阿比特龙(Abiraterone Acetate)于2011年上市(由强生研发),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醋酸阿比特龙在体内转化为阿比特龙,后者是17α-羟基化酶/C17,20-裂解酶(CYP17)的抑制剂。CYP17在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肿瘤组织中表达,是雄激素生物合成所必需的。CYP17催化两个连续反应:1)孕烯醇酮(pregnenolone)和孕酮(progesterone)通过17α-羟化酶活性转化为其17α-羟基衍生物;2)随后通过C17, 20裂解酶生成脱氢表雄酮(DHEA)和雄烯二酮(AED)。DHEA和AED是雄激素,是睾酮的前体。

图4. CYP17催化生成雄激素DHEA和AED的连续反应。图片来源:Nat. Rev. Urol. 11, 32–42 (2014)[2]

top 25 (24.48亿美元): Ofev (Nintedanib)

尼达尼布是2014年上市的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和减缓系统性硬化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患者(SSc-ILD)肺功能下降速度的药物。尼达尼布是由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BI)研发的多种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竞争性的结合ATP口袋。这些激酶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 α和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 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1-3,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 Fms-like酪氨酸激酶-3 (FLT-3),除了FLT-3外都参与了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发病机制。

IPF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肺损伤和呼吸困难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气短、持续的干咳。IPF的全球患病率约为1-2‱,美国约有20万患者,患者年龄通常在50岁以上[3]。目前还不清楚IPF的发病机制(但认为可能与PDGFR、FGFR等生长因子相关),也没有治愈IPF的药物,现有药物只能缓解症状,目前上市的IPF治疗药物只有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Pirfenex),后者的MoA尚不清楚[4]。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2月,Insilico Medicine宣布利用AI仅用时不到18个月就发现了新机制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 

top 26 (24.38亿美元): Sprycel (Dasatinib)

达沙替尼于2006年在美上市(由BMS研发),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Ph+)慢性髓性(也称慢粒)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达沙替尼是BCR/ABL和Src激酶抑制剂,属于BCR/ABL第二代靶向药。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神药”格列卫(伊马替尼)是BCR/ABL的一代靶向药,也是第一个癌症小分子靶向药。最近,BCR/ABL抑制剂的好消息纷沓而至。2021年10月,诺华的BCR-ABL变构抑制剂Asciminib获FDA批准上市;11月,国内的亚盛医药在国内上市了全球第二个三代BCR/ABL靶向药奥雷巴替尼,二者都对T315I突变有疗效。

图5:top 24-26的小分子药物的结构及适应症类型。图片来源:https://njardarson.lab.arizona.edu/content/top-pharmaceuticals-poster

top 27 (24.37亿美元): Xeljanz (Tofacitinib)

托法替尼(Tofacitinib)是first-in-class的JAK激酶抑制剂,于 2012年上市(由辉瑞研发),获批的适应症包括:1)中度至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2)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3)中度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9月,根据托法替尼的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结果,FDA要求在其说明书上添加“增加严重心脏相关事件、癌症、血栓和死亡的风险”的黑框警告。

top 28(23.3亿美元): Alimta (Pemetrexed)

培美曲塞(Pemetrexed)是于2004年上市(由礼来研发)的抗叶酸代谢类化疗药物,用于治疗胸膜间皮瘤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培美曲塞与叶酸结构类似,它通过抑制嘌呤和嘧啶合成中使用的三种酶: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和甘氨酸酰胺核糖核苷酸甲酰转移酶(GARFT)发挥作用。

图6:培美曲塞和叶酸的分子结构

top 29 (22.09亿美元): Nexium (Esomeprazole)

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是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常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和胃溃疡。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1989年上市,最高年销售额超过60亿美元)的S型异构体,于2000年上市,由阿斯利康研发。

top 30 (21.95亿美元): Otezla (Apremilast)

阿普斯特是于2014年上市的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4,PDE4)抑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plaque psoriasis,PsO)等。阿普斯特由Celgene公司研发,后者于2019年被BMS以740亿美元收购;同年,Amgen以1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阿普斯特。2021年5月,FDA受理了阿普斯特用于治疗轻中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申请,有望进一步惠及更多PsO患者。但是,阿普斯特的治疗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25亿人(占总人口的2%到3%)的银屑病患者,其中,美国和中国分别约有800万和650万患者[5]PsO银屑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80-90%,它会引起干燥、隆起、红色的皮肤斑块[6]

图7:top 27-30的小分子药物的结构及适应症类型。图片来源:https://njardarson.lab.arizona.edu/content/top-pharmaceuticals-poster

小结

Top 30小分子药物治疗的疾病涵盖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等,除了top 7的恩杂鲁胺(日本的安斯泰来与辉瑞合作研发)和top 20的赖氨酸安非他命(日本的武田制药收购shire所得)外,其余都是欧美大药企的”重磅炸弹“。从药企占比来看,辉瑞(3个是合作开发)和BMS各占5个(3个是收购Celgene所得),AZ占4个(都是自主开发),Gilead(都是抗病毒药物)和强生各占3个。从上市时间看,有21个是2010年后上市的,其中Trikafta仅上市两年。从适应症看,上市最多的是治疗HIV、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mCRPC)和多发性硬化症(MS)的药物,分别占3个;其次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和预防术后血栓和中风的药物,都上市了两个。

表:2020年全球销售额top 30的小分子药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二》: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知识|干货
FDA同时批准罗氏Pirfenidone和BI的Nintedanib
国际呼吸学会更新IPF治疗新指南
指南速递| 九大问题带你了解肺间质纤维化的药物治疗
ERS2015:2015 版特发性肺纤维化指南解读
【独家】细数那些驶入审评审批快车道的创新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