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说作文17:波澜总从平地起
我们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画面:
山峰之巅,飒飒西风,落叶纷飞,两个人正在作生死决斗,一时间刀光剑影,飞沙走石,一会儿大雨滂沱,雷电交加,胜负就将在这一刻分出……
此刻,观众的心早已提到了嗓子眼上。可悠扬的片尾曲也不失时机地响起,这一集就在这最紧张处戛然而止。不情愿地关掉电视,观众悬起的心却久久不能放下,脑海中翻腾着一系列问题:“谁胜了?有伤亡吗?有意外情况发生吗……”第二天便带着这些疑问早早坐在电视机前,谁知头一天的疑惑解除,电视剧又在下一处戛然而止,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疑问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让观众情不自禁跟着剧情走啊走,一直走到剧终。
我们看古典小说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当我们看到最精彩最危急的关键时刻,作者往往使出他的绝招——“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读者迫不及待地翻开下一章节继续读了起来,直到夜阑人静,直到睡眠颠倒,不看到最后一页誓不罢手。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攫住了人们的心灵?对的,是悬念。
古人云:“文似看出不喜平”。不平就是要曲折,要有波澜。很多同学的作文,一看开头就知道结果,那是缺乏制造波折的思维能力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曲折而有波澜呢?巧设“悬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让读者对你的文章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作者通过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有意不把人物命运、故事结局和盘托出,借以激发读者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热切关注,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美国有家杂志曾以3000美元的奖金悬赏征求文字最简短、情节最曲折的小说。不少人都绞尽脑汁、提笔应征。结果有篇题为《三封电报》的小说获得了头奖。它是这样写的: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薇那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个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这篇小说真可谓一波三折,悬念重重。巴布身死是第一波折,隐藏了死亡原因的悬念;运尸回家是第二波折,隐含了尸体何在的悬念;尸体在狮子腹内是第三波折,也是悬念的解开。如此短的文章有这么多的波折点,怎能不获奖?
悬念法的作文方式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表示行文思路。表格如下:
一波三折的悬念作文法
设疑
起因中埋下悬念的种子
发展
发展中暗示种子的发芽
冲突
冲突中充满意外,引发一波三折:
第一次探索,危机仍在;
第二次尝试,危机还在;
第三次行动,危机解除。
解惑
在结局中解开悬念和疑惑。
有了故事的波折因素,是写好悬念作文的必要条件,但不等于就能写好悬念作文。还必须合理地安排这些准备的波折因素,按从小到大,从轻到重,递进式地排列。注意这个排列,在人们的意识中,在情节的需要中,总是把最重要的、最严重的、程度最重的放在后面。
我们再来看看波兰作家格罗津斯卡的短篇小说《文艺评论家和部长》,全文如下:
“您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新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评论家赶快更正。
部长摇了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了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更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了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这衣领真别扭。”
文中部长“摇头”的动作重复了六次之多,这是无效的重复吗?恰恰相反,这种重复才是强化悬念的有效策略!如果我们将行文中间的“摇头”部分删除,来比较一下和原文的区别,可能就有明确的发现了。删除中间部分之后,小说就成了这样:
“您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新创作的小说是好的。”部长摇了摇头说: “这衣领真别扭。”
这样一改动,我们就能明确地感受到原文的精妙所在。改动之后,不但无法彰显悬念的力度,无法刻画出评论家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不学无术,甚至让这段文字连作为小说的资格也失去了——这简直是条理不通、逻辑混乱的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悬念其实有两条线,一条是表面的看起来让人疑惑的情景,另一条是暗线,就是这些疑惑的答案。两条线是并行的,只是暗线是一直潜游在水中的鱼,到文章的结尾才跳出水面来,让人豁然开朗,并且主题在解开悬念的一瞬间深化。
巧设悬念还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藏头法。在叙事时,不将起因告诉读者,谓之“藏头”。“起因”是读者感兴趣的,能抓住读者的心理期待,这种故意将原因藏起来的方法,往往能收到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效果。如:窗透初晓,日照西桥,追寻着一丝光亮,他疲困地睁开了双眼。“孩子他爸!你可醒了!”病床边的妻子激动的说。环顾四周都站满了人,但却仿佛没有他所要寻觅的东西,他着急的追问:“孩子,孩……”这个开头就隐藏了原因,是遭遇了车祸,还是被坏人打劫?无数的问号让我们急欲解开迷惑。
二是反常法。利用人的反常言行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急于了解导致这种反常言行的原因的期待心理。让人觉得这事物“不正常”或“不可能”,从而掉进作者设置的陷阱中不能自拔。如:它是一只不普通的鸡。……它开始挣扎,尽管双腿被绑。…它挑衅地看我一眼,向着窗户纵身一跃,跳了下去。……它好似雄鹰,华丽地飞翔、降落,悠闲地离开。这是什么鸡,双腿被绑还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莫非神鸡?
在作文中设置波折,就像在一条平静流淌的河流里不断扔进去石子,自然会激起波澜,如果投进去的石头足够大,阻断水流,甚至会产生瀑布,成为奇观。文章叙事中突然出现一件别的事,打断读者的惯性思维,挑动读者的好奇心,读者按捺不住就被吸引了。我们在平时写作中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设置意外:有时呼风唤雨, “风来了,吹掉了……”,“雨来了,打湿了……”;有时改造场景,“路滑了,差点……”,“书包掉在地上了……”;有时引入外物,“汽车飞驰而来……”,“一位小孩撞了过来……”等等。你看,这样是不是很有意思?但我们不是恶作剧,而是让人和事产生叙事的张力。
除设置悬念外,制造文章波澜的方法还有抑扬交错法。
“抑”,就是抑制,对人、事、物进行贬抑;“扬”,就是扬起,对人、事、物进行褒扬。“抑扬”通常是正说从反说开始,或者反说从正说开始,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以达到引人注目、突出要点的目的。以抑显扬,则扬得更高;以扬衬抑,则抑得更深。有抑有扬,写的作文就会曲折跌宕,波澜起伏。
抑扬交错一般可分为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扬中有抑、抑中有扬等多种方式。在运用抑扬这一艺术手法时,一定要注意抑扬的比重,使抑扬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写一件事或写一个人,先写不好的方面到后面再写好的方面:如写母亲,先写她唠叨,总觉得她不好,烦!写到后面,却发现原来母亲的所作所为都是饱含着母爱;或写家乡,小时候觉得家乡没什么,普通平凡,长大了,离开家乡,发现原来家乡才是自己的最爱,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可爱。例如:
一看见他像一个黑黝黝的放牛娃,好像是闰土的后代。真糟糕,他怎么成了我的同桌!我一直指望有一个学习成绩优良的同桌来帮助我学习,现在可能要我去帮助他,真是“穷邻居,讨厌多’”!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它的学习成绩却出乎意料的远在我之上……” (《新来的同桌》)这样的行文一贬一褒,形成对比,文章波澜自生。
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抑就要抑得到位,扬就要扬得突如其来,让人出乎意料,感叹不已。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这样的例子,各类作品屡见不鲜,《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当然还有先扬后抑的例子,《水浒》中的 "武松醉打蒋门神”,作者先把蒋门神描绘得如何厉害,如何了不得,很多武艺高强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先扬”,可武松一出场,几个回合,蒋门神就趴下了:一方面衬托了武松威武,一方面也把蒋门神欺软怕硬的虚弱本质揭露无遗。这两种写法常常是交差使用,互辅互补。
再次,欧·亨利式的结尾也是制造波澜的常用方法。
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作者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写的是穷画家琼珊得了重病,在病房里看着窗外对面墙上的常春藤叶子不断被风吹落,她认为最后一片叶子的凋谢代表自己的死亡,于是她失去了生存的意志。医生认为再这样下去琼珊会死去。贝尔曼,一个画家,在听完苏艾讲述室友琼珊的事情后,夜里冒着暴雨,用心灵的画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让琼珊重拾生存的意志,对生命充满希望,而自己却因此患上肺炎,去世了。还有他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的主人公苏比曾几次惹事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在所有人都认为苏比将要平安度过一生之时,警察出现了并将他带上了法庭。
这种结尾方式往往将情节反转,让读者愕然一惊,然后静下心来细细思索,顺藤摸瓜,就可以发现,原来作者在文章的前面部分已经埋下了看似不经意的伏笔。初读时很难注意到,等看了结尾再反过来读时,一下豁然开朗,不得不佩服作者对情节的“编织”功夫,他早就草蛇灰线伏笔千里了!这时,再看这个结尾,再也没有了初读时的惊诧,看起来这个结果也是顺利成章了。这是作者和读者开的一个玩笑,都是作者的“把戏”。读者揣摩出作者的真实意图后,那种阅读的快乐就可想而知了!难怪这种结尾一下得到了大家的追捧,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就是欧·亨利的最佳拥护者和诠释者,他的小说《窗》非常完美地体现出来这种结尾的方式。小说最后一句“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让读者一下子陷入对人性的深深思索中。
文章以曲为美,如果我们学会了波折的技巧,就能将文章打造得摇曳生姿,甚至是婀娜多姿了,那岂不美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作方法|如何让作文迂回曲折,引人人胜
高一作文写作指导序列:记叙文写作(二)
尺水兴波 曲折生姿
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
作文指导:巧设悬念起波澜
《记叙文写作指导》第一讲 怎样让行文波澜起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