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土洋村,原为天主教堂,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1943年至1945年东江纵队司令部设于此处,见证了广东人民在东江纵队的领导下开展抗日斗争的风雨历程。2019年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俯瞰全景

(含主楼、礼拜堂、附属建筑、练兵场、东江纵队纪念亭和土洋村革命烈士纪念碑)

国保碑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原为具有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由主楼、礼拜堂和附属用房等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400平方米。主楼居中,二层砖木结构,面阔10.95米,进深10.25米,高10.85米。当心间高三层,其余为二层,二层中间设阳台,底层大门外设砖拱门廊。主楼原为教堂神职人员居住之所,后为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等领导人工作和居住的场所。礼拜堂位于主楼东侧,为单层硬山顶建筑,正门设于南墙,正门外有砖拱门廊,是司令部的会议室和作战室。主楼西侧有一小平房为东纵电台的工作用房。

司令部旧址三座主要建筑

主楼

主楼一层

礼拜堂

东纵电台旧址

东纵电台工作场景复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7日),意大利神父撤离土洋村。1942年春,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和有利于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指挥部由龙华迁到葵涌土洋村天主教堂内。土洋村背靠犁壁山,东连大鹏半岛,西接盐田、沙头角,南濒大鹏湾,与香港隔海相望,附近的沙鱼涌是当时华南的主要交通口岸。

主楼

1943年12月2日,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正式公开宣布成立,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尹林平,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政治部主任杨康华。该建筑成为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1944年8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在土洋村召开联席会议,讨论中央关于东江纵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分析当时广东地区的斗争形势,作出6项重要决定:
第一、在全省继续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与发展游击区;
第二、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主要打击方向是日伪军,同时坚持自卫的反磨擦斗争;
第三、东江纵队建立支队编制,加强部队的思想、军事教育及各项制度建设;
第四、普遍建立抗日自卫队与常备队;
第五、恢复和加强地方党的组织活动;
第六、成立珠江三角洲指挥部和中区指挥部,扩大东江军政委员会人数。

土洋会议对加强广东党组织的建设和军队建设,全面发展广东的抗日武装斗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主楼局部

主楼二层的“土洋会议”场景复原

旧址后面有片小平地,是当时东江纵队的练兵场,练兵场东建有主席台。练兵场北高台上建有一座琉璃八角亭,为解放后所建的“东江纵队纪念亭”。高台北端建有“土洋村革命烈士纪念碑”。

练兵场

东江纵队纪念亭

土洋村革命烈士纪念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东江纵队司令部导游词
走进“红色堡垒”土洋社区
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17)
我们身边的抗疫英雄团建记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