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你再不让我写作业,我就告老师!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下班一进门,客厅漆黑一片,只传出儿子的一声:妈妈~

不对头啊,那只一听见门响就迅速蹲守在门口,扑我个措手不及的小怪兽呢?

难道她不爱我了吗?

“妹妹呢?

“写作业。

走进房间,这小姑娘正襟危坐,一笔一画地写着,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真的,我确定她已经“移情别恋”了。

写好最后一个数字,才抬起头来,但依然没瞟我一眼:“序号也要写得漂亮,老师说写三行,可是我想写五行。

我可怜巴巴蹲在桌子旁,像条等待被撸的狗一样。仰望她专注的小脸,期盼着她能起身和我腻歪一会儿,然鹅,并没有。

“妈妈,你帮我听写。

好容易有了这互动机会,我赶紧搬小板凳坐好。本以为那么十来个字,写完我就能和她玩了,结果是,我又天真了。她是没那么容易放过自己放过我的。

“这个h的上面压着线了,不能顶满的。擦~

“这个手怎么写成竖勾了,应该是竖弯钩。擦~

真钦佩自己怎么生出她这双纳米眼的。区区十来个字,就这么自言自语又乐在其中地写了将近一个小时,我在旁边都快长毛了~

“休息吧?

“不要!我还想写。

“快快快,休息一下。

“不行。

“别写了!

小姑娘一下急了:“妈妈,你再这样,我就告老师说我妈妈不让我写作业!

天啦撸,真是吓出我一身冷汗。

“别别别,千万别说啊!

(前几天老师刚说过有家长向上反映作业多,你这一说,不等于抢回一口黑锅往妈妈身上扣么

这家伙好得意,以为找到了让我不打扰她写作业的法宝。一边写一边逗我:“我一定会跟老师说的。

“妞啊,有些事儿妈妈不能跟你讲,但你一定不能说,记住没?”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在守护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秘密。

我从来都没有反对过作业,像我这种,哪怕这作业是给家长的也没有过半句怨言的妈妈,怎么可能反对作业呢?

更何况,遇上这么个娃,老师不布置作业比老师布置作业写得还多,怎么可能反对布置作业?!

我巴不得老师黑纸白字地把作业写清楚,这样这小犊子又要超额完成的时候,我就可以掏出手机一拍:看,老师说就写这么多

来,我们看看那些反对作业的家长们,究竟在反对什么?

我想他们一定不是在反对孩子的合理练习,不是在反对学习中必要的付出,不是在反对父母应该对孩子担负的责任。

他们只是看着超量作业一天天抢占孩子的阅读时间、锻炼时间、玩耍时间,看着孩子过得如此苦逼,了无生趣的时候,深感痛心。

他们只是面对一次次因作业而起的鸡飞狗跳,却看不到成效,看着日渐衰微,甚至怒目相向的亲子感情,而深感无力

这种无力,在为了孩子哀嚎减负的时候,依然都那么无力。

教育者当作无事生非、不求上进的好事之徒,被勤奋好学的家长群怒斥为“害群之马”,被“我们要作业”的呼喊声裹挟着满地打滚,狼狈不堪。

当全社会都将矛头直指作业,插科打诨地吐槽作业,我们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没有了作业,整个世界就太平了吗?亲子关系就和谐了吗?孩子身心就健康了么?

我们在这个时代所有的挣扎、焦虑,对教育所有的困惑不解和追问,绝非因作业而起,也不是搞定一个作业就能解决的。醒醒吧……

作业绝不是什么罪魁祸首,而是最好薅的那一只羊

好,如果我们现在无羊可薅,我们吃定了作业这只“替罪羊”,那就该好好研究一下怎么才能薅出水平,薅出境界。

相比于对数量的穷追猛打,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不止是孩子完成作业的质量,也包括老师布置作业的质量。

抄写的数量和内容是不是必要,会不会因为过度学习而浪费时间,降低学习的效果,消耗学习的热情?

选择的题目是简单的重复练习,还是能够启发孩子思考,发展思维?

举个《爸爸教的数学》中的例子:

题目一: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是2cm、3cm、4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题目二: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最长分别可以是2cm、3cm、4cm,判断并证明,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大限度可能是多少?

( A triangle has sides of length at most 2, 3 and 4 respectively Determine, with proof,the maximun possible area of the triangle)

看出区别了吗?

不同题目引发出学生大脑的思索方向、路径都不同。

主要区别有三点:

1、题目进入大脑后触发的思维机制不同。

2、解题涉及的意识范围不同。

3、解题后留在孩子头脑中的结果不同。

第一个题目的作用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学过的方法、公式,熟练计算出结果。

第二个题目则会启发孩子尝试如何构建一个面积最大的三角形,限制边长为2cm、3cm、4cm,然后才是运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出本题。

解答题目一的意识局限在三角形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的运用上。公式、定理运用一次而已。内核是:运用规则,然后强化对规则运用的熟练性。

题目二则会涉及到多个三角形面积大小的比较,然后才是公式的多次运用,运用的目的涉及判断和比较,这种判断和比较的意识是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同时,对多种可能性的比较,也能够拓展孩子的思维。

最后,这两份不同作业留在孩子大脑中的结果也不同。题目一留在大脑中的内容仅仅是公式和定理的强化记忆。题目二融合了大量的判断、尝试和探索,而不是简单的规则运用。

一顿饭,我们当然能通过规定进食的数量,限制用餐的时间,而使一切看起来都很井然有序,和谐美好。相比之下,“这顿饭有没有营养,大家吃得开不开心”实在是太让人操心的麻烦事儿,但永远别忘了这才是我们该追求的东西。

再者,让小鸡肠和大胃王都吞下四碟八碗,这场面想来就不免心惊,突然灵光一闪,搞个自助式作业,可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学生怎样提高数学的解题速度 写作业习惯培养
初中生如何学好数学
案例
科学作业:就得这样坚信
数学几何还能这样学?鬼才数学老师,仅用13图,就让差生一眼看懂
解三角形,就考这3个公式!高分你拿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