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题征集|5月8日,一部分人厌恶的节日

母亲节,朋友圈里是祝福和快乐的刷屏。往年我也会送祝福,转账或者买礼物,今年没有,大概是我意识到自己“孤身一人”的第一年。意识到我个人的所有痛苦都来自于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当然,这个人一无所知。

“断亲”我筹备了很久,迟迟不写,是因为我自己都没有找到出路,很难彻底地完全地完成“断亲”。当然或许是,时间没有到,我还没能从“对立”走向“和解”。事实上,和解不是通过所谓“长大”“孝顺”“体谅”得来的,而是“不受束缚”“飞往远山”“强大到平衡自由与爱”完成的。

01  八戒

生活中的很多例子让我们看到选择“断亲”的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群:他们当中大多是受到了家庭的伤害。

因为身边有朋友正忍受着原生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所以我甚至希望身边饱受家庭伤害的朋友勇敢选择“断亲”。

现实是片刻的丁点的温暖都是她犹豫的理由,她即使受到很多伤害也无法坚定的和家庭彻底断绝关系,只能选择减少联系。

而“断亲”这一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年轻人中,责任也不会完全在于年轻一代。

或许“断亲”和“分手”意义差不多,只是多了血缘关系,但解除的都是一种没有爱的感情。而我们的社会无论如何发展,它一定需要这种爱,一种无条件的、双箭头的、互相给予温暖的爱。

02  官小九

如果最亲近的亲人带给你的只有痛苦怎么办?

大概从高中开始,我最大的痛苦来源就是我母亲,她不知道。那时候我自己也没意识到,现在逐渐意识到的。

大学里我自己过的挺好的,绝对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是不算焦虑,比较舒心。基本上那么几次崩溃、哭、失眠、在心理咨询室门口徘徊的当天,一定是我妈和我通过电话的日子。

我是那种宁死不愿意和别人提要求的人,可是每次,她都要求我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去找我奶奶家的人帮忙,但是她已经和我父亲离婚且和那边并不说话。她和自家关系也不好,找舅舅帮忙要我去说,每当我拒绝,我会得到一句“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或者“你为我做这件事难道你不受益吗?你为这个家付出点什么?”

我活到现在的每一次弯腰,都是来自她。

可能那时候还见识浅薄,而且在那个氛围里待久了,还挺习以为常的,虽然也会说赶紧考走离得远远的,但是没到难以容忍的地步。寒假回去没两天就不能忍受了,或许是在外面放逐久了,以前觉得尚能忍受的事情变得完全不可以,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撕裂。

我知道她很痛苦,她用哭、醉、吵闹、掌控来解决痛苦,她脆弱的时候我只能做坚强的人。

我已经在很努力很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我把曾经那些偏离的价值观丢掉,一点点换上新的,可是总是要被提醒,我永远不可能真正走脱。

03  燃烧的炎症

妈妈,我真心的告诉您:我往您和舅舅们的家族群里面发的那个“母亲节快乐”的土鳖表情并不代表有任何发自内心的祝福,也并不表示我对这类节日的厌恶有任何一点点降低。只是由于考虑到,如果不那么做,会让您在那个土鳖群里很尴尬,所以我才忍着各种恶心做了这件事。

妈妈,我做任何让你开心的事,都不是因为您是我的妈妈,更不是因为孝顺,而是因为我爱您。

为了让您开心,我甚至愿意做包括“考公务员”、“每晚接您的电话尬聊10分钟”、“读您发给我的造谣公众号文章且不反驳”、“不对您屏蔽我的朋友圈”在内的任何事。

这不是因为任何有关“恩情”或“伟大"这样毫无道理的扯蛋赞美,而是因为我真的爱您,一份与身份关系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爱。

04  人间曙

在我的断亲认知里,《暗恋橘生淮南》中朱颜因婚恋矛盾与家族断联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实例。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观念的成熟,越发能体会到所谓血缘关系在对人人际交往生活中的本不必要的束缚。

其实,放眼被科技变迁割裂的社会,关系已经变成了更加理性更加开放的存在,在人际关系的选择之中越来越强调的是个体认知与感受,我们拥有主观选择交际圈的能力,自己选择的朋友成为了新时代定义下的家人。

另外,断亲不仅仅存在于血缘关系之间,也存在与任何不必存在没有意义并非自我选择的关系之间。断亲对我们的意义不仅仅是对自我认知的发掘与觉醒,更是对高效率社会不必要社交的及时止损。

在母亲节第二天写这篇文章,可能会收到骂声,也估计会得到“不理解”与“不认同”与“说教”。所以这篇我并不写给大多数人,只写给一小部分人。

每个家庭都有很多不能讲的东西,我不能详尽地去描述我的经历与感受,汇总起来或许就是要说“厌恶”与“痛苦”两个词。

厌恶

话题征集有几个点是戳到我的——“忍着各种恶心”“片刻的丁点的温暖都是她犹豫的理由”。

我很不愿意用“恶心”这个词和“母亲节”联系起来,所以我把题目改成了5月8日,因为我知道这两个词没有必然联系,虽然母亲节的商业化严重使其可能没有那么纯粹,但大部分人还是在这个节日里感受到的是一种“爱”“温暖”与“感激”。

朋友说的“恶心”是指为了顺着母亲而违背自我的一种内心情绪,他举的几个例子其实体现的就是隔代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性。

我所说的基本上大同小异,我们之间并无闲话家常之类的交流,有联系则必然是有需要对方的事情。我需要对方的时候比较少,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需要家里的东西烦请她帮我寄来;她需要我做的其实也不算多,但是每次都能勾起厌恶的情绪。

不能讲厌恶的事情具体是什么,只能说是关于“大人”的纠葛,带着无知、粗鄙与腐烂发臭的生活境况;或者是关于“利益”的纠葛,需要我低头弯腰,牵线搭桥。

听着录音文件里面的一句我自己怎么都说不出口的脏话,忍着恶心剪辑这段录音,明明不是我的事情,我却不能拒绝;

听着一句“把话放在这,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必须······”明明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却没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

这就是“断亲”为何很难,在一种明明应该有爱的最亲密的关系里,我要如何拒绝?难道要告诉对方,你的所作所为所言让我感到“恶心”?

我以往一度认为,解决这一切的方式是“强大”,现如今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改变的是,“强大”的理由和作用。

小时候遭遇家暴或者和外面的人冲突,母亲说“如果你是男孩子就好了,就可以冲到前面去独当一面。”那时候我还为此自责。

每一次的弯腰低头,似乎都是为了“利益”,在我眼里是“无羞耻心地丢掉自尊”,在她眼里是“为了自己的事业拼尽全力”,而如果我强大到像那个需要我去恳求的人一样,或许就不用折腰了吧。

所以在面对高考填志愿,本来的新闻专业一次次修改,最后在第一志愿写上法学。有“顺从”也有“被对方所说的美好未来所吸引”。

后来我发现,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可以冲到前面去独当一面;而所谓利益,凭借自身的能量也总能温饱。所谓“一个家里有男性才能完成很多事”“不生孩子的女人一生是不完整的”“女生结婚不是第一次就不被珍惜”云云,曾经困扰我、使我战战兢兢的许多语言都化成云烟一样飘渺散尽。

“强大”不能完全打败那些恶心的事儿,因为再强大都还有“爱”摆在那里,“爱”才是最强大的。可是生活时时刻刻都会有足够恶心的事儿,在足够强大和认清自我的前提下,就没必要care事情和压力来自何处了。

痛苦

看完《大象席地而坐》,在我心里其实没达到惊艳的程度,虽然刻画痛苦的手法真实而压抑,又没有政治正确的大团圆式结局。但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没有被生活的痛苦当头棒喝的时候,就不想去体会别人的痛苦。

没有写长篇大论,只是在4月汇总里浅浅介绍一下,就这样还是在一些平台没能过审,因为这个电影内陆被禁,甚至很多时候提也不能,它太痛苦了,加上电影导演已经自杀,颇有一些教唆观众离开尘世的意味。

他讲的是所有人的痛苦,是生活的痛苦。只是在其中的人们选择不一样,自杀、沉沦与“去看大象”。

四个家庭四条线穿插,黄玲和她母亲的那一条是最让我感触颇深的。

两个人住的屋子是那栋楼里最暗的,母亲整日躺在屋里不清醒。黄玲坐在镜子前面化妆,母亲朝屋里喊“别用我粉底液”,女儿出门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别把肚子搞大了”,黄玲回头“你可真恶心”。

母亲下班回家,嘟嘟囔囔和黄玲说今天在酒桌上有哪个老板在暗示她,真是不要脸,能买她多少机器啊就想睡她。她吵闹着说教“你最应该恨的不是我,是抛下咱娘俩的那个男人。”

黄玲和年级副主任在KTV的视频被发到网上,小姑娘最能依靠的其实还是母亲,回家把事情告诉母亲,母亲怀疑她和主任上床了。事实上,黄玲只是需求对方家里的整洁、两个人坐在一起正常的聊天,或许还有一些缺失的父爱。

两个人站在昏暗房间里对峙:

“我太痛苦了。”

“你以为就你这样吗?都这样,就是这样,一直这样。”

年级主任的老婆找来家里,黄玲母亲挡在房门前面,“这种事要怪也是怪你们家的,你还有脸找过来。”

她们其实同样痛苦,但胡波没有强行让她们和解。

朋友说,在我的备忘录里(前面话题征集2)看到的,是一个对女儿过度依赖的妈妈,我有被提示到,我觉得是的。母亲的人际关系圈子很浅,除了我和继父就没有真心托付的人了,继父似乎算不上值得真心托付,所以我大概是唯一的“底牌”。

但是这个三人的三角组合在今年似乎快要不能维稳了。因为外界的变故,人心的变化,以及我的成长。除了双方三观的巨大撕裂带来的抵触与“忍着各种恶心”以外,连“以爱之名”都开始变得脆弱。

我渐渐发现,她依赖我更多,却爱继父更多。连“爱”都在土崩瓦解使得我对其的“爱”开始变得不稳定和薄弱,但她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她好像对很多东西都没能准确意识,她意识不到带给别人的痛苦,也意识不到人心的背离。

而唯独剩下的那点恻隐之心则是,如果我失去了这份“爱”,她便失去了依赖,那么她也成为了“孤岛”。我可以成为“孤岛”,因为我始终抱有对生命的热爱与希望,虽然我如今已无归宿,我也可以不作要求,但她或许不能。

就到这里结尾吧,笔者也没找到答案,所以不能给大家答案。

但是之后应该会出一篇后续,把落点放在“原生家庭”与“断亲”上面,期待能找到一个无限趋近完美的出口。

-END-

作者:刀笔、采叁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我们感到痛苦,是不允许一些事情的发生,学会接受跟生活和解
和解,让一切得以重新开始
你不必非要和父母和解,但一定要和自己和解
在母亲冲进浴室要求检查她的身体时,她对母爱的幻想彻底破灭
2020,告别伤痛,与自己和解
人生上半场好好成长,下半场努力和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