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再逼自己控制情绪了,重点是找到自己的“爆点”开关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01

周末早上,拌了凉菜,切好水果,做了炒饭,结果女儿说想吃泡面。泡好后儿子看着眼馋,让妹妹给他分一点。

这一筷子还没捞起呢,女儿就开始喊:“不行,太多了!”“那这个碗给你”,听我这么一说,女儿又赶紧从碗里多捞了一下。

儿子“噌”地一下就站起来了,伸手过来抢我手里的碗。我当时也有点懵,这可不像是那个平时与世无争的儿子。

“都别吃了!”

已经吃了一碗炒饭的儿子转身离开,回房间写作业去了。我也生气地离开了餐桌,女儿自己默默吃着那碗面,剩了一多半。

有个孩子曾在咨询室跟我讲,她最讨厌家里人在她和弟弟发生争执的时候,不问青红皂白地吼一嗓子:“都别弄了”,也不管是谁抢遥控器,结果就是“都别看了!”。

我也犯这样的错误?

我怎么就不能犯这样的错误?我也是个人啊。

尽管后面我什么都没说,但当时内心情绪很强烈:“早起给你们把饭做好了,结果还闹这么一出。”“为了一碗面,至于吗?”“就不能互相谦让一点儿?”

正是因为头脑中有了这些评判和期待,有了一丝付出被无视的失落,让我反应过度了。

02

施琪嘉在课程中讲过这么一件事儿,他外出讲课的时候,所在酒店里正好有新人结婚,他带的两个研究生看酒桌上的人彼此之间也不认识,就找了一桌去吃,结果被人家发现了。

主办方觉得这事儿太丢脸,但施琪嘉出面去交涉了这件事。按理说,身为全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教授、心理研究所所长,自己学生占小便宜被抓,很自然会觉得没面子。

然而施琪嘉丝毫没把这事儿和面子扯上关系,他没有将学生的行为解读为占便宜,不道德。他去和对方道了歉,表示可以付饭钱。在他看来,用现实的,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这件事就可以了。

原本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事实:学生坐下来吃饭,孩子想要那碗更多的面。一旦加入评判和期待,感受就变了。

主办方将吃饭解读为占便宜,不道德,所以感到丢脸。我脑子里升起“你们不应该为了一碗泡面争抢”的念头,所以发了火。

下午我跟俩娃说,咱们来说说早晨泡面的事儿。儿子说:“下次可以在泡之前就平均分成两半。”女儿说:“哥哥你应该学我,该吃照吃,干嘛不吃就走了。”

看,自己生了半天气,两个人没一个提到以后要相亲相爱,没一个觉得自己抢泡面可耻。我这真是白生的一口好气啊。

因为他们压根儿没觉得抢食跟爱不爱有什么关系,哪次不是前一分钟扭打,后一分钟又一起嘻嘻哈哈了。

他们也不会因为泡面便宜就觉得自己做了没价值的事儿,泡面在那一刻就是他们最想吃的,不假思索要去抢的东西。

成人喜欢上价值,一碗面不至于,不值得去抢,但一份工作,一次升职呢?在那些“至于”的事情上,大人的吃相一点儿不会比孩子好看。

03

成年人脑袋里的条条框框,“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就像纵横交错的电网,一碰就会冒出火花。这会让人啥都看不惯,在外看同事不顺眼,回家看孩子不顺眼。

内在的限制和规条越多,冒火的时候也就越多。

有的父母特别受不了孩子懒,对“躺平”深恶痛绝,他们的“爆点”常常是看见孩子懒洋洋的时候。

一方面可能是内在的超我很严格,不允许享乐、松懈。另一方面是低自尊,无法接受那些看起来没什么价值,没有用的事情,因为这些会加重他们的无价值感。

一辅导孩子作业就怒的家长,往往是出于婴儿式的自恋,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怎么能蠢到这个地步,有些博士、高知家庭尤其如此。同时,怎么教都教不会,自己没法给孩子讲明白会进一步挫伤父母的自恋。

还有的父母,似乎对孩子学习没啥高要求,平时也挺包容亲和,但在孩子拒绝自己的时候特别容易生气。有妈妈给孩子买了好多橡皮,原本是随口问孩子要一块,没想到孩子一块都不给,说已经答应了要送同学,妈妈气得半天不理孩子。

其实所谓随口一说的某句话,随便提的一个要求,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人深层的心理动力。

有的父母喜欢逗孩子“我和爸爸/妈妈离婚了,你跟谁?”,这不是什么随便讲讲的玩笑,而是他们的内在小孩在确认父母“爱不爱我?”“你到底更爱谁?”

自卑、存在感低的父母特别介意孩子进门的时候有没有跟自己打招呼,对自己是不是足够尊重。孩子进门没叫自己,他们心里会很不舒服,远远超出单纯教育孩子有礼貌的程度。

有个妈妈和孩子回家,路上孩子突然转个弯看不到了,妈妈顿时涌起歇斯底里的怒气,对孩子发了好大的火。孩子出门没讲或晚回家,父母着急是正常的,但无法控制的怒气往往跟自身的分离创伤有关,孩子在眼前“消失”,唤起了父母“被抛弃”的体验。

父母经常问:“孩子脾气大,怎么管?”“如何让自己学会控制情绪?”

情绪从来不需要控制,它们是我们最忠实的吹哨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终究还是把儿子送上了不归路”,父母的苛责,多少孩子的痛
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妈妈只是清理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就会改变
总觉得“憋屈”的人,请多做这件事
情绪不是事儿——风雨交加时,不晒被子
从孩子被碰疼,剖析背后隐秘的教养理念
青春期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