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适合的呈现方式

一、课文总体介绍(教材学生)

《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的。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它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的综合学科的经典文章。物候学本身是一门综合运用气象、地理、生物、农学等方面知识的学科。作者在介绍这门学科时,运用了众多的事例来展现物候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从而将这门学科特点介绍得清晰、完整。

初二的学生已经在上学期学过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对说明文的文体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对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这篇文章,在不看任何资料的情况下,我阅读了二十多遍。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了一篇文本解读。然后查阅关于这篇课文的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课文解读、原文、课件、教案等等。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再次深入的思考。

我试图去思考自己的发现。作者在1963年,已经是73岁的老人了,还写下这篇文章,肯定有他的原因。当时自然灾害刚过,又搞了大跃进。在那个时代,作者刊登在《科学大众》上的文章题目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其实,这个题目相当于是作者的呐喊。他想告诉众人,物候学能够让农业丰产。只有去观测物候,才能指导自己更好地去从事农业生产。

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然人们要学会观察大自然,了解物候和物候学知识。利用发现的知识,指导自己从事农业生产。其实,他是希望人们能有一种科学精神,客观对待物候,从中发现规律。

 

二、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

基于以上理解,我把本文的目标定位:

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思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 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树立科学精神,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定位:

重点: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难点: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的过程分为六个方面:情境导入----走进作者----初读课文、分析层次----赏析语言---总结全文----作业布置:

第三个环节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分析了文章内容,并加以理清层次。并且分析了全文以及6-10段的逻辑顺序。第四个环节赏析部分完成了第二个目标,抛出“你喜欢这篇文章什么”这个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体会生动性、准确性,同时,还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再次理解。在总结全文中,第八段的呈现,让学生去质疑两个举例,思考作者究竟想强调什么,从而引出科学精神。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从而完成了第三个学习目标。

三、课堂教学中自己把握几点:

1. 契合说明文文类特征,说明文的特质体现鲜明。

课堂的前半部分,作者在引导学生总结文章内容,划分层次,分析写作顺序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说明文的问题特点。而且,在后面赏析部分里,学生能够自觉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去分析仔细喜爱的句子。说明文的顺序、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等等的出现,正切合了说明文的特质。

2.阿来的话引用精当,“更有趣味”作为语言赏析的总纲新颖别致。

在第三个环节赏析文章里,我加入了阿来的话:所谓物候,还是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更有趣味。那么,你又喜欢什么呢?

它是一个过渡语言,也切合了文章生动性特点。因为有趣才会觉得生动。顺势就引出了后面的发问。相当的自然精妙。过渡不生硬,无用。

同时,大胆地用这种比较柔和的语句,去打破一般说明文的沉闷讲解。让学生觉得有趣味,激发学习兴趣。

而且,这个大问题,包含了很多小问题,如:生动性、准确性、知识性等等。需要教师去不断追问、引导,达到对文章语言的分析。

3.揣摩质疑环节印合单元教学主题,与众不同,涉及学生深层思维。

科学精神里拥有质疑精神,教学中抓住原文与课本中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的不同,让学生去质疑。设计了一下环节: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为什么加上了一句?表示限制,因为只有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才会出现四季更替的现象。在对比中,学生会发现原文原来也有一些不严谨之处。

4 . 原文比较阅读令人耳目一新,引发思考和新的增长点。

作业布置里设置如下环节:对比本文与《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之间区别(题目、内容等),为什么要重新改写。(PPT:体会不同)

在对比当中,学生就能够体会到两者之间的不同。也能够找到两者的不足之处。原文情感的统一性和改变后的通俗易懂性,各有差异。同时,原文的阅读,会让学生追溯到以前。还原了作者本初的意愿。这是阅读课文,所感受不到的。

 

四、课堂的可取之处    

1.导入合情合境合适。

今天上午的天气,正好下了场急骤的春雨,雷声轰鸣。这个场景正好跟我准备音乐契合,也和书的题目吻合。同时,我拍了下雨时学校的照片和学生们在走廊欣喜看雨的照片。

学生的照片,学校的场景,相似的雷声,自然得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应了今天天气的场景。增强熟悉感,同时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拉近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关注学生,眼中有人。

课堂中,我很重视学生的表现。当最后一个学生看不清楚ppt上的字时,我让他走出来靠近PPT读对人的关注。对学生的回答,都恰如其分地进行点评鼓励。

3.补充材料有价值,呈现原文,比较阅读,让学生明确要关注读者群体。

我把《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复印,分发人手一份。这种对比阅读,提高了学兴趣。设计比较环节,学生自然就会理解阅读对象的不同,内容和题目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4.设计思路清晰,设计难度合理,层次清晰,层层深入,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深刻。

这节课教学过程思路很清晰,五个环节。从情境导入到了解作者,再理清文章层,赏析语言,体会主题,对比阅读的作业布置。环环相扣,很是扎实。特别是对多个举例的质疑,强调了科学精神,这个环节相当精妙,顺势引出了作者目的。

五、课堂尚待改进之处

1.教学状态还可以调整得更好,有些环节推进有点散,可以更聚焦一些。

整体的结构中主体部分是:理清文章层次----赏析语言----体会主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推进比较缓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切合度不高。文章层次环节共用了20分钟,这就给后面的赏析不能预留充足的时间了。教学节奏可更紧凑,为最后的比读留出足够的时间。

2.语言赏析部分,可以由学生提出句子,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必投影展示。

课文的赏析部分,我加入了第二段中的两句话,展示出来。但是这些应该都是自己的预设。而学生的思维是流动的,所以最好不展示,只要书上有的。如果没有的可以考虑展示。

在师生对话追问中,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合理利用投影展示,不能为展示而展示,失去它固有的意义。

 

3.用文中知识解释诗歌中的物候现象,不宜。

第三个环节赏析完文章后,我出示了PPT郭沫若一句话。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运用上面知识,你能帮他解决一下吗?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学生很容易利用书中纬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可以检测学生掌握物候知识的情况。

但是,反过来想,这又是科学课上的内容,不是语文课。可否改为:用大林寺桃花为例证。这一改符合课文后最后一题,也是考点。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课文后面的习题,在课堂上加以显现解决,其实就减轻了学生课后的负担。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效果应该相当好。

总之,一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具体的赏析过程有些散,推动慢。在划分层次环节,当第一个学生完整地说出答案后,我还在不断地去让其它学生去反复说。这些都体现了课堂上对学生问题处理不到位。

那么,教者理解了文章,如何用一定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去了解呢?值得不断探究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
在校生、师范生、非师范生是否有教师资格报名限制?
第四单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