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

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塘街道龙腾社区越秀中路125号。民国十四年(1925)由时任国立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主任张云教授提议修建,民国十六年(1927)2月动工,民国十八年(1929)3月落成,是我国第二座现代天文台。该天文台对中国现代天文科学的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天文学的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基地,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现代天文学人才。同时,作为广州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也反映了当时建筑艺术的风格特征。1978年,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

省保碑

张云(1897-1958),字子春,广东开平人。民国九年(1920)留学于法国里昂大学,民国十五年(1926)获天文学博士学位。次年回国,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并在中大执教二十三年,历任教授、数学天文系主任、教务长和校长等职。在张云的努力下,中国首次开设了门类齐全的天文学课程,建起了全国第一个高校天文台,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天文学人才。张云还是我国变量研究的开创者,民国三十六年(1947),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讲学期间发现一颗新的变星(麒麟座FW),对天文学贡献甚大。

张云教授铜像

俯瞰天文台旧址
天文台依山而建,高三层,红砖墙,外墙涂黄色涂料,砖混结构建筑。主体建筑有一层地下室,地上两层。一楼中部有台阶通往大门,前出一个以两条仿爱奥尼式柱支撑的门廊;二楼中部有出挑的阳台,阳台上设拱券式门通往屋内,屋顶有三角形山花。主体建筑东侧建有折式楼梯可上高三层、平面八角形的天文观测工作室。

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
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的所在地曾是中山大学的第一个校址,民国十三年(1924)由孙中山先生创办,初名国立广东大学,民国十四年(1925)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纪念先贤,学校次年改名“国立中山大学”。除天文台外,旧址现存学校礼堂,即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可点击查看)

国立中山大学旧址复原模型(左:西堂;中:礼堂;东:东堂)

国立中山大学旧址照片

礼堂今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礼堂模型

民国二十六年(1937),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新校区(即今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落成,天文台迁往新址,旧址失去了其作为科研机构的功能。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天文学系全体师生和天文台全体员工及仪器设备并入南京大学。2013年,中山大学成立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复办天文学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数星星的人
近代天文教育工作的进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南京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毗邻钟山风景区
江苏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