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家鼻祖老子庄子的无欲论

中国古代性文化考究之第三章 奴隶社会“性掠夺”的性文化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形形色色的性观念

一、道家鼻祖老子庄子的无欲论

    在这个问题上,有文字资料可考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他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是道家的创始人。他主张以“无欲”的态度来对待各种欲望,例如他提出“故常无欲”,意思是人的常性是没有什么欲望;又提出“不可见欲”,意思是有常性的人不可以见到足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从而想到欲望;又提出“少私寡欲”,意思是少考虑自己,不要有什么欲望。他认为外界有许多“可欲”的东西影响人们,使人们产生种种欲念,搅乱了人们的思想,引起了社会的许多不安宁。因此,只要“不可见欲”,就可以保持内心和世界的宁静了。

   老子认为“无欲”有很大的好处,无欲则无求,无求则无烦恼。他曾用婴儿(“赤子”)为例来分析说:“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终日号而不嗄”。其意思是,一个再强壮的男子汉,虽知男女交合之乐,然而因精力所限,往往力不从心;而一个还不懂男女交合之乐,因而也没有性的欲念的小孩,他的小生殖器却往往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勃起。一个精力十分充沛的人,如果为了伤心事而终日嚎啕,嗓子就会嘶哑;而一个没有什么欲念的婴儿即使昼夜啼哭,也不会因此哭哑嗓子。

   老子追求无欲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战国中期的庄子也主张“无欲”。庄子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说:“夫天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这意思就是说,许多人追求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并以此为乐,但最后这都是痛苦,因为很难追求到满足的程度,所以,追求这种欲望实在是很愚蠢的。庄子认为,真正的快乐是清净无为,不追求任何快乐,即所谓:“至乐无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真经正义》第三章(5)
列子的一生
骇人听闻:古时道家如何进行性试验
道家思想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子和庄子是如何描述“道”的?
老子《道经》第三章新解,推翻传统解释
论清静无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