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美丽的相遇

轻轻推开的竹门,从宽敞的正厅绕过一方天井,再缓缓沿着迂回的雕廊来到第三间北厢房,就到了鲁迅年时读书的私塾——三味书屋。那道匾额依旧端正的悬挂在屋正中,匾额下面是那幅已褪色的画,梅花鹿仍安静的伏在古木之畔。画的下面是一方案,案几前便是寿镜吾先生授课时坐的太师桌椅,厚重而质朴。时隔百年,老屋仍显得古香古色。

三味书屋的三味让人好奇。正想着它究竟暗含何种深意,耳畔传来导游模仿镜吾先生的腔调,对游人侃侃而谈:“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书生就应与百姓同甘苦。满足于粗茶淡饭,才能静心苦读,从诗书的深奥内容中获得体悟。”导游看大家听得认真,一下子来了兴致:“镜吾先生为了使子孙身体力行,他曾责备荣登榜首后来当上知县的儿子,骂他不孝,认为他当官是为了为虎作伥,同流合污。好一个方正质朴的老先生!”

 听完导游慷慨激昂的讲解,我对镜吾先生肃然起敬。没想到在晚清竟还有这样一方书香的天地,一处静心之所,这可是镜吾先生尽其一生心血和精力打造的兰芷之室。我对着那幅梅花鹿的古画深深的鞠躬,一拜孔子二拜镜吾先生。

课桌椅摆放在墙边,我坐在鲁迅曾经学习的凳子上,用手摩挲着,那坚致细腻的桌面仿佛岁月雕琢而成。鲁迅少年时在桌上刻的那个“早”字依然清晰可辨。我的眼前浮现出昔日课堂的情景——“独角兽对比目鱼!”鲁迅胸有成竹的答到。镜吾先生拍案叫绝,“对仗工整,两者皆是吉祥之物,妙极妙极!”

从书屋出来,转到后院。这是一片小巧的庭院,里面种满了花草,可以体会出园主人的雅趣。对于少年鲁迅来说,这里虽然及不上妙趣横生的百草园,但却是课间休息时的乐园,在这里可以抛开枯燥的经书,可以卸下斯文书生的面具,尽情玩乐。镜吾老先生似乎也童心未泯,不会过于干涉。只有当该上课而大家未归时,才清清喉咙喊道:“人都到哪里去了?”或许,镜吾先生也意识到很多经书的内容不过是压抑天性的伪理学,才默许了学生们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镜吾先生抑扬顿挫中略带唱腔,领着学生们大声朗读,学生们摇头晃脑模仿着先生的腔调和节奏,不紧不慢的应和着。我也喃喃念起来,沉醉其中。

鲁迅厌倦了早已会背的诗书,会想出点子。他趁先生微笑着出神读书时,正在自个专研呢!他立着国文课本,其中夹着一小册连环画。他两眼盯着课本,乍一看还以为他专心致志,殊不知他正用眼睛的余光侦测先生的动向,准备随时将画册藏入衣袖之中。他口中念念有词,手头却临摹着绣像,影写于荆川纸上。

这位热爱自然、聪颖调皮的少年就是民族脊梁、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吗?来到三味书屋,遇见的不是那个呐喊着或是彷徨着寻找中华民族出路的文豪,不是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斗士,而是少年鲁迅纯真质朴的一面:对自由的拥抱、对天性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求。

在美丽的江南水乡绍兴,一间晚清的私塾——三味书屋,成了我最美丽的相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的地理知识为啥这么好?三味书屋的百草园是他的博物乐园!
跟着鲁迅学作文
三味书屋影像记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梓涓与您分享
听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梦回少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优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