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生孩子?

说句扎心的大实话:

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会独立思考了。

前阵子去了趟上海,和两个老同学约饭。吃饭期间,女生跟我提及她最近的烦恼——父母催生,催的她烦的要死。她爸更是恶狠狠的冲她吼道:

“我就是不该给你读书!书读多了把脑子读坏了!你那些初中毕业的同学,个个都有了孩子,就你事多!”

一番话说的她又气又笑。

有一个常识是:人是群居动物,很容易被他人的言语影响,一个人如果不养成思考的习惯,那么他的价值观大概率由他的亲朋好友决定,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渠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长辈会拼命的催婚催生,但是他们其实也说不上来深层次的原因,最后的结论往往是——

“我是长辈难道我会害你么?”

“别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为什么就你这么事多?”

其实我倒不是觉得父母会害子女,但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说我们的父辈,往往为贫穷和匮乏所累,一生依靠自己的体力,依靠辛勤的劳作以解决每天的温饱和其他每时每刻的燃眉之急,直到身体消耗疲乏以后,就蒙头呼呼大睡,几乎没有片刻思考的时间。最后,再从身边人那里接受过来的一些粗糙愚笨的成见,作为他生存中添加的一点点形而上学的要素,并理所当然的“传授”给下一代。

但是这样的“见解”是不是适用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家庭,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就拿生孩子这件事来说吧,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

“有些人之所以要孩子,是因为他们想把自己的生存问题反射到孩子身上。如果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没有能力赋予自己的生活一种意义时,他就会试图在他的孩子的生活里找到生活的意义。但是这必然会在自己和孩子身上造成失败的结果。”

“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存问题只能有自己解决,而不能通过一个代理者。另外一个原因是,有这种打算的人恰恰缺乏必要的能力、以引导孩子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同时,孩子还往往被当作投射的对象,以缓和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些父母常使用的理论就是为了使孩子不失去一个共同的家,所以不愿离婚。但深入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这样的“共同的家”中,笼罩着的那种紧张和不幸的气氛,往往比公开的决裂对孩子的损害更大,因为公开的决裂,至少表示一个人有能力通过一项勇敢地决定来借宿无法忍受的状况。”

无可否认,这还真是很多人要孩子的原因。

尤其是有些男女在自己都没有考虑明白的年纪,就随大流匆匆要了孩子,把新生儿当作无聊生活中的救命稻草,到头来往往会迎来失望。爱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一个没有自己生活寄托、不会自爱的人,很难有能力维持住一个家庭的稳定跟和谐。

成熟的爱,是在保持一个人的完满性和一个人的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只有这样的爱,才能培育具有创造性健全人格的后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閱讀《巨嬰國:巨嬰心理“共生”》
像甘蔗一样的人:回不去的是故乡,留不下的是未来
孩子小时,父母一定要教会三件事,不然将来自已和孩子都吃亏
聪明父母和笨父母区别:一个教孩子“生存”,一个教孩子“生活”
年轻人回农村过春节,待几天就想回城里,为啥不喜欢家里?
企退人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打工,原因有5个,第3个最现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