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条历史
人才最需要的是什么?看看当年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咋做的就懂了!
1930年12月的时候,红军在战斗中俘获了一批精英人才。
这群人就是原隶属于国民党交通兵团,无线电1大队5分队的王诤、刘寅等十余名无线电技术专员。
这群人俘虏之后,红军领导分外重视!
因为当时的电台属于精密设备,稀少却难以维护,红军之中懂得无线电技术的凤毛麟角,就算有都用顺畅,以至于部队和部队的沟通,距离近的基本靠吼,不赶时间的基本靠腿,赶时间的基本靠马,马背通讯员就是最快最有效的沟通人员。
这作战效率和通讯效率可想而知啊?
从这个角度看,这批被俘的人才,无疑是需要极端重视的特种人才,高端人才!
听闻这批人被俘虏之后,毛主席和朱老总都非常重视。
为了能让他们加入红军的队伍,他们纷纷亲自见面劝说,并且特意叮嘱相关负责人说。
这群人生活上要给予特殊待遇,每个月按照技能不同,发放30到50个大洋不等的生活费。
这又是亲自劝说,又是给予优厚待遇,足见毛主席对于人才的重视。
毛主席说完之后,朱老总有补充说,要对这批人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一切,让被俘人员记忆深刻,按刘寅事后回忆的说法就是:朱总司令几乎每天吃过晚饭都到电台来,一来听听新闻,二来吗,就是做我们的思想教育。他总是那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每次来时还要带上一包麻雀牌香烟分给电台里面吸烟的同志。
这群人,在毛主席和朱老总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地劝说,还有无微不至的关怀后,一个个都非常感动,用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这也让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战役非常顺利。
在这次战役中,王诤等通讯计划人员,用电脑沟通的方式,为中央制定作战机会提供了最可信的依据,让红军用极小的损失,收获了偌大的胜利。
第二次反围剿中红军在15天内五战五捷,歼敌2万,缴获枪支2万多支。
在战后苏区军民联欢集会上,毛主席不忘王诤等人的贡献,表扬王诤说:我们工农红军也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这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呢!
说完之后,毛主席还特意请了王诤上主席台,让红军所有指战员认识认识!
随后,就是全场的掌声雷动,也让王诤眼眶滋润。
这就是毛主席和朱老总的人才观,就算在条件极端艰难的时候,也一定要留下高端人才。
这需要良好的待遇,充分的信任,足够的重视,还有归属感!#头条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被俘后主动加入红军,25年后成为开国中将,两个儿子也是将军
46年毛主席从杨尚昆口中得知一人后,笑着说:贺子珍的弟弟还活着
毛主席为红军前途担忧,一个俘虏站出来帮忙,后成开国中将
红军第一部侦察电台
3万红军埋伏20天未果,情报员送毛主席6个英文字母,掌握敌军方位
毛主席身边的高人:不上战场胜过千军万马,从俘虏兵到开国中将 | 了不起的他0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