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届学生作文18:东坡的色彩(二)

柳絮飘飞苏子瞻

市四中 八(7)班 曾虹霖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提及苏轼,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联系:一片在天空中四处漂泊的柳絮,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柳絮与苏轼,一个在空中飘飞,一个在宋朝流浪,二者再相似不过了。

自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苏轼便开启了他第二个人生,如柳絮一般脆弱。柳絮仅被微风轻吹,便被抛云空;苏轼一代大文豪,却因朝廷奸佞小人的诬陷,蒙冤入狱,遭受严刑拷打,诟辱通宵,被抛向命运的另一面。

苏轼被贬黄州,生活困苦,精神孤独,面临困境。在友人马梦得的帮助下,苏轼得了一块荒地,开始了他的田间劳作生活。由此,“东坡”便以其朴实的面目走进了苏轼的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的记忆。黄州的五年,是苏轼人生旅程中最凄凉、最痛苦、最寂寞的日子,繁杂的农活给诗人不仅带来了一身的劳累,也带来了田间的收获,而且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地,自爱铿然曳杖声。”就算是再落魄也不忘旷达和幽默,就算是再无路,也对生活抱有善意和热情。这不由让我想起薛宝钗在《临江仙》的咏柳絮一词中写道:“万缕千丝终不悔,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啊!柳絮虽无根,随风飘飞,命运不能自主,但苏轼却能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展现出柳絮蓬勃的生命力和昂扬的斗志。苏轼在黄州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在黄州,他达到了文学创作的高峰,余秋雨先生称其处为“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作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归何处?“此心安处是吾乡”,黄州哪是终点,苏轼还飘到更远的惠州和更更远的儋州。初到瘴气强烈的惠州,苏轼却说:“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年……”甚至父老乡亲都以“岭南万户酒款待自己”,如是这样,苏轼那随意而安的品性让他无论被贬到何处都不改他的豁达乐观,都不改他蓬勃的生命了和昂扬的斗志。

回想,正是风儿吹起了远处的柳絮,絮花飘扬,在空中,无比潇洒;似乎也正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在蒙受巨大冤屈之后去达成人生的高峰。

又一个“不知东方既白”的夜晚,我们与苏轼相会在书卷中,倾情地阅读他那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诗文,我们更能感到:柳絮亦苏轼,苏轼亦柳絮。

银白色的东坡

市四中 八(8)班 罗若瑜

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题记

在他的世界里,永远有一缕银白色的光,温暖着他的灵魂,将他镀上一层银白。渐渐地,他也变成一缕银白的月光,温暖着大千世界上无数个灵魂。

他,是东坡,是世人心中的白月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提笔便成经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密州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县,遍地麻、枣、桑树,此地的生活与杭州有着天渊之别。

而于他,诗酒趁年华。月的圆与缺,人的悲与喜,都好像写在水上的文字,转瞬即逝。吹灭读书的灯,让一缕银白的月光洒在书上。随遇而安,艰苦的条件仿佛平静的湖水,在他身上没有起丝毫的波澜,是苏轼最难过,最沮丧的段时光,写出了最好的词文

从杭州到密州,他的愤怒与火气全无,只剩下安详平和与顺时知命的心境,甚至他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生活的享受,也比前更洒脱不羁

在东坡的世界里,总有一缕银白的光,照耀着他。他的生活,有诗有画,有清风明月,有那份不变的热爱,有那份自在的超然。逆境不可惧,可惧的是失去了那份从容与宁静的心态,经历苦难后,依然可以莞尔一笑的,才是赢家。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物的变迁无法使他动摇,名利的沉浮无法使他不安,他,早已舍弃了尘世的桎梏,获得了心灵上完全的自由。

正是像他这样向阳的生活,永远向着那缕银白生长,向着无尽的黑暗中生长,是与自己的和解,是无数次坎坷之后依然选择向上的勇气。

正是跟随心中的光,把心中的光洒向世界,洒向周围,一缕银白的光犹如东坡一般,永远清澈,永远磊落,那种人生无常的刻骨感触,又是无人能及的。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世态炎凉,心中有光的他,只当一场说散就散的电影来看……

天空色的苏东坡

市四中 (7)班 赵允壹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屋内阴暗。硬底鞋敲在石板上。回音阵阵,停在长满铁锈的牢门前。“大人,午饭。”墙角的黑影慢慢起身。

“这是鱼?!”苏轼的眼睛猛得睁大。没有胃口吃饭。躺下,目之所及,皆是漆黑。从高中进士到乌台的大牢,苏轼的天空仿佛从万里无云突然暗至了黑夜。他是不是已经忘了天空的颜色?或是,此刻的天空,已经像这般死一般的黑了?

当天上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最深最深的夜之后,黎明将至。

在黄州,脱身于乌台诗案的苏轼,远离被小人席卷的朝廷,沉默了许多。访陈慥,建雪堂,号东坡。看起来,天要晴了。但远处云后,仍是一片灰暗。“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无良木可栖,只好停在寂寞清冷的沙洲。

是舒适的生活吹散了云吗?天空开始泛白。与农民喝酒、烤牛牛、宵禁后翻墙进城。东坡想融入农民,忘记官场的黑暗,在农村生活中潇洒自如。

晨光破晓。密州闹蝗虫,东坡亲领民众扛蝗,再三上书中央发粮。杭州建苏堤、排污泥、修新河,从此西湖有苏堤春晓、三潭映月。人们对苏轼赞不绝口。天空,渐渐晴朗。

乌云来了。东坡五十八岁时,他亲爱的太皇太后逝世了。苏轼的守护神没有了,他马上被贬到了惠州。一大片一大片的云集起,想浇灭东坡心中的希望。但那位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仍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乌云的势头很大,还带来了雷和闪电。

海南儋州,自古以来官员被贬最荒最远之地。而倾盆大雨之后,东坡轻飘飘拨开雨帘,那后面是晴朗的蓝色的天。他在儋州教书育人,培养出儋州第一个状元 。百姓也回报于他,常邀他喝酒、散步。雨下得紧。撑一片树叶,竹杖芒鞋也轻过马。耳顺之年,目之所及,皆是淡然。

东坡的听众们在他最危急的时候帮助他。乌台,狱卒尽心尽力照顾他;太后病重,“只放苏轼一人足矣”;各地的民众公然为他做道场,祈祷他平安。他所到的每个地方,都有百姓为他立的纪念碑。每个他的听众,帮他撑起了一片天。百姓心中,苏轼是天;苏轼心中,百姓能让天空变色。

他经历过黎明的长夜消逝与晨光破晓,也想到过深夜的星光坠落与笙歌灯火。前半程的苏轼,桀骜不驯,天空时阴时暗;后半程的东坡,知足常乐,他那淡蓝色的天空,壮阔又平静,始终凌驾于乌云之上,始终安好。

火红的东坡

市四中 八(8)班 吴欣妤

火焰,热情张扬,只需一点火星,便可燎原,也尽自己的全部力量照亮他人,照亮身边的事物。

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如火焰般的人。

他自己也表示:“也许我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我是跟谁说话,我都是畅所欲言。”“我知道我一向出言不慎。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找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

也是这样一种认知,让他敢于进谏,直言不讳。在王安石新政时期,苏东坡曾多次递交奏折警告皇帝,认为新政过为激进。而守旧派得势后,他又认为新政有可取之处,不应全部废除。苏东坡因直言快语,得罪许多小人,在朝廷被处处排挤,可他始终保持着自己心中的那一束火苗,是以百姓利益为优,以公正正义为先,并无权谋之心。

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苏东坡:“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由此也可以看出,苏东坡的至大至刚之气,生气勃勃,元气充沛,一身浩然正气。

苏东坡的红,是如火焰般,带来光明,驱除黑暗。

苏东坡被贬徐州,到任三个月后便遇到了洪水,水深两丈九尺,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并劝阻那些企图逃难的富足之家。最终抗洪成功,全城得救,苏东坡还在此处修筑了“黄楼”。

杭州,淤泥满西湖。苏东坡便开通新河,修造水管,建水库,种以植被点缀。一个被成为“人间天堂”的西湖,一个经济逐渐繁荣的杭州就此诞生。

苏东坡就是一束散播火种的火苗,所到之处,经济繁荣,百姓幸福,风调雨顺。

被贬儋州三年是苏东坡人生的最低谷。然而他在最落寞、最艰难时,用以十分乐观的精神与当地百姓共处。他照例把儋州也当成自己的家乡。挖水井,建学堂,使儋州复燃生机。

百姓爱戴他,文人欣赏他,他这种建功立业却极不顺遂的一生,却也表现出他的直率和才能。

红色,张扬,直率。火焰,是奉献更是传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词人】苏轼: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吃货苏轼:被贬岭南却只顾着狂吃牡蛎
苏东坡:生活是个结,解不开,就系成个花儿
逆境当读苏东坡,他的遭遇比你惨,可是却活成了你所向往的样子
椰韵墨痕(吴永雄)的美篇
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谁更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