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市区的侵华日军暴行遗迹及抗日旧址
20世纪30年代的广州是华南最大的城市,它不仅是广东省的省府所在地,也是南中国的门户、华南的经济枢纽和军事重镇,在中国大陆战场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自1937年始到1945年终,8年侵略史、7年占领史给广州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文整理广州市内现存的部分侵华日军暴行遗迹及抗日旧址以纪念这段黑暗的历史。

第一部分:广州侵华日军暴行遗迹

一、无差别轰炸

日本对广州的入侵,最先从空中轰炸开始。从1937年8月31日日机首次空袭广州,至1938年10月,日军对广州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使广州成了瓦砾与尸骸堆积的破烂城市。据统计,仅在1938年5月28日至6月9日这13天内,日机连续对广州黄华塘地区轰炸30余次,共出动飞机340余架次,炸死炸伤居民就达5000余人,炸毁房屋达3000余栋。现在广州黄华路保存有1946年民众树立的“血泪洒黄华”碑,详细记载了这一惨案,是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重要罪证。

“血泪洒黄华”碑(点击图片查看详细介绍)

日军轰炸广州后的惨状

日军连续的无差别轰炸破坏了大量公共设施,严重破坏了广州的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造成了无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旧址有海珠桥和五仙门发电厂。

海珠桥

海珠桥始建于1929年12月,1933年2月15日建成通车,是广州市第一座跨过珠江的桥梁,由美国马克敦公司承建,时称“珠江大铁桥”  。大桥长180米,宽18.3米,为简支拱形下承钢桁架梁,旧海珠桥为开合式桥梁,方便船只通过。1938年,侵华日军轰炸广州,将海珠桥桥体开合器震坏。日军侵占广州后,盗走海珠桥上的整套设备。从此,海珠桥中跨桥面开合部分始终无法修复,大船难于通过,只能停泊在黄埔码头。后虽经修建,中段桥面开合部分已无法复原。

大轰炸中的海珠桥

俯瞰海珠桥

海珠桥

海珠桥被日军占领

广东省会电力机厂始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位于广州长堤五仙门,俗称五仙门电厂,原名“粤垣电灯公司”。清宣统元年(1909年),广东省官商合股向英国旗昌洋行收购粤垣电灯公司,并成立广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五仙门电厂是广州较早的发电厂,在清末民初一度是唯一的电厂,对于广州民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38年广州遭到日军大规模轰炸,五仙门发电厂也被严重破坏。

五仙门发电厂旧址

五仙门发电厂在燃烧中

五仙门发电厂旧址

五仙门发电厂旧址上“广东省会电力机厂”题名


二、进占广州与设立统治机关

1938年9月,日军决定进攻广州。10月上旬,日军第二十一军下辖之第五、第十八、第一〇四师团分别从青岛、上海、大连出发到达澎湖集结,准备从广东大亚湾登陆,进攻广州。在日本海空军的配合下,日军凭借优良武器和优势兵力接连攻占惠州、增城等地,进逼广州城。

日军在大亚湾登陆

日军攻入广州增城

日军攻入广州市区

经过激战,日军于1938年10月21日占领广州,攻占市政府大楼、财政厅、警察局等处。广州沦陷后,日军随即强行实施宵禁、禁止平民携带武器、颁发“良民证”等,对广州实行殖民统治。

日军占领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政府合署大楼)

广州市政府合署大楼旧址(今广州市政府)

日本南支派遣军宪兵队队部旧址(今广州起义纪念馆)

南支派遣军宪兵队市区检验班走出队部

日本南支派遣军宪兵队队部旧址最早是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设立的警务公所,民国时期改称为广东警察厅、广州市公安局。1927年广州起义改为广州苏维埃政府办公地。1938年12月中旬,占领广州城后,日军华南派遣军宪兵队进驻此地。

日军特务机关驻地旧址(今广东省财政厅大楼)

广东省财政厅大楼位于广州北京路北端,是一幢仿欧洲流行古典建筑风格的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民国四年(1915年)奠基,民国八年(1919年)竣工。大楼门顶部石匾书有“广东财政厅中华民国八年六月吉日”字样。

广东省财政厅大楼上部

财政厅大楼前身为明清两代的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即藩司衙门),乃朝廷派驻广东省的最高行政机构。民国后在此筹建“广东省财政厅”。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后,将此作为日军特务机关驻地。

原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

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道华南理工大学内。该楼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郑校之设计,1935年建成,占地面积1921平方米,建筑坐北向南,共三层,建筑面积共3530.9平方米。1938年被日军占领,被用作“南支那派遣军司令部”。

被日军占领的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

文学院旧址大门

“文学院”门额

日本随军记者火野苇平在文学院前,此人是日本侵华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文学院门廊外墙奠基石

1940年5月10号,在日军的扶持下,伪“广东省政府”宣告成立,办公据点设在原国民政府旧址,现广东省民政厅。

伪“广东省政府”旧址(现广东省民政厅)

伪“广东省政府”汉奸在伪政府大门前

三、设立慰安所

1938年日军占领后广州后建立了多处慰安所,至今还有部分旧址保存下来,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广州爱群酒店。爱群酒店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13号,原是香港爱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产业,为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的陈卓平集海外华侨的资本所创办。大厦建筑由陈荣枝、李炳垣设计,1934年10月1日动工兴建,1937年4月落成,7月开幕,是广州第一幢钢框架结构的仿美国摩天式的高层建筑,是当时华南地区最高的建筑物。1938年被日军占领后,这座先进、豪华的酒店被用作“皇军慰劳所”。

爱群酒店夜景

日军占领爱群酒店

酒店顶层“爱群”店名

悬挂国旗的爱群酒店大门

广州市越秀区东华东路附近,有一片安静的居民区,由东源大街、东源新街和东源东街连接而成。据经历抗战的目击证人回忆,日军攻陷广州后驻军菜园东路,东源大街、东源新街和东源东街的住户全部被赶走,日军将街道封锁,在此建立了慰安所。现今这片区域已经大部重建或改造,经过考证的仅存东源东街11号的一栋小楼是当年罪行的无言见证。

东源大街门楼

东源东街11号(居民楼,请勿擅入)

东源东街11号小楼一角


四、细菌战与大屠杀

在侵占广州期间,日军还进行细菌实验。日军波字八六〇四部队于1939年到1945年间在今中山大学北校区医学院图书馆旧楼从事细菌研究和病体解剖等。波字8604细菌部队建立于1939年4月8日,初期配置人员为655人,又在南宁、钦县、佛山等地设置六个支部各置225人。这支细菌部队直属于“南支那派遣军”,正式名称为“南支那派遣军防疫给水部”或“华南方面军防疫给水部”。位于海珠区南石头村珠江边的原难民收容所,便是其细菌战的实验场所,据战后估计,死于广州细菌战部队之手的难民不少于10万。

中山大学北校区

8604部队本部驻地旧址(今中山大学北校区医学院图书馆)

作为8604部队本部驻地的中山大学医学院,这里有现成实验室、化验室、解剖室、教室、宿舍等基本设施,被8604部队用于人体试验及动物、细菌培养等。由此培养的炭疽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狂犬病病毒等广泛用于攻击两广、云南地区,造成大量中国军民身亡。


日军波字8604部队驻地平面示意图

1942年1月至1943年,日军为缓解占领区压力,将数十万逃到香港的难民遣返回广州,分别由水路和陆路回乡。关押难民场所设在珠江边的原南石头惩戒场和监狱,并由“波”字8604部队主导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屠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日军在华南的细菌战罪行被极大地掩盖和忘却了。

上世纪80年代,难民营旧址大部尚存,然而无人知晓,旧址曾挖掘出两个容积80立方米的用于处理被细菌屠杀尸体的大型化骨池。附近的广州造纸厂在现南箕路附近基建时曾挖出宽约50米、长约100米的“万人坑”,埋葬了约2000具尸体。1995年日本老兵丸山茂来广州谢罪,这段历史逐步浮出水面。同年7月,南石头树立起一块“粤港难民之墓”的纪念碑。

侵华日军华南防疫给水部旧址

经考证,南石头难民营旧址现仅存侵华日军华南防疫给水部旧址,位于海珠区南石头兴隆大街44-1号。

日军华南防疫给水部和难民营平面示意图


“粤港难民之墓”的纪念碑

广州“万人坑”遗址位于黄埔区牛山北侧山脚。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期间,残酷逮捕杀害广州人民。在牛山炮台北面山脚下的壕沟长约100米,宽约4米,深约3米,埋有大批被害中国民众遗骸。据亲历者描述,当年日军把无辜的中国老百姓抓到后,由宪兵队用军车运抵牛山炮台附近。现场日军岗哨林立,戒备森严。屠杀前,日军刽子手先饮烈性酒壮胆,然后将老百姓强拉到坑边强迫跪下,又在被害者背后插上一支香,然后用锋利的指挥刀斩杀,再用脚将被害者踢下坑内。时人称此地为“万人坑”,是日军侵华罪行的历史见证。

“万人坑”遗址


第二部分:广州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一、“献金救国”运动

1938年8月13日,武汉首先掀起了纪念上海“八一三”抗战一周年“献金救国”运动,广州、香港、澳门人民积极响应,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八一三”献金运动,筹集巨款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广州市区分别在六二三路、西濠口、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前、文昌路、大南路、永汉路(今北京路)警察分局前、河南海幢警察分局前搭起6座献金台。1938年8月13日一天全市献金就达50万元。当晚,全市举行10万人献金大游行,群众高呼“保卫广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游行历时两个多小时。游行队伍群情激昂,场面十分热烈。

献金运动开展地——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

1942年5月,中共党员钟国祥奉粤北省委之命返回广州待命。同年6月,钟国祥与东江游击部队(东江纵队前身)派来的杨和取得联系,在谈家巷2号之一建立交通联络站。该交通站毗邻日军“广东神社,距日军特务机关驻地仅百米,位置关键且危险,是东江纵队在广州最重要的一个交通站,为珠三角地区的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东江纵队交通站旧址

东江纵队交通站旧址上的“谈家巷2号之一”门牌

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集资兴建的。纪念堂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1月建成。1945年9月16日,中国第二受降区(广州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在中山纪念堂举行。

中山纪念堂

田中久一在投降书上签字

广州受降典礼结束后,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左二)偕受降将领步出纪念堂

田中久一(右三)在签署投降书后走出会场

中山纪念堂地区俯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60岁!广州市第一所市属大学,今天有了新名字!她叫……
广州1959年的10张照片
广州 孙中山大元帅府
1937年抗战初期的侵华日军(下)
1937年抗战初期的侵华日军(上)
一组珍贵的老照片,道尽历史的沧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