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万孤独柳宗元

千万孤独柳宗元

——从《小石潭记》探柳宗元的内心

华  

在《小石潭记》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补充交代最后一段?点出同游者和他们的名字有什么用意呢?这个问题引领我再次深入探究文本,发现贯穿全文有一条感情的线。这条线如一条小溪“斗折蛇行”流向柳宗元隐秘的内心世界。

在深入文本之前,了解柳宗元的遭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摸清他的心灵历程。

柳宗元,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柳宗元和好友刘禹锡同时考中进士。后入朝为官,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遂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永贞元年(805年),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永州是一个荒僻之地,并且他的官职是是个闲职,微薄的俸禄甚至难以为继。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得在龙兴寺寄宿。不久他的老母也由于生活艰苦离开了人世。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极度的悲愤、忧郁、痛苦。

政治上的失意,生活的苦闷,使他寄情于山水,名扬天下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在此诞生。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是游记的第四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开篇点出自己一行人的行踪,被一种探秘胜景的好奇之心引领前行。可见当时的心情是较为平和的,抑郁的心境因为游览山水而得以缓和。“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不见奇景,先闻其声。清脆的乐音让作者心情为之大好,声音如此悦耳,竹林后面肯定有一潭清澈的泉水,心向往之,于是“心乐之”。一个“乐”字,快乐愉悦的心情跃然纸上,如此直露,足见高兴的程度。于是迫不及待“伐竹取道”,纵然无路也要开辟出来,要看一看这个隐藏在竹林后的一汪是怎样的状貌。果然,景物没让作者失望,水清、石奇、树青。水是那样的清澈,一个“尤”字彰显清的程度之深;石是那样的有趣,奇形怪状;树是那样的可爱,“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字里行间,作者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个隐秘的小石潭躲藏在茂密的竹林之后,没有路,没有足迹,无人赏识,与作者的遭遇何其的相似啊!它的景色是这样的迷人犹如自己的才华一样绚丽,可惜“养在深闺无人识”,难怪柳宗元对这里情有独钟,因为小石潭就是他的知己,看到它难免不有同病相怜之感,对它的喜爱之盛就不足为怪了。

心情由开始的平和变为喜悦。当然喜悦的还不止这一桩,“潭中鱼”让作者喜悦更胜。那种喜出望外是怎样的急切。作者似乎并不急于把对鱼的欣赏马上点出,好像要端出一道大餐先要布置一下气氛,“空游无依”、“影布石上”,虚实相生的写法让人叹服,鱼水之乐、鱼水之情浑然一体。然后宕开一笔才将美味揭开面纱——“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从动静结合的描写中可以感受那明快的节奏,流淌的愉悦。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在它的纯净的世界里多么的自在,多么的快乐啊!“似与游者相乐”,这时的鱼恍惚有了灵性,能了解作者的内心,与他相互嬉戏逗乐。

是啊,鱼是快乐的,作者也是快乐的。作者分明是在借鱼的快乐写自己的快乐啊!这和庄子的“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是何其的相似!

但接下来,他要“西南而望”了,为了探究潭水的源头。为何要探源头啊?小石潭这么优美的景色和充满灵性的鱼已经足够好了,还要探求源头?是否是作者在追问快乐的源头,美好的源头还是自己人生的前途?结果这一探究,坏了!望见了什么,“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源头曲折迷茫不知所由。这可是意味着自己的人生前途也是一片迷茫?这一段是作者心情的转折点。喜悦高兴的心情一下子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忧愁,是迷茫。是啊,我的前途何在,想当年,年少得志,金榜题名,“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是何等的风光啊!可是今天却落得了这步田地,郁闷啊,伴随自己的只有一潭泉水,几条游鱼而已——那毕竟是幻境!我自己也就是这一潭水,这里面的一条鱼啊!无人识,还是无人识!何处才是出路,怎样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源?更何况溪岸的形状像“犬牙”,是的,就像一条狗呲牙咧嘴,其阴森之状让人难以释怀。

心情跌落,无心再游览了,累了,只好“坐潭上”休息休息。可是坐下后心情还是静不下了,感觉被竹林和树木围了个严严实实,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尽管身边有同来者叽叽喳喳的谈话,可在作者心中依旧是“寂寥无人”,我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哪里啊?刘禹锡,他也被贬谪到荒蛮之地啊!想及此,不觉“凄神寒骨”,这种透彻骨髓的寒冷和凄凉让人不寒而栗。这种情境不由让人联想到《江雪》那震撼人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冰天雪地的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环境的残酷,心情的孤寂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老翁钓的不再是鱼了,那是寂寞啊!浩瀚的天宇下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何等悲怆!

作者行文至此,“悄怆”一词水到渠成地流出。忧伤的心境至此跌至谷底,无望的前途,严酷的环境,悲惨的朋友一齐涌上心头,凄清到了极点,于是“不可久居”,“记之而去”,还是离开吧,这个勾起人无限伤感的地方。这那是离开啊,这分明就是逃啊!我们仿佛能看见那个匆匆离去的瘦弱的身影,会是怎样的踉跄,怎样的凄惨和悲凉!

文人注定多灾难。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似乎就是一部中国文人的受难史。文人也总是寂寞的,他看见了时代的悲哀,却因种种的原因没有能力去改变。只有用自己的文字来抚平心中的创伤,来发出心中的苦闷。难怪李白要呐喊出“古来圣贤皆寂寞” 的痛彻心扉之语。

融情于物,借景抒情是他们惯用的寄情山水之法,柳宗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文中的柳宗元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以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在同病相怜的情况下,能够努力发掘、欣赏这遗弃的美好风景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够安慰孤苦受辱的柳宗元的也就是这些山水了。但这些安慰又是多么的短暂,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流露出来了。

柳宗元是离潭而去了,但在《小石潭记》中他仍旧不忘记上一笔: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我和学生讨论良久,我们试着从这些方面进行解读。记录同游者的名字是对他们的尊重,在作者的心中他们是自己真正的同路人,有亲情和友情相伴或许可以聊以慰藉。其次他们的名字中是否也别有深意呢?“武陵”,让我们联想到的是《桃花源记》中的第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那是桃花源所在之地啊,作者想说什么?是隐晦,是暗示?吴武陵,不是真名啊,偏要用地名命名?“恕己”,是宽恕自己吗?“奉壹”,是只奉行一个志向吗?如此多的悬疑是柳宗元故意为之的吧!从心情角度考虑,为什么“八记”中其他七记或写时间或写名称由来没有写到同游者,唯独这里有?也许作者在告诉自己,自己的孤独并不是这样的决绝,还有围绕在自己身边的这几个亲朋好友。他们的存在不正可以缓解自己的心境给自己的生活以一点光明和希望吗?“德有邻,必不孤”,柳宗元的心境在此应该是有所缓解的吧!重新鼓起勇气迎接明天的挑战,去继续这条为国为民的艰辛之路。

由此,作者在课文中的心情是一波三折的,沿着平和——喜悦——兴奋——迷茫——悲怆——缓和这样的曲线行进。

这不就是“斗折蛇行”的形象写照吗?孤寂是他感情的主旋律,片刻的喜悦无法让他从社会的责任感中解脱。从《小石潭记》中我们窥见了柳宗元隐秘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伟大而又细腻的人,更是一个真实无比的人,也无怪他的文章这样的引人入胜。对作者内心的探寻可以在他身上看到古代圣贤在人生困顿之际仍不改其“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心志,更能激发我们的景仰之情。

细处解读文本,让我们发现了柳宗元的人格之厚重,那是个千万孤独的坚强背影,愈是孤独之境愈有奋进之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千古游历名篇“小石潭记”
《小石潭記》鈔記
《小石潭记》课堂教学实录
教育|《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