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9
userphoto

2022.08.23 河北

关注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

文:李柔和

       《一间自己的房间》出版于辽宁教育出版社,作者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这本书开读之前我写过一篇小序,现在读完整本之后来谈一下感悟。

        笔者对本书久仰大名,在未读时内心对其猜测或为唤醒女性意识的读本。待真的阅读之后才发现,作者伍尔夫是从“女性作家”的角度,分析了当时较为知名的女性作家之后,给出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语言真诚质朴,行文之间可以体察到作者思想之深邃,用意之善良。

        不同于其他女性主义作品,在分析女性整体现状和存在的现实问题时仍然站在男女互动基础上,伍尔夫是将“女性”和“写作”二者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写作经验、人生观察以及对历史上出现过的优秀女性作家进行分析之后,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由于其不是一篇纪实文学,也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故而作者伍尔夫采取了“意识流” 的写作方式,通过“意识”流动将两个问题串联在一起,并且在其中穿插了彼时男权社会对女性开始动笔写作的看法。诸如:“女性小说家只有勇敢地承认其性别带来的局限,才能去渴求杰出的成就。”;“女人大都没有个性。”,同时伍尔夫也给了未来的“女作家”们忠告:“男性心理是个危险又有趣的话题。我希望,等你们每年都有属于自己的五百英镑收入后再去深究这个话题;但因为要付账单,我对这个话题的思绪被打断了。”让女孩们眼光不再持续聚焦在“男性”这个另一性别之上,而是真正回到问题上,也就是“写作”本身。

       伍尔夫所处的年代是两次资产阶级女权运动之间,较法国女作家西蒙娜·波伏娃早20年。第一次资产阶级女权运动,主张女性应当在受教育、立法和经济上与男性平等。故本书中伍尔夫的思想仍带有明显号召女性经济独立的倾向。

       任何抛开时代背景谈作品的行为都是不科学的,若上升到对作者本人的抨击则更不可取。我最初接触该类型的先驱作品时,被西蒙娜·波伏娃折服,对身边的人大加赞赏,却被一些“异性友人”嘲讽,进而嘲讽西蒙娜·波伏娃是因为感情失败、婚姻失败才写出这样“诱导”女性独立的书。当时的我很在意他人观点——无论反驳、维护还是赞同都是在“在意”该观点。在又读到一本好的作品,并对比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后,我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逻辑。对于谈到的这种“论调”也就不以为意了。

       写在最后的话,开卷有益,希望我们都能从书籍中汲取力量,得到智慧的增长。

(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洗稿、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伍尔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读后感
文学史上的傲慢与偏见
我们被太多的私人化随笔所包围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不朽的伍尔夫(3868字/10分钟读完)
女子的愤怒与妩媚 | 雍容
共读 | 019-020:《一间自己的房间》《村上春树·美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