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课堂像科普文一样生动有趣

今天参加了县里在我校举行的教研活动。上午听四节课,四位老师上了同一篇课文,来自八年级语文上册《时间的脚印》,这是一篇说明文。针对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四位老师都涉及到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等,另外还兼顾了字词教学。但是,他们的思路不同。

我故意没有提前看这篇课文,在自己对课文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把自己当做学生来上课,那种感受可能才能接近学生。从学生相似的感受中,你就能发现每节课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空余时间,我阅读《时间的脚印》,这篇关于岩石记录时间的科普说明文,写得是那么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可是,真正把它当做一篇课文来分析时,似乎都缺少了生动有趣。

学会字词,找主要内容,找说明方法,分段落等等,这些语文似乎必备的几个环节的实施,似乎都与生动有趣无关,变得冷冰冰起来。我坐在听课会议室听课座椅的最后一排,呆呆地望着前面的上课舞台,开始了一些超语文的狂想。

 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在教我一定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让上课的形式如同课文表述一般,那么生动有趣。字词,找主要内容,找说明方法,分段落等等,这些都是要做的。可是,我感受不到生动有趣,以至于走出这个听课会场后,可能我根本不想再把这篇文章看一遍。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一篇生动有趣的科普文,被我们分析得学生看都不想看了,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语文课让学生不再喜欢语文,激发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这样上课就失去了根本的目的。

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这节课如同这篇说明文一样生动有趣,老师能够激发我去看更多的科普文才好。可是,作为老师,设计这样一节课,不下足功夫可能是做不到的。转换成学生的角度,去看这篇文章。

这篇科普文的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足可以吸引学生,那么语文老师最主要要做的。可能就是维持这种趣味性,引发学生阅读其它类科普文的兴趣。而语文知识的强调,应该都是为了这个服务。

今天看到一句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南坞镇一中语文教研组举行听课活动
浅谈说明文写作“三步走” @ 中考热线
科普说明文教学的语感训练要义
【魅力整合】走近科学,探索真理之美(2)
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推迟开学,该如何做好语文提前预习?一线老师告诉你这样安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