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账 or 假账,为什么财会主管们也搞不清楚?


一走进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你就会看到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刻着惜墨如金的朱鎔基总理的四句告诫:“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

有些企业做的账,是赤裸裸的假账,是显而易见、没有争议的假账。

早期的例子如银广夏。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发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其4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亿多元,虚增利润7.7亿多元,并要求其对以往财务报告实行纠正。具体造假手段和内容:

1.   天津广夏造假“一条龙”,伪造了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的全部单据,包括采购原料合同、购货发票、银行汇款单、出口销售合同等100多份关键财务文件。

2.   上海广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虚假确认电视片广告收入、拍摄费用等虚增利润。

3.   武汉世贸大厦(银广夏控股子公司)通过虚构售房收入等手段虚增利润。

4.   芜湖广夏公司多计资本化利息费用、少计经营费用等虚增利润。

近年的例子是万福生科

2013年3月1日,万福生科发布自查公告称,2008年至2011年虚增7.4亿元营业收入,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据万福生科招股说明书及2011年年报,2008年至2011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是2565.8万元、3956.4万元、5555.4万元和6026.9万元,四年合计净利润总数为1.81亿元。1.81亿净利润中,有1.6亿是造假,占比90%。

万福生科具体造假手段:虚构很多关联方,先将公司的资金以在建工程、预付账款的方式付给关联方;关联方再以采购的方式,将资金流回到公司。从现金流上看是看不出问题的,流入流出都很正常,只不过采购与销售都是通过虚构的关联方来进行的。这种造假,外部分析很难看出,只有内部人举报或者审计师才能发现。

万科生科的造假手段相对高明些,但依然是赤裸裸的造假。

财会主管当然不能做这样的假账,这样做账等于给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埋雷,一旦被发现,后果很严重;即使未被发现,良心也不安!

 

但有些账(会计处理)是不是假账,人们的观点并不一致,甚至连有高会资格、CPA资格的财会主管们也搞不清楚。

例如:钢铁类企业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增加利润。

近些年来钢铁行业不少上市公司(华菱钢铁、马钢、鞍钢、八一钢铁、西宁特钢,等等)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降低折旧费用增加利润。各家公司发布公告的内容大同小异,大致如下:

近年来公司不断扩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对设备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并定期对设备生产线进行全面检修及年修,对生产用房屋及建筑物进行定期修缮,提高了设备主要是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装备水平及生产用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从而在实际上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钢铁公司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这一行为,对会计利润的影响极大。因为钢铁企业是重资产行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很高。

虽然接受财务报表审计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市场分析人士的却认为,公司通过这种手段来虚增利润、粉饰报表,以达到扭亏为盈、脱帽摘星或避免披星戴帽的目的,有造假嫌疑。

再如,机械类上市公司通过降低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来增加利润。

2012年10月30日,徐工机械披露三季报,徐工机械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48.03亿元,下降1.7%。但在其激进扩张销售之下,其应收账款已经高达178亿元,占流动资产总额53%,比期初应收账款增加82.06%,同比增加97%。徐工机械称应收账款增加,主要系公司分期收款业务的增加以及收款期限有所延长所致。有记者通过对比同行业公司,发现徐工机械对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是最为激进。如中联重科(000157)对1年以内应收账款174.3亿元,按1%的比例计提了坏账准备1.74亿元;厦工股份(600815)对1年以内应收账款48.8亿元,也按1%比例计提了4887万元坏账准备。而柳工(000528)对1年以内应收账款14.6亿元,则按照5%的比例计提了7305万元。

三一重工原先对1年以内应收账款也采取5%的计提方法,但在2012年10月20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会计估计进行变更,对1年以内应收账款由此前计提5%,变更后计提1%,预计会计变更使得1月至9月净利润增加约4.7亿元。

还有洗个大澡(take a big bath)一次亏个够的例子。

宏达新材2013年10月29日公布的三季度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亏损6.5亿元,而上年同期仅亏损730.07万元。业绩形成巨大反差的原因是,公司在2013年三季报中对拟转让利洪公司的硅氧烷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3810.13万元,而这部分资产在2012年并未做计提。

为什么在2012年不计提呢?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该公司2011年每股亏损0.04元,再亏损就要被ST,2012年百般努力,每股盈利0.01元,避免戴帽。2013年实在熬不住了,干脆一次亏个够,2014再努力盈利,又可避免ST。

对于上述案例中的会计处理,有人认为不是做假账,至多是盈余管理,是合法的,也是符合职业道德的;有人认为这就是在做假账,是严重败德或者违反会计准则的。


对同样的案例,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于假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我在给研究生(在职和非在职)上财务报表分析课时提问过学员:既然要坚持原则,不做假账,那么请问,何谓假账?

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不按照会计规范(包括会计准则和制度等)做账就是在做假账。

我说好,那我们看看以下情形属不属于在做假账?2006年及以前,有些上市公司未按会计准则要求确认与计量:

1.   将达到资本化确认条件(根据IFRS等准则)的内部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等。而当时的准则或制度规定,研究与开发支出必须全部费用化处理,计入利润表。

2.   将债务重组收益列入营业外收入。而当时的准则或制度规定,债务重组收益应计入资本公积。

3.   将用于长期资产或某项存货的借款(非专项借款、非固定资产借款)的利息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了固定资产或存货的成本。而当时制度规定,只有固定资产借款或专项借款的利息支出,达到资本化条件后才能进行资本化处理。

……

以上的会计处理均未按会计准则处理,是在做假账么?

如果你认为“不按照会计规范(包括会计准则和制度等)做账就是在做假账。”则上述企业的会计处理就都是在做假账!

但问题来了,仅仅一年以后,也就是2007年(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在A股上市公司执行),同样的交易和事项,同样的会计处理,就被认为是符合会计准则了,就被认为是在做真账了。

你不认为这种关于假账的定义和判别标准有很大缺陷么?

“未按会计准则做的账就是假账”。在这一定义下,真假好判别,但未必合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合法不合理”的情况,我们不能盲目地遵循规则,要更进一步,理解规则制定所依据的“理”。

 

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企业的财务报告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实质,就是假账。

在这种观点下,以下的会计处理虽然符合会计准则,但也是在“做假账”。

1.   公司在2010年以1亿对价购买一块地,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亿,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款1亿,第二年该土地价值升至2亿左右,而公司未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虽然按历史成本记账符合会计准则,但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远低于公允价值。

2.   公司当年的总的销售收入约5个亿,毛利1个亿,净利润0.1亿。其中有一笔1个亿的赊销,客户一年后付款,公司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WACC)10%。公司对这笔赊销的会计处理是,借记应收款1.17亿,贷记收入1亿,应交增值税(销项)0.17亿。因为货币有时间价值,一年后的1个亿,现值远低于1个亿,若按10%的折现率计算,该笔会计处理的正确做法是借记应收款1.17亿,贷记收入0.91亿,未实现融资收益0.09亿,应交增值税(销项)0.17亿。否则,就是在做假账。

……

并且,在这一观点下,应计的盈余管理都是在做假账。

我们简要地看一下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指管理层运用职业判断、通过规划交易来变更财务报告(表内确认与表外披露),误导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决策基础的利益关系人或影响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后果。

通过规划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被称为真实的盈余管理(real earning management);通过职业判断(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等)进行的盈余管理被称为应计的盈余管理(accrual earning management)

应计的盈余管理是管理层的一种故意行为,故意让财务报表“不公允反映”,这不是造假是什么?

这一种关于假账的定义似乎更合“理”,但在实务中认定起来有难度。因为会计有模糊性,对于资产、负债、权益的确认与计量,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判断,很难达成共识。

对于财会主管们来说,需要深度思考盈余管理的败德性与违规性,因为今天不认为是假账的盈余管理,不等于明天还不认为是假账;在中国不认为是假账的盈余管理,不等于在香港、在美国不认定为假账(因为你所在的公司有可能去香港、去美国或其他国家上市)。不要盈余管理做习惯、做过度了,最终自己成为阶下囚;即使不会成为阶下囚,你在职业道德上也可能会有严重瑕疵。

 

我的观点是,“认定假账”要两个条件都具备:首先是违背了会计准则或制度;二是这种会计处理行为扭曲了会计信息,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

在绝个别情况下,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企业对个别交易或事项的处理,虽未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但遵循了会计准则的精神,更好地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实质。

例如,2001年审计署在对有资格执行上市公司财务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进行抽查中,通过延伸审计,发现大唐电信在收入确认和费用认定方面存在重大问题。其中,大唐电信2000年对外报告的17844万元的净利润中,虚假利润高达10849万元,占当年对外报告净利润的61%。主要是将应作为期间费用的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为在建工程或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我们无法查到大唐电信研究与开发支出资本化的详细资料。但是,如果大唐电信当时进行资本化处理的是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确认条件(也是2006年版中国会计准则的确认条件)的内部开发支出,而不是研究支出,则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就不应该认定其为“假账”。

所以,我国的会计制定机构应该加快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制的步伐,让企业按照会计规则做的账(进行的会计处理)既合“法”又合“理”。

 

在我看来,某一企业的财务报告没有“绝对的真”,也没有“彻底的假”。

财务报告的质量有高低之分,越是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经营实质的财务报告,质量越高;反之,质量越差。质量低到一定程度的财务报告就会被认定为假账。

财务报告的质量提升是一个过程。即使管理者要做好企业的财务报告,也不一定能够保证财务报表的高质量,因为正确地选择会计政策和恰当地进行会计估计决非易事。更何况,不少企业的管理层还有意地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是会计造假呢!

 “不是每一滴牛奶都是特仑苏!”

同理,即使是审计师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告,也不表明这份财务报告就具备很高的质量。

所以,更有讨论意义的话题是,我们如何分析和评判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如何发现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噪音(noise)、水分或扭曲?如何纠正扭曲,再在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前景分析?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计分析(分析财务报表)!

要做好会计分析工作,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正确理解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

2.   完整识别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内外部因素

3.   掌握现代的会计分析技术和工具

今天就讨论到此,以后再接着这个话题深入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面注册制:发行类指引第4、5号要求会计师核查的事项
【思享荟原创】新三板企业财务税务筹划你真的懂吗?
企业IPO|财务状况和会计工作
会计做账的四种境界
中国会计准则实施“五味”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与前期差错更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