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刘青(住院医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施毅(主任医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百科名片

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儿童、老年人群及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较高。

西医学名:细菌性肺炎
所属科室:内科 -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
主要病因:感染

致病菌

  细菌性肺炎的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特定状态下患者易感染的病原体

大肠埃希菌、厌氧菌、军团菌等。不同状态下患者易感病原体不同,见图1.[1]

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有一层气道防御屏障,由黏液层、上皮细胞、各种免疫细胞共同组成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屏障,当气道防御屏障结构或功能破坏时,导致病原体的感染[2]。病原体可通过空气吸入、血型播散、邻近感染部位蔓延、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引起肺炎。感染后病原体可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及细胞浸润。肺炎治愈后多不遗留瘢痕,肺的结构与功能一般能恢复。

疾病分类

按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病原体现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 孔(Cohn孔)向其他肺泡扩散,使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胸片显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2. 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及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常见细菌为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军团菌,及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其他病原体。支气管腔内有分泌物,常可闻及湿罗音。X线表现为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影,边缘密度浅而模糊,无实变征象,肺下叶常受累。
  3. 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因病变仅在肺间质,故呼吸道症状较轻,异常体征较少。X线通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不规则条索阴影,从肺门向外伸展,可呈网状,其间可有小片肺不张阴影。

按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医院外罹患的肺炎。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及呼吸道病毒等。
  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HAP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无感染高位因素的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人群,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等。

临床表现

  不同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临床表现差别较大,取决于病原体及宿主免疫状态。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严重者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等。肺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诊浊音、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湿罗音等;伴胸腔积液时,根据量大小可有不同的表现,如胸痛、叩诊浊音、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等。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表现如表1所示。
  表1 常见细菌性肺炎的症状、体征和X线征象
  
病原体病史、症状、体征X线征象
肺炎链球菌起病急、寒战、高热、咳铁锈色痰、肺实变体征肺叶或肺段实变,无空洞,可伴胸腔积液
金黄色葡萄球菌起病急、寒战、高热、脓血痰、气急、毒血症症状、休克肺叶或小叶浸润,空洞,脓胸,液气囊腔
肺炎克雷伯菌起病急、寒战、高热、全身衰竭、咳砖红色胶冻样痰肺叶、段实变,蜂窝状脓肿,叶间隙下坠
铜绿假单胞菌毒血症症状明显,脓痰,可呈蓝绿色弥漫性支气管炎,早期肺脓肿
大肠埃希菌原有慢性病,发热、脓痰、呼吸困难支气管肺炎,脓胸
流感嗜血杆菌高热、呼吸困难、衰竭支气管肺炎、肺叶实变、无空洞
厌氧菌吸入病史,高热、腥臭痰、毒血症症状明显支气管肺炎、脓胸、脓气胸,多发肺脓肿
军团菌高热、肌痛、相对缓脉下叶斑片浸润,进展迅速,无空洞

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或CT检查:细菌性肺炎可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不规则浸润影、空洞和胸腔积液。葡萄球菌肺炎可引起肺组织坏死、肺气囊、肺脓肿和脓胸。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常呈下叶支气管肺炎型,易形成多发性小脓腔。炎性浸润阴影的特点与病原菌有关。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增高,可有核左移,免疫抑制或病重患者白细胞可不增高;血沉、降钙素原、内毒素、C反应蛋白等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感染程度。此外,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病原菌的抗原或抗体,有助致病原的诊断。
  3.病原学检查:痰或胸水标本培养对于病原学诊断较常见。尿抗原实验(包括军团菌尿抗原和肺炎链球菌尿抗原)也有一定的检测意义。发热伴寒战、畏寒患者建议抽2套血培养,最好在应用抗生素之前。特殊情况下可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灌洗液培养或活检。
  4.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需行血气分析,心电图,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清电解质等相关检查。

疾病诊断

  目前多将肺炎分为CAP、HAP。CAP的诊断标准: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哆音;④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⑤胸部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①—④项中任何1项加第⑤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HAP诊断依据是X线提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加上以下3条中2个即可诊断为肺炎:①发热超过38°C;②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③脓性气道分泌物。

鉴别诊断

  1.与呼吸道感染区别 虽然与呼吸道症状相似,但呼吸道感染无肺实质浸润。
  2.肺结核 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等;胸片示病灶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可有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找到结合杆菌可确诊,血抗结核抗体、胸水γ-干扰素、血T-SPOT可协助诊断。喹诺酮类抗生素因对结核杆菌有效,故当普通细菌感染与结核杆菌很难鉴别时,早期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会延误肺结核的诊断。
  3.肺癌 多无急性感染症状。肺癌常伴阻塞性肺炎,抗炎治疗效果差。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病理、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可确诊。
  4.急性肺脓肿 早期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症状相似。但后期肺脓肿患者咳大量脓臭痰,影像学可见脓腔及气液平。
  5.肺血栓栓塞症 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辅助鉴别。
  6.非感染性肺部浸润 如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血管炎等。

评估严重程度

  对于确诊的肺炎,需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决定门诊治疗、住院治疗或收住ICU治疗。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制定的CAP指南建议用CURB-65评分或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CURB-65评分包括意识障碍(confusion,C)、尿毒症(uremia,U),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低血压(low blood pressure,B),大于65岁。CURB-65评分≥2时建议住院[3];2009年英国胸科学会(BTS)的CAP指南建议CURB-65评分为0分或1分并且死亡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住院治疗;1分或2分且死亡风险高,特别是2分的患者需住院治疗,评分为2分但死亡风险中等的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或门诊督导;≥3时需紧急住院;4或5分时需入住ICU治疗[3]。同时IDSA/ATS制定了入住ICU标准:2条主要标准:需要机械通气和感染性休克;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分;②PaO2/FiO2≤250;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⑤血尿素氮≥20mg/dL;⑥感染导致的白细胞减少,WBC<4.0×109/L;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109/L;⑧低体温,T<36°C;⑨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符合1条主要标准或3条以上次要标准考虑收住ICU治疗[4]

疾病治疗

经验抗感染治疗

  我国每个地区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及耐药率并不一致,图2为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治疗建议,
  

不同人群患者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

但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及注意抗生素正确的用法与用量。目前,我国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PISP和PRSP)分别占15%和11.4%,对大环内酯类耐药很严重,其中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3.4%、92.0%[5]。青霉素中介水平的耐药肺炎链球菌肺炎仍可选择青霉素,但需提高剂量,如青霉素G 240万静脉滴注,1次/4-6h;高水平耐药或存在耐药高危险因素时应选择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厄他培南、呼吸喹诺酮或万古霉素;若怀疑肺炎链球菌肺炎时不宜单用大环内酯类。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应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吸入性肺炎需兼顾厌氧菌。对于危及生命的重症肺炎,建议早期采用广谱强效的抗菌药物,待病情稳定后可根据病原学调整抗生素,或降阶梯治疗。抗生素治疗要尽早开始,首剂抗生素治疗争取在诊断CAP后4h内使用,以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1]
  2007年IDSA/ATS指南[4]如下:
  对于门诊患者,既往体健、无耐药风险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强烈推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次要考虑多西环素;有心肺合并症、免疫抑制、糖尿病等,或之前3月内用过抗生素,强烈推荐①呼吸喹诺酮(其中左氧氟沙星 750 mg/d),②β-类酰胺类(高剂量的阿莫新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曲松、头孢泊肟、头孢呋辛等头孢菌素替代)联合大环内酯类,对于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可用多西环素替代。
  普通病房患者,强烈推荐①呼吸喹诺酮,②β-类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厄他培南可用于除铜绿假单胞菌之外的G-菌感染,多西环素可替代大环内酯类。不推荐大环内酯类单药治疗。
  ICU患者,推荐β-类酰胺类联合阿奇霉素或氟喹诺酮;对于假单胞菌感染,建议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类酰胺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联合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联合氨基糖苷类和阿奇霉素,或联合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
  对于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加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治疗后评价

  初始治疗48-72小时后应对病情和诊断进行评价。若体温下降、呼吸道症状改善、白细胞下降,继续原有治疗;若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需结合病原学检查更改抗生素,并继续鉴别是否为非典型病原体或其他特殊病原体感染,及有无药物热或非感染性疾病。

治疗疗程

  肺炎抗生素治疗一般在体温正常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改善3-5天停药,但不同病原体、严重程度疗程不同,若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热退3后天后停抗生素;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氧菌等容易导致肺组织坏死的致病菌所致的感染,建议抗菌药物疗程≥2周。患者临床症状稳定时可考虑停抗生素、安排出院。临床稳定标准:T≤37.8°C;心率≤100次/分;呼吸频率≤24次/分;收缩压≥90mmHg;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0%或PaO2≥60mmHg;能够口服进食;精神状态正常。

疾病预防

  戒烟、戒酒,加强身体锻炼,生活作息规律,对于年龄较大,有心肺疾病、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等易感因素的人群,可注射肺炎疫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炎的分类,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肺炎
肺炎疾病的分类
肺炎有多少种 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格艾选读丨成人肺部感染(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的结合)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因和影像学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