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换瓜的日子



换瓜的日子




早上不到五点,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床准备出发了。
满车的西瓜,头天晚上就装好了,一车绿油油圆滚滚的西瓜,用青草盖着,每一个都是我们一家人几个月的汗水换来的。从育苗开始,到移栽大田,伸蔓埋秧,浇水施肥,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一个个从瓜秧上摘下,抱出来装在车上拉回家。现在,我们要把它送走了。
从栏里牵出我们的小黑驴,套上车,检查好出门带的秤、零钱、盛粮食的化肥袋子等等,母亲送我们出门。
父亲在车前面赶着车,我坐在车帮上,沿着村西的那条引黄过清渠,一路向南。
夏天的早晨,满坡的庄稼绿油油的,路边的草叶上挂着露珠。风吹着杨树叶子哗哗响。河边的风很清凉。
去换瓜的地方,离我们不算远,但是车走得慢,要走三四个小时,为了打发无聊的赶路时光,我坐在车上戴着一顶草帽,拿着一把口琴,呜呜啦啦地吹着当时流行的歌。

走到蔡旺那个地方的时候,开始碰到很多和我们一样赶车拉着西瓜的人,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父子,有的是父女,牛车驴车在路上,汇成一条绿翠绿色的河流。
“去河南啊?”“去河南!”认识的人相互打着招呼。
我们所说的“河南”不是河南省,而是小清河以南的桓台县。
高青与桓台,县界只隔着一条小清河,但是发展的程度却差着好多年。
高青是农业大县,人们以种粮棉为主,到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仍然保持着原始的劳动方式。为了经济效益,人们开始种植西瓜和蔬菜。
河南面的桓台是吨粮县,粮食产量高,同时桓台还是有名的“建筑之乡”,青壮年都在外面干建筑,只留下妇女在家耕种粮田。他们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种粮不用耗费那么人力。所以酷暑六月天,当河北的男女老少天天在地里一身泥一身水地忙着浇玉米地、修剪棉花、在棉田里喷药时,河南的人去地里一开电闸就把地浇了,妇女们没什么事都坐在街上阴凉地里聊天做针线活。
那时候“河北”的好多姑娘都愿意嫁到“河南”去。当然我们种瓜卖瓜的也更喜欢愿意到“河南”去。西瓜是夏季的快消品,但是河北的高青种的人太多,所以销的少,价格也上不去。“河南”的人经济条件好,舍得吃,人也都很豪爽仗义,不太斤斤计较,而且他们县里基本没有种瓜的,所以,是卖瓜最好的去处。
但是桓台人很少人花现金买瓜,因为家里粮食太多不稀罕,他们都是拿粮食出来换西瓜吃。根据粮食当时的价格和西瓜的价格换算,一斤小麦换三斤西瓜或者三斤半西瓜,一斤玉米就换二斤或者二斤半西瓜。张田路两边很多收粮食的点,用西瓜换来的粮食在路上就可以顺便卖掉换成现金。
拉着西瓜的牛车和驴车,在蔡旺附近汇集,过了小清河就开始分散到各个村庄里去了。拉一车西瓜,运气好的话,转一两个村子就换完了。运气不好的话,就多转几个村子。
过了岔河,是马桥、陈庄、新城,往东是荆家。理论上,越偏远的地方去换瓜的人越少,瓜就换得越快,也能换个好行市。如果走得近,前面已经有人来过了,瓜就没有人要了,得赶紧去下一个村子。但是,也不能到过于太远的地方,因为驴车走的速度不快,怕天黑时赶不回来。

我们到达第一个村庄时,大约在九点到十点左右。选个宽敞的有阴凉的地方,把车架从驴子身上卸下来,让驴在一边吃草,我守着一车瓜,父亲去几条主要的街道上吆喝几声“换西瓜唻……”,人群就慢慢地聚拢了来。
开始人们总是先观望一下,看看瓜怎么样。我们家当年种的西瓜,又脆又沙又甜,一刀切下去一声脆响就挣开了,打开一个给大家分着尝一尝,人们就都夸这瓜真好,于是你要三个我要两个,把西瓜搬回家,然后拿了粮食出来称斤两。
那时候人很讲诚信,也不需要留名字,一般把瓜拿回去没有不出来给粮食的。父亲管秤瓜,我管算账,那时候我的脑子还很好使(现在不行了),虽然有时候人多一拥而上,但是谁家拿走的西瓜多少斤,换成粮食是多少斤,拿瓜的人是什么特征,我都记在小本上,算账收粮,极少出错。
当然有时候,也会遇到个别人浑水摸鱼。有一次,我算着有一个女人拿走了瓜,没有回来送粮食,问旁边的本村看热闹的人,他们就告诉我是那个李什么生家的媳妇好像没回来,她的家往哪走就能找到,我就一路问着她家找了去。路上心里还打着鼓,怕万一是我记错了怎么办,万一她把瓜藏起来不认账我该怎么办,要吵架的话我该怎么组织语言。结果一进她的家门,看到她和几个孩子正围着桌子吃切开的西瓜,,一看到我就恍然大悟的样子,说来了亲戚,就把送粮食的事儿给忘了。然后自己找秤称好了粮食交给我。十几斤麦子短了好几两,我也没有再说什么,觉得能要回来就不错了。
一车瓜,走一个村,就换出去一部分,剩下的我们再去另一个村子。每天中午家家户户做饭飘出香气的时候,也正是我们父女俩赶着驴车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转场的时间。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路边的玉米叶子也被太阳晒得蔫蔫的没精神。饿了渴了的时候,就切个西瓜啃啃,把西瓜皮丢给驴吃。有时觉得西瓜解不了渴,就从路边人家讨碗凉水咕咚咕咚灌下去。
出门在外也没有办法好好吃饭,有时在村子里的小卖部里买点心饼干吃,有时候会狠心花几块钱买几两猪头肉买俩馒头。
偶尔有几次,遇上大主顾要的多,我们回去的时间就早,到岔河那里才“晌午歪”,又恰好碰到同村的乡亲,就和他们一起在路边的小饭店坐下来歇歇,要两个炒菜,辣椒炒肉,西红柿炒鸡蛋,吃一顿像样的午餐。
但是大多时间都没有那么幸运,每次回到家时天就黑了。往回走的路上,总是我坐在前面赶着车,父亲躺在空出来的车厢里补觉——他晚上还要去瓜园里看瓜,睡觉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有月亮的夜晚,我们的驴车沿着河岸向北的路回家,车轮滚滚,蹄声踏踏,四野无人,遍野的树木庄稼、河中和路上,都洒满了碎银一样的月光。我一边赶车一边大声唱歌。
不放心我们、吃过晚饭就在村西的桥头上等着的母亲远远地听见唱歌的声音,就知道是我们回来了,心也就放下了。
草草吃完家里给我们留的晚饭,一般就是馒头绿豆汤咸鸭蛋或者拌黄瓜之类的。再把屋子里的西瓜搬到车上装满,第二天一早,我们又将再次出发。
换瓜的日子是一年中最热的天气,我苦夏,吃不下饭,一个夏天下来瘦得不到九十斤,父亲的脸和上身,则被太阳晒得油黑发亮。
那几年,我家年年种西瓜,年年夏天出门换西瓜。我们的驴车转遍了马桥、陈庄、新城、荆家等几个乡镇的村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瓜甜不甜 外皮.蒂头漏玄机(图)
小小说:哦,漫河 —— 宋向阳
河南80岁老妇病逝,孙子在遗物中发现一颗子弹,揭开74年前的秘密
如何轻松的去除西瓜皮的翠衣--清炒西瓜皮
科学吃瓜:解暑第一瓜,全身都是药
今天立秋,一个可能会凉飕飕的早立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