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察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8:26: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作者:admin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察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察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观察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观察法是人们最早采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观察研究具有目的性、客观性、自觉性、选择性和时效性等特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观察技术手段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愈加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观察法;教学

一、概念

观察,是指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观"是看,"察"是分析研究。观察的重要特点正是在于强调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所谓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是人们最早采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研究对象的第一手原始材料,就无法进一步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观察技术手段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观察法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二、教育观察法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在观察前就有确定的观察范围、方式和方法。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观察也是教师根据自身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确定好目标,这样我们才能有轨迹可循,做起事情来才会井井有条。教学工作更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人数总是多余教师人数,所以为了使事情完成得更好,就需要教师在决定用观察法解决某一问题前就要定好目标。

2、观察的客观性。是在自然状态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观察,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和和方法,对观察结果作客观、详实的记录。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人在做了一件事情之后,另一个人才会知道。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观察对象就是学生,教师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上课,只有在学生做了某件事情之后,教师才会观察到,而且若是教师在研究某一学生的问题时,就必须做到观察的客观性,这样才有助于研究的客观性。

3、观察的自觉性。在观察中,观察者是主动地一方,观察对象是被动的一方,观察者对观察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是自觉的,能动的。当我们想要主动研究某一个问题时,就会尽全力主动地去寻找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切事物。同样,如果我们要用观察法来解决问题时,我们就会拥有充分的自觉性。教师要以学生为观察对象时,就会无时不刻的观察学生的每一行动,以发现对研究问题有利的东西。

4、观察的选择性。观察总是带有一定的选择性,观察者要准确选择与目的有关的重要事实或心理活动的系统表现。在观察时,在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时,观察者只选择自己所要观察的内容进行观察和记录。我们在观察钱就有明确的目的,因此我们也只会有针对性的对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重点观察,进行有选择性的观察。

5、观察的时效性。观察是具有现时性的,需要观察者积极主动地把握观察的时机。时间是在流逝的,一点一点的在变化。教育现象本身就是复杂的,且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作为观察者,要正确抓住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信息,做到最准确最有效的观察。

三、教学中实施观察法的具体工作步骤和方法

1、界定研究问题,选择观察对象,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观察者始终应当明确观察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目的和任务。确定观察内容。如我们要研究学生的攻击行为,就需要考虑观察对象怎样选、要观察哪些现象,等等。观察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教师来说,要教育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而观察是了解学生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每个教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眼一般敏锐,能观察到学生最细微的动作,能洞察学生最殷切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注意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学生个性学习健康发展。

2、明确观察的手段和方法,制定观察计划。

选择观察策略。常用的观察策略有参与观察策略、取样观察策略、行为核查表策略等。另外,观察也要运用记录手段,如笔记、摄影、录音、录像等。对学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随机观察。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在介入他们活动的过程中,通过随机观察,就可以迅速地捕捉到学生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除了随机观察,有计划的观察更应该成为教师全面了解、分析、研究学生的一门基本功。因为只有了解、分析、研究了学生之后,才有了制定教育目标,实行因人施教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减少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

3、组织力量,实施观察活动。

观察总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被观察者觉察不到别人的观察。否则,他的行为就会不自然,甚至产生防御态度。有计划的观察要求教师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情绪变化、性格差异等,了解他们在怎样学习、游戏,他们不同的发展方式、活动过程以及所遇到的困难,然后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设计有利于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案有时候,甚至要为个别特殊的学生制定方案。还要制定观察记录表。虽然观察可以是非结构的定性观察与记录,但从研究的角度说,我们总是希望通过观察收集到的数据尽可能地定量化,因此制定一个合理、可靠的观察记录表是很重要的。

4、对观察材料进行分析整理。

不管是随机观察还是有计划地观察,或者是两者结合使用,教师都要对自己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观察者要做观察笔记,记下能够说明被观察者的行动、行为的事实以及它们发生的条件、环境,以便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分析。这样的好处是后面进行整理分析,再进行研究,这样观察法才是真正地运用到了教学中,才能让它为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5、撰写观察报告,提出观点,作出结论。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观察法,做记录,在进行分析,最后就是表述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会写研究报告,对研究工作者来说,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这是在展示研究的结果,也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一种方式。能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更有利于学术交流合作。所以,我们应及时对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表述。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都有其自然规律,有其一定的生长时间,需要我们耐心等待,更何况是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观察法,是对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帮助。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求教师要有爱心,有耐心。教师要更好的做到教书育人,只有先更好地了解学生,而只有更好地对学生及其行为进行更好的观察,才能做到更好的了解。教师只有把观察法运用到教学中,才能在观察到学生的错误时,帮助其自悟自醒,使其告别无知,健康的成长,走向正确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 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1995。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赵巾英:《实施教育观察先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

[5]钱芬:《通过教育观察记录提高教师自我研究能力》[j],《幼教园地》,2004,6。

作者简介:张文明(1984-),女,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第二篇:观察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观察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常常通过观察来搜集新材料、发现新事实,通过观察认识数学的本质、揭示数学的规律、探求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任何一道数学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要想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题目的具体特征,对题目进行深入的、细致的、透彻的观察,然后认真思考,透过表面现象看其本质,这样才能确定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法。

关键字:数学教学;概念;数量关系

观察法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实物和现象在其自然条件下,按照其本身存在的实际情况,加以有目的的感知,确定他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方法。数学观察则是对数学问题在客观情境下考察其数量关系及图形性质的方法。

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感知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知觉。观察过程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知觉和思维密切地联系,这样才能发现观察对象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观察是数学活动的前提,数学活动的过程离不开观察。在解答数学题时,第一步是观察。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本次实习我教授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和“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个单元的内容,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在这次在小学的实习经验和体会,通过几种案例来谈一谈观察法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以及应用题教学中应用的。

一 观察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1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观察,有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创设情境充分体现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结合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理解概念的本质。

例如:在《倍的认识》第一课时理解倍的概念时,根据书本和教参的要求,教师往往会引出小兔子吃萝卜这一情境,让学生观察小兔子吃的胡萝卜、红萝卜和白萝卜的根数,从而对萝卜的根数进行分析。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6里面有3个2。从而引出“倍”的概念。再用同样的方法将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根数进行对比,让学生巩固对“倍”的认识。整个过程中,兔子和萝卜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学生对这一情境感兴趣,在课堂上就会认真听老师讲课,并且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努力想要得到问题的答案,最终理解了“倍”的概念。整堂课下来学生学得好也学得开心。

正是因为这种方法好,所以在人教版的教参中,几乎每个课时都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情境,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产生对知识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的接受知识的教学效果。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观察,有利于学生建立和形成数学概念 形成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观察,利于学生去发现概念,在此过程中建立和形成数学概念。在动手操作中,我们通常是将实验法和观察法结合起来的。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我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然后动手操作,用直尺去量,动手去折,然后观察总结得到长方形的边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在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之后,再通过观察身边的图形,学生就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了。

二、观察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特征,获得简便计算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能否简便计算,从而合乎逻辑地进行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确保计算的正确、迅速与计算方法的合理运用,以便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计算效率。这一部分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简便运算以及找规律等题目中体现的尤为显著。

如:四则运算:24+55-14;找规律99*1=99,99*2=198,99*3=297,99*4=396„然后问99*8=?99*9=?。诸如此类的题目,在教学中我们肯定不会主张学生去死算,而是让他们根据数字的特点寻找简便方法,24应先减去14再加55等于65。99*2,99*3都是在9*2=18,9*3=27中间加个9。像类似的题目是最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师在讲解时也更要注意讲解的方法。

4通过多角度观察,鼓励算法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多角度观察数字的特征,实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例:就以刚刚找规律9*1=99,99*2=198,99*3=297,99*4=396„然后问99*8=?99*9=?这一题为例,学生通过观察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规律,除了刚刚所说的那种规律还可能会说积的百位等于一位数减1,十位为9,个位为10减一位数。学生的猜想会有很多,对于学生错的猜想教师要及时更正,而学生对的又不和其他同学一样的猜想一定要及时肯定。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的肯定是对他们学习的最大认可。

三、观察法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5通过观察教材中的插图,画线段图来观察,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及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般认为,解决问题的解答比较困难,学生学习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教学时可结合线段图来观察、分析,解答时,可以结合反映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线段图来观察,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搞清楚问题和数量关系,再根据乘除法的运算含义列出算式或列方程去解。通过直观手段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题意和数量关系的理解。

例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8中,题目是这样的: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需要转一个弯才能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理清数量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我会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画图或者列表。在这里我们来说一说画图法。3个碗用了18元,用3段相同的线段来表示18,从而学生就能很清楚的明白每段线段表示每个碗需要5。要买8个这样的碗就是有8个这样的线段,8个这样的线段是多少钱呢?学生通过画图就能很清楚的明白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就能迅速正确的列出算式得出答案。

观察是小学乃至以后学习数学最基本的途径。观察是具有目的性、顺序性、连续性和选择性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量好的观察品质,培养观察的典型性、合理性、多端性、精确性和深刻性。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第三篇:“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 在中高级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背景: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文化问题上已达成基本共识: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想的对外汉语教学应使学生既习得目的语,同时也掌握目的语文化。众多学者都曾提出: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掌握了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他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门语言。

虽然明确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大原则,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中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文化内容多依附于语言教学之中,没有必要,也很难从语言教学中剥离出来。但到了中高级阶段,就有必要开设文化专题课了,而过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多以“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虽也有其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弊端。首先,从教师教学的难易度来分析,文化因素小像语言点那样容易讲清楚。其次,从学生接受度来分析,学生而对的是完全小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异质文化,仅凭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理解起来难度相当大,因而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在中高级阶段的文化专题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将文化专题与提高语言技能巧妙融介,希望以此来开拓、丰富中高级阶段文化专题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 方法。

二、概念梳理:

我们现在研究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于1870年前后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从19世纪70年代起一直到现在,这场教法的改革仍在持续。众多学者如Lawrence, Lang,Kowalski,Shulman等纷纷著书立

说讨论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时至今日,哈佛商学院里已有超过80%的课程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基于各种理论和相关实践,人们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也各有侧重。柯瓦斯基(Kowalski )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f21它除了可以用来传授资讯、概念以及理论外,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推理、批判思考、问题解决的技巧。舒尔曼( Shulman)定义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做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3]曼莎斯(Merseth)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包括大班级及小团体的讨论、案例里的角色扮演、或案例撰写。[4]哈佛工商学院也曾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而国内的《教育大辞典》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而在教育学中,人们又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以往的应试教育使用的是脱离实际的教条式的学科教材,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课堂讲授,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敌人的考试方法。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条件下的信息传输主体单一化的格局(教材+黑板+粉笔)已经被打破,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传播主体,而且也不再拥有惟一的信息话语主导权,变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法势在必行。

三、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阶段文化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从实践性来分析

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真实的案例素材,学生需要进入案例所叙述的真实情境中去体味、感悟,进而让学生进行仿真的实践操作。因此有人曾简明地概括案例教学的特征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练,到实践中去”。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与中高级文化课的要求小谋而介。从某种程度来说,针对留学生的文化课并小是单纯的输入性活动,而应是一种师生基于实际情景对中国文化的

一种探讨。从这个角度分析,案例教学的实践性与中高级文化专题课的要求是相吻介的。

2.从互动性来分析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融入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奉献并获得。因此,案例教学提倡“四个自由开放”,即自由设疑开放、自由思维开放、自由讨论开放、自由选择开放。这样就会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在案例讨阶段,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平等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案例”这个平台上进行平等的对话。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非常适介于针对中高级留学生的文化专题课。因为本课程针对的是处于异文化圈的留学生,文化课的目的并小是简单的单项灌输,而是在与其本国文化的对比讨论中使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从这一点来说,案例教学法所营造的平等、互动的讨论氛围,正可以为文化专题课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3.从适用对象来分析

分析案例教学法,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强调在交流中学习,同时也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如果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会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是初级的汉语学习者,对于案例小能较好地理解,那么也就无从讨论,案例教学法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在中高级阶段,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对于初级阶段有所提高,可以进行有效的讨论,因此引入案例教学是可行的。

四、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的优势

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资料,以便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案例教学法主要以讨论为基础,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参与,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同时也可以转变学生角色,使之成为问题解决者,而非只是文化课程的学习者。

(三)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可以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的提高同时并进。

五、案例教学法现存的弊病及其发展方向

尽管案例教学法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具备了诸多优点。但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彻底贯彻的难点。有下几个方面

在教师中有些人认为案例教学仅仅是以案例为媒介,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为主要目的。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把案例看作是传授知识的一种说明和补充,将其本质看作是简单的

归纳法而不是发现法,自然就不能从案例中发现一般性的假说,更谈不上对假说的实证分析,这样的理念不能将学生实质性地由学习的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此外,案例教学加重教学者负担,教师要花比平常更多的时间准备熟悉教材和案例。目前,适用于相关学科的经典案例有限,主持案例讨论对教师的知识和引领案例研讨的经验和技巧更是一大挑战。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 引领能力,而不是只能喋喋不休向学生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

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较高。由于案例教学过分侧重于分析案例,学生主要通过课前预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课前准备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会使学生在案例讨论时陷人困境。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事先做出充分的准备。在学生准备不够充分的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沉默寡言或发言偏离主题无法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亦或是出现完全相反的局面,发言内容过于分散影响其教学的主题。而且,案例教学课堂对班级人数也要有所考虑,人数过多不利于案例讨论。可现状是大多数的教学课堂人数较多是普遍现象。所以说案例教学法的成效可能因学生背景、学科类型及班级人数而异,中等程度以下的学习者不十分适于参加这样的课堂教学。

综合上述分析,从案例教学法的发展史,人们给予的各有侧重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我们应该可以确定,该教学方法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我们应该理性地去实践。我们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其要旨,另一方面也要明了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更要为如何解决目前能够胜任案例教学的师资缺乏,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不足,考评学生困难等问题找到解决办法。21世纪教育的中心必须由知识的系统积累转变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之所以有一定的空间能在教学中运用,是因为知识和能力不是经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必须经过学习者的主动接受,积极反思内化而得。

第四篇:比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比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数学教学;比喻;应用;生活实

际;理解;记忆;激励;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2―0101―01

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指出,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是鸦雀无声,而应是充满笑声,学生在一堂课中感受的不是压抑和沉闷,而应是轻松和愉快。数学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板起脸孔说话、语言呆板枯燥的陋习,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准确、严密,又要声情并茂、幽默风趣,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又记忆深刻。而把抽象、深奥、生疏的数学知识用具体、浅显、熟知的实例叙述说明,用有关类似的实物来比拟叙述说明,就可以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比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用比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当中,有不少抽象的内容,对部分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点,也是难以产生兴趣的内容。但若巧用比喻,联系生活,则可使学生容易理解,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给学生讲授“集合”、“子集”、“交集”这一系列内容时,笔者先给学生简要地介绍“:把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然后运用比喻,向学生讲,比如全世界的人可以构成一个集合,每个人就是组成这个集合的元素。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也可以各自构成一个集合,因为“全世界的男人”与“全世界的女人”这两个集合都包含在“全世界的人”内部,所以“全世界的男人”与“全世界的女人”都是“全世界的人”的子集。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讲,世界上的每个国家的人,也都可以独立构成一个集合,并且也都是“全世界的人”这个集合的子集。比如“美国人”、“中国人”等等,都是“全世界的人”的子集。而“美国人”之中的男人,又可以构成一个集合。“美国男人”这个集合既包含于“美国人”,又包含于“全世界的男人”,所以“美国男人”便是“美国人”与“全世界的男人”这两个集合的交集。

二、巧用比喻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我们面对的是陌生的世界,学习就是为了认识陌生的世界。如何化“生”为“熟”也是数学教师永恒的研究课题。教师要用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比喻还不熟悉的事物,使学生易于理解。

比如,高中第一册“函数”, 化解函数式,很多学生忽视了未知量x的定义域 ,导致化解出现错误。后来笔者在其他杂志上看到关于此内容的一个比喻,觉得非常形象,就将之引用过来。笔者是这样告诉学生的:如果未知量“身体健壮” (没有任何条件约束),就可以直接进行各种“锻炼” (各种运算);如果体质虚弱,进行锻炼前,还必须穿各种保暖的衣服以防冻感冒。所以,未知量能否直接进行“锻炼”,我们还要看他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各种约束条件),即要考虑未知量的定义域。笔者话音刚落,学生就开怀大笑。而学生也在笑声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内涵,在以后的解题应用中印象更为深刻,出错的几率自然也就少了。

三、巧用比喻激励学生,增强自信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比较而言,难度增大了,内容更加抽象了。许多学生一升入高中,就感到学习数学时力不从心。其实,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只要稍加努力,还是可以达到目标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却不愿意深入挖掘与探索,而是直接向困难低头认输。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巧用各种比喻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比如,教育学生:“困难其实是个纸老虎,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就一定能把它打趴下。”、“困难不是铁、不是钢,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困难是光明来临之前的黑暗,大家咬咬牙,使使劲,曙光马上就要来临了。”总之,教师要像黑暗中的灯塔一样引领学生,为他们照亮走向成功的路,使他们越来越自信。

总之,对目前依然陌生的事物,教师要用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按照熟悉事物的性质、判定,加以类比研究,会有新的发展、新的创造,可减少学生学习随意性、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

编辑:谢颖丽

第五篇:对比法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对比法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福建省上杭县湖洋中学

林其藩

语音是掌握词汇、语法以及培养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基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的识记有赖于词的语音形象,词的正确拼写离不开正确的读音。现代英语教学,不论其教学目的如何,都是把语言教学放在首要的地位。语音教学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语音质量,学生的语音质量又影响着整个学习过程。如果语音学得好,整个学习就顺利;如果语音学得不好,就给以后的学习造成层层障碍。一些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放弃英语学习,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开始没有学好语音。所以要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学习英语,就必须教学生学好英语语音。要想教英语语音,除了让学生多听、多模仿、多练习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英语语音的特点,以及英汉语音之间的差异,并经过细心比较,有重点地进行练习。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英语语音特点与汉语语音相比,英语语音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第一,英语中元音有长短之分,而汉语中的韵母发音时间长短都差不多。如果将汉语的发音习惯用到英语语音上,就容易混淆长短之别。而英语中元音的长短是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ship[

(船)]和sheep[ ](羊)、cork[

](软木)木和cock[

](公鸡)、leave[

](离开)和live[

](住)等。因此,读音时一定要区别开来,以免造成词义上的差异。第

二、英语辅音有清浊之分,28个辅音就有20个分为清、浊辅音。如[p/b]、[t/d]、[k/g]、[s/z]等,汉语中大部分声母(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声音不响亮。因此,汉语中的不送气辅音不能用来代替英语中的浊辅音。如:p[坡]和b(玻)都是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其唯一区别是p(坡)要送气和b(玻)不送气,这是汉语辅音(声母)的特点。英语中凡是清辅音都要送气,声带振动与否是区别英语清浊辅音的关键。

二、学生在学习英语前,已经掌握了汉语(普通话或方言)的语音语调,形成了汉语语音的习惯。因此,他们在学习英语语音时,会用汉语语音比附英语语音。严格地说,英语中没有一个音与汉语拼音中的任何一个音完全相同。我们只能说英语中有些音素与汉语拼音中的某些字母有些相似。所以,在教学中,找出英汉中相似的音,同时也找出来英语发音在汉语拼音字母中所没有相似的音,进行对比教学,把握重点,取得良好的语音教学效果。

在单元音方面:英语元音[a:]和汉语拼音字母的韵母a(啊)发音相近,都是后元音,但[a:]是长元音,发得长些。英语中元音[ ]和汉语拼音字母的韵母o(喔)也相近,都是圆唇音,但汉语韵母o比英语元音[ ]要短些。诸如此类的单元音和汉语韵母还有:[ ]与e(鹅)、[i:]与i[衣]、[u:]与u(乌)。但是英语元音[i][ ]、[ ]、[e]、[ ]、[u]、[ ]等在汉语语音中没有相当的音。学生学起来很困难,教师不但要求学生加强模仿、多练习,而且要给学生仔细讲解其发音方法。

在双元音方面:英语中的双元音对于学生来说是较难发的音。[ei]、[ai]、[ i]、[ u]、[ ]是合口双重元音,其发音特点和汉语拼音字母中的降复韵母相似,就是前面一个元音发得较清楚、较长,后面的元音发得较模糊、短促,口从开到合。[ei]和汉语拼音字母的ei,即普通话中“配”、“黑”中的韵母“ ”相似,[ai]和汉语拼音字母ai,即普通话中的“爱”“哀”(历)相似。[ ]和汉语拼音的字母ao,即普通话中的“袄”(“

”)相似。[ ]和汉语拼音字母的ou即普通话中的“欧”(“又”)相似。[ ]、[ ]、[ ]均为集中双元音,发音时口从合到开。它们三个和[ ]在普通话中都没有相似的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这四个双元音的发音方法。

应注意的是,学生读双元音时,往往只发前面的一个元音,而吞吐掉后面的音,然后把前面一个元音拖长些,变成了拖长的单元音。如读双元音[ei]时,往往只发[e]音,而把[i]音吞掉了,然后把[e]拖长变成[e:]。这样,就把[meik]、[greit]、[speid]读成[meik]、[gre:t]、[spe:d]。

在辅音方面:英语辅音对学生来说,困难较元音小、大多数辅音在汉语语音里都有相似的声母。英语音素中的[b]、[p]、[t]、[t]、[d]、[k]、[g]等分别和汉语拼音字母b、p、t、d、k、g等相似。[ ]与普通话中的“政”、“英”等词的末尾声母相似,在拼音字母中是ng。英语中的[h]和汉语拼音字母h,即普通话的“喝”(“厂”相似。[w]与汉语拼音字母w,即普通话中“吴”“王”中的声母相似。[j]和汉语拼音字母的y,即普通话中的“衣”的声音相似。

但要提醒学生:第一,不要在英语辅音后面加上元音,如that不能读作[

],dog不能读作[

]而发汉语拼音声母(辅音)b、p、t、d、k、g等时,都包含韵母(元音)o或e。第二,英语的摩擦音[s]、[z]、[ ]、[ ]发音时,舌尖的部位比汉语相对应的语音发音时的舌尖稍稍向前,而且英语没有卷舌音,因此上面四个摩擦音以及破擦音[ts]、[dz]、[t ]、[ ]都和汉语拼音的zh、ch、sh、z、c、s大不相同,不可混淆。第三,发[ ]、[v]时,务必告诉学生上齿一定要轻咬下唇,使气流从上龄与下唇间的隙缝中通过、发生摩擦。并且在汉语中找不到和[v]相似的音。第四[Q]、[ ]在汉语语音里根本无对应的语音,中国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很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示范,然后要学生明确知识发音时舌尖放在上下牙齿的中间,做到发音准确无误。

实践证明,在英语语音教学中适当地选行英语语音对比,能收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自主学习教学法
图文:直呼式语音教学法简介(二)-教师区-现代新理念英语
图解大学课堂案例教学法
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
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案例教学论文】数学案例教学探讨(5篇)(共15041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