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 (原创)

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 (原创)  

2006-06-01 21:36:19|  分类: 陈军在铁道兵14年 |  标签: |字号 订阅

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
我在铁道兵14年第14

 

    八万里兴安,茫茫林海, 铭记着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先驱者们。他们用热血、用青春、用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的凯歌,历史不会忘记,大兴安岭人民不会忘记——铁道兵三、六、九师在大兴安岭建立的丰功伟绩。
    1988年7月28日,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在加格达奇北山隆重举行“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落成典礼。以此铭记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铭记为开发大兴安岭而光荣献身的156名铁道兵烈士。
    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座落在加格达奇北山,即现在的北山生态园内,1988年7月落成,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李铎书写碑文。纪念碑由三个部分组成:主碑是两根高耸的不锈钢轨,宽1.3米,高20米,中部由一个铁道兵的徽章连接,象征着大兴安岭开发建设20年。主碑的后面是用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附碑,宽10米,高3米,厚1.5米。附碑的正面是“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1964——1984”的题词和两幅反映铁道兵施工场面的浮雕,背面是纪念碑的碑文。碑文全文如下:1964年,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国人民解军铁道兵三、六、九师八万官兵进军会战大兴安岭。广大指战员在举世罕见的“高寒禁区”爬冰卧雪,宿露餐风,英勇开拓,顽强拼搏。在林区各族人民支援下,到一九八三年底共修建铁路七百九十二公里,桥梁一百二十四座、隧道十四座,为开发林区,建设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铭记他们的光辉业绩,缅怀英勇献身的烈士,特立此碑。中共大兴安岭地区委员会、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公元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主碑的前方是一头昂首挺立的驯鹿雕塑,象征着边疆各族人民对铁道兵部队的无私援助。
  “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铁道兵面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风栉雨,铁道兵面前无困难”这是叶剑英元帅给铁道兵题词里的两句话。这个赞誉对在大兴安岭“高寒禁区”架桥铺路的铁道兵战士来说真是再恰当不过了。1964年11月,铁道兵三、六、九师大部队进驻大兴安岭,按照林区开发会战的整体设计,采取了统一指挥,分段突出,逐段推进,主体工程与站后配套工程紧密结合,迅速形成生产能力的打法,发扬战争年代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高寒禁区向冰河雪岭开战。1966年10月首先在加格达奇至塔河铺轨通车,打通了岭南与岭北的交通,使嫩林线直达大兴安岭森林腹地。
    铁道兵三、六、九师,特别是铁三师在大兴安岭奋战了20个春秋,直到1984年,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脱下军装集体转业。在这20年里,铁道兵的足迹踏遍了大兴安岭的山山水水,他们的汗水融化了北疆这块冻土。他们将设想变成了现实,在大兴安岭林区修筑铁路847.26公里,桥梁6,552米,隧道10,575米,涵渠13,529米,房屋建筑305,745平方米。在这条贯穿于大兴安岭森林腹地的钢铁大道下长眠着156多名奉献者的英灵他们被安葬在加格达奇市和塔河县烈士陵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铁道兵这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部队,大兴安岭才有今天的辉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代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最可爱的人,大兴安岭人民才有今天丰富多彩的生活。

       

 

铁道兵第9师45团机械连驻地营房。地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盘古段,蒙克山,西罗奇2号隧道山顶。摄于1968年7月。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  分享到:         
阅读(870)| 评论(26)| 引用 (0) |举报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格达奇北山森林公园
苦战嫩林——一定要站住脚,
“照片背后的故事”铁道兵在这里耸起铁血丰碑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海雪原是我家
梁大同——重 回 军 营 记 行
沈鸿林将军回忆大兴安岭会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