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能与文明》系列文章品读欣赏

11.与妈妈说教育
闻歌 著

已是耄耋之年的妈妈一个人自说自话:“现在的大学生真不值钱了,还不如以前的小学生,现在的大学生比以前的小学生还多,大学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读大学有什么意思。”我在旁边听着,也想起几天前碰到一个人,仅仅二十一岁,从一所职业高中中途退学,现在做体力活,但一个月的收入比他那些正常毕业的同学要高很多,觉得自己退学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这些年的中国,一些父母与孩子觉得考不上好大学,读书不能实现“出人头地”,便选择退学;或者有父母只求将孩子找个地方关起来,学不学什么没关系,只要不到外面惹事就行,而孩子就在学校里混日子。退学的孩子早些日子开始挣钱了,而混日子的孩子过些年才“出来”,挣钱不如早“出来”的孩子也正常。在学校里,老师们抱怨孩子笨,没有心情教,如果真正教也不知道怎么教,于是,许多学校就成了将孩子“关起来”,让孩子度过几年自然年的场所。还有一些父母依然坚信读书可以使人“出人头地”,竭尽全力为孩子选择“好”学校,报各种培训班,筹备出国留学的资金。部分家庭为孩子教育的投入对基本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数年后,发现孩子依然“读不出来”,或者就业还是问题,或者就业后的收入远远达不到期望,于是开始后悔。

无论是放弃读书还是大量投入之后后悔,背后的理念都是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或读书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这个理念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孩子、家长和教师都在这样的理念下选择着自己的行为,导致如今的现状。但是,这个理念是错误的。于是我对妈妈说: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精英教育,一种是大众教育。精英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那些可以管理国家或者能够开创性地认识自然规律的人。大众教育是为了使所有人能够正确了解社会的发展阶段,成为当前社会文明中的一员。当然精英的发现并不是容易的事,读书好的人未必以后就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相信读书好的人中,精英人的比例高些。

在两千年前,能够认字的人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所以那时候能够认字的人就可以有很好的工作;几十年前,能够认字的人有很多,所以即便可以认字,也不一定可以找到工作,但能够考上大学的人非常少,所以大学毕业的人就可以谋得一份好工作;然而到了现在,读大学的人很多,许多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够有工作,但是非常好的大学的学生依然可以得到高薪工作。两千年前能够得到识字教育的机会很少,那时识字教育就是精英教育;几十年前,识字的人已经很多,那时大学教育才能实现精英教育;但现在,进入大学的人很多,好大学才能实现精英教育,同时绝大多数教育都只是大众教育。

现在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大众教育,可是许多人还把它当作精英教育,以为有大学学位的人就应该“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我国传统只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所以对精英的理解是:要成为比别人好的的人才算是成功。在人类发展到这个阶段,只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全面的,人与人往往是不可比的,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作为比较尺度,这也是中国人自寻烦恼的元,也是许多人总在别人的眼里生活的原因。

实际上每个人都存在三个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想成为“人上人”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的,同时也部分考虑到人与群体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是指个人对群体的选择,或者说,个人所具有的素质所适合的群体,例如一个谦逊礼貌的人可能不适合在那种喧闹的人群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产物,而同时人在不断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和利用自然规律。这三个关系是一直存在的,人类文明在不同的水平,这三种关系在人的活动的主导地位不同,文明程度越高,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人也越多。

在一个文明的群体中,一个人必须知道这个文明在知识、技术、语言、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否则就会处处感觉格格不入。而大众教育承担的就是这个任务,没有接受到足够大众教育的人在这个文明中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于缺乏生存的技能,可见大众教育的重要性和个人经历大众教育的必要性。现在,接受到大学教育是一个基本要求,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占主导地位的文明中,探索未知世界,获得自然规律,组织人类进行更有效率的探索活动,等等,这些才是精英教育的目标,而不是仅仅获得一些基本的技能。

如此,放弃大众教育机会实际上是放弃了了解自己所处文明状况的机会。没有接受过大众教育的人很难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当然也不可能向自己的后代解释自己的时代,那么自己的后代放弃接受大众教育的可能性也变大,也许这也是我们看到的“阶层固化”的原因。有的人发现自己与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的时候,也会意识到接受大众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尽力支持孩子接受教育,这未必可以使孩子成为“人上人”,但却是使后代的后代……保有成为“人上人”的可能,不然,可能在自己的基因从人类中消失之后,也没有后代成为“人上人”。

所以,我们至少要获得大众教育,这是保留我们的后代可以成为精英,从而能够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必要条件。

我的八十多岁的老妈妈用她已经看不见的眼睛试图找到我说话的方向,用她已经基本听不见的耳朵尽力想听见我的声音。我将有一天也会这样,但知识和我的思索让我知道,我曾经在这世上。

声明
本文章所有权归贝博文化所有,未经贝博文化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贝博文化”。违反上述声明者,贝博文化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为什么一定要读大学?-别把大学当大学_苏轩青
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美国人收入不均的真相
出路!
【每周一书】:《优秀的绵羊》
西方一直在鼓吹的“快乐学习”,是怎么一回事呢?来看一组调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